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字形分析入手,研究了"鱼■匕"铭文中的"■"字,否定了将其释为籀文"顶"的传统看法,论证了"■"是三晋文字中的"颠"字,在铭文中应就本字解之,不得读为"鼎",由此出发,对铭义重新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殷墟甲骨文非王卜辞中多次出现一个可隶定作"■"的字,意为"疾病痊愈",已有研究者提出可能应读为"瘳"。但其释字为"纽"之说不可信。"■"字应释为古书中"纠绞"义的"缪、摎"等字的表意初文;有的字形还加注"帚"声。由此可以论定"■"当释读为"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类篇》中的■、喷、■等疑难字进行了考释。其中,"■"、"■"、"■"三字异体,"■■"与"(■■"(异形词为"■■")、"腾■"是同物异名,三者存在音转关系;"喷"为楷定"■"通假字"啧"字隶书形体时产生的讹字;"■"为"■"俗讹形体;"■"字或为"藐"俗字,或为"■"异体,二字为同形字;"■"字音义是涉"质"字而产生的虛假音义。  相似文献   

4.
《说文》"■"字不应认为是从角爿声的形声字,而是从角从爿的会意字,其读音不应当是士角切或士岳反,而是读同"觕"。"■"与"觕"二者是正、俗异体字关系。《说文》"■"字头下解说中的"读若粗■"当作"读若麤觕"。"觕"与"麤"读音不同,在粗疏、粗略义上是同义词。"粗"是后起俗字,其一个读音与"觕"相同,在粗疏、粗略义上二者也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5.
"婁"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空也。从毋中女,空之意也",王筠《说文句读》认为"文不成义,不敢强解"。分析认为将小篆"婁"自下而上读作"女中毋",其意为女子身中空无一物。"秋"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禾榖孰也。从禾,■省声"。"婁"字究竟何解,"秋"字声中是否有义,容尝试解说,认为籀文"■"字,绘出了一幅禾穀成熟,蟋蟀鸣叫和大火流移的秋天图画。  相似文献   

6.
江西别称为"赣",因赣水纵贯全省而名,而赣水、赣县名称源流在古代文献中复杂歧出。从赣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对其来源进行考察,并辅证于史籍、方志等诸多文献,可以得出赣水之"赣"是假借表"赐予"义之"■"为之。后"■"字形体俗讹成"赣",并非来源于"贑"。从文献学及地名命名规律也可论证赣水名称先于赣县。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碑刻保存了大量俗字,而考释其中的疑难字是进行碑刻内容研究的首要工作。本文摘取并考证了9个俗字,如"■"为"冢"字、"(扌量)"为"扬"字、"■"为"浦"字、"(扌船)"为"迁"字、"■"为"迷"字等。  相似文献   

8.
■簋铭补释     
■簋盖铭中的"燹夆"二字,可释读为"芬芳","芬芳馨香"大概语带双关,兼指器主举行的祭祀及其德行的芳馨之气。铭中"■"字应是"■"(廩)的形声异体,当读为"稟(禀)受"之"禀";"百生(姓)"的含义是"族人",而非"百官族姓"。  相似文献   

9.
较之旧版八卷本《汉语大字典》,2010年出版的新版九卷本《汉语大字典》在增收漏收之字,统一字形,纠正错误的读音、义项、例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动,反映了学界较新的研究成果。以冫部为例,新版将旧版所收"■"字改为"■"字,"■"字注音改为liù,对"■"字的释义、注音均有较大改动。但仍存在一些失误,如误收"况"字,漏收"■"字,误"淫"为"■","癛"为"■";"冾"、"■"等字注音与所引反切不符;"冶"等字漏收多个义项;有些书证失当,如冷、冶、凌、■、凝。  相似文献   

