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国外一般称非正规就业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它是不注册、不纳税的经济活动中的就业 ,原意指劳动者不依靠政府创造而自主就业的过程 ,非正规就业理论来源于二元经济论、发展经济学、非正式经济、地下经济等理论 ,争论在于非正规就业是市场力量爆发的必然还是边缘性质的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本文分析并比较了非正规就业理论起源与发展脉络 ,并就其国外发展动态及对策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城镇就业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的同时,其社会保护状况却令人堪忧。由于法律、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原因,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陷入严重困境:非正规就业者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基本权益受到侵害,社会保障无法解决,生产就业面临资源障碍,权益诉求困难,社会地位地下。非正规就业社会保护的缺失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后果。因此,应尽快形成完整的非正规就业社会保护政策,使非正规就业者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就业,使社会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突出,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逐年增大,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中国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采取了农民工流动方式向城市流动,而农村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即使农民可以完全自由进城打工,其在就业竞争中也必然处于劣势,仍然无法改善其与城市居民在就业上的相对地位,因此,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是缓解在农民工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本文研究了当前农民工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必然选择和大力发展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并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发展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引导和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与国外相比,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存在着就业观念落后、劳动技能低下、政策制度及法律制约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强化对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监督,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成为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浅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正规就业是一种从事非正规经济活动并取得收入的行为 ,当前它已成为解决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将不可避免。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正视非正规就业 ,社会特别是政府也应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相似文献   

6.
完善非正规就业"上海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远 《社会科学》2008,(1):119-124
1996年上海市从国际劳工组织引入"非正规就业"概念,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带动,建设"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形成了非正规就业的"上海模式",其核心特征是政府主导和政府运作.这一模式在具体运行中发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改革和完善"上海模式"的建议包括:扩大对各类非正规就业管理的覆盖面;加强对各种非正规就业管理的规范性;推动非正规就业的创业孵化作用、向中小型企业转制;加强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对非正规就业发展的调节与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就业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就业形式的创新。非正规就业对改善我国就业压力,缓解贫困状况,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及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非正规就业的存在有其内在的规律,探求其存在的微观机理是研究非正规就业、更好地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在全球和中国都普遍存在,但国内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正规就业的研究.非正规就业研究的主流理论、整合理论和中国本土研究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脉络、适用范围和关注重点.劳动就业是基础性变量,非正规就业对很多相关领域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存在着理论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
卢天庆 《南方论刊》2007,(12):55-56,51
非正规就业在解决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内外非正规就业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正规就业的作用及特征做进一步的诠释,以求从中得到有益于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非