10.
上博简中有个隶作"■"的字,学界多分析为从"臼","祈"声。新公布楚简"凿"的写法为解释此字提供了新的线索,"■"所从的"示"实际上是凿具的象形讹变,故应改释作"凿"。《容成氏》简38"凿"读为"作","作宫"古籍常见。《天子建州》甲本简12读作"古(故)见偒(壤)而为之凿,见窔(窍)而为之内(枘)",其中"凿""枘"正相呼应。安大简"凿"左上所从的"■"可能是由"■"演变而来的,可以平行比较"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明清刻本多异体俗字,其中不乏疑难字。文章列举15例进行考释,认为"■"当是"磥"字,"■"当是"屠"字,"■"当是"獬"字,"■"当是"櫬"字,"■"当是"瓌"字,"■"当是"绶"字,"■"当是"霅"字,"■"当是"■"字,"■"当是"釅"字,"■"当是"旹"字,"■"当是"陔"字,"■"当是"蕊"字,"■"当是"■"字,"■"当是"迫"字,"■"当是"趁"字。  相似文献   

12.
楚文字中有这样一类字和偏旁,上部写得像"甶",下部写成"壬"形。根据字形比勘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字或偏旁应释作"垔"。依据今本《尚书·金縢》可知,清华简《金縢》篇"垔"读"威"。上古音"威",影纽微部;"垔",影纽真部,二者声纽相同,韵部相近可通,文献中亦有例证。清华简《祭公》篇"■"可分析为从"皿","寅""垔"皆声的双声字。  相似文献   

13.
对于"樂"字的解释,自罗振玉否定许慎之说以后,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许氏与罗氏的根本区别在于,许慎用金文,从鼓悬于簴的象形来解释"■"字,而罗振玉则用甲骨文,从琴瑟附于木来解释"■"字。两相比较可知,许氏的解说不仅符合"乐悬"实际,也与乐器发展历程、重要程度及文字发展阶段相吻合。罗氏的解释不仅不符合甲骨文含义,也与乐器发展时代不相对应。罗氏以后的学者也都存在各自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文中讨论了金关汉简中编号73EJT1:1牍文中的"廆"字,将其读为"伪",表示虚伪义。同时指出编号73EJT5:73简文中的"首"字以及"袤"字,从而指出简文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不区别字义的异读,如何选择传下来的异读字,辞典学界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然留下来不少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在既往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讨大型汉语历时辞典编写和修订中如何区分一字异读和同形字,不别义的异读和训读字的关系,如何区分别义和不别义的异读,选择不别义的异读作为今音来源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句"是"勾"的本字,本义为"鱼钩",古代辞书多以"句曲"为本义,读如钩。"句"的"语句"义与早期的"鱼钩"义、"句曲"义的关系不易观察,但仍能梳理出词义引申的过程:鱼钩—钩状物—句曲状—拘禁—限止—章句之句—语句。从本义出发还有另一词义引申过程:鱼钩—钩鱼—钩取—勾连。词义引申方向的分化是"句""勾"二字字形和语音分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又与汉代章句之学的兴起有关,也受到二字字形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释“石”     
"石"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名词。从上古到中古"石"一直有yak或ǐεk的读音和"大"的义项。上古和中古时期的"硕"也有上述两个读音。从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来看,"石"跟"硕"在读音上发生分化的时间是近代以后。虽然"硕"也有"大"的义项,但跟"石"不同的是,该义项是其语源义,而"石"所具有的"大"的义项是由于跟"硕"读音相同,通过通假的方式获得的,其本身并无该义项。"石"的"量器"义是在其为"容器"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石"经常作为称重物的量器,因而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作为重量单位词的义项。表示"谷一百二十斤"的"石"跟"■"是同源词。"石"读为"儋"的原因之一是从俗,其发生的语言基础是汉语中存在的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18.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在语气助词"也"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眔"在先秦文献中当读来纽真部字,其"及""暨"义者读若"邻",音转若"连",秦汉以后被"及""暨""逮(隶)""连"等字同义替换。其哀怜义者与"鳏"、"矝(矜)"通假,在秦汉以后的传世典籍中被"矝(矜)"、"鳏"、"怜"等字假借替换。"鳏""矝"也都是来纽真部字,秦汉以后读古顽切、居陵切(或巨巾切)者,乃流变所致,均非其本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注音目的和注音原则,经典常用而有异读的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经典释文》一般是不注音的,因为常用异读字据义所读的常见音通行易识。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常用异读字据义当读常见音时,《释文》也出现了少量注音的情况,注音形式或"如字",或反切,或直音。为常用异读字注常见音主要有肯定所见版本用字的正确,通过注常见音的办法来减少直接注异读音的数量,提示读者就按与常见音相关联的常见义去理解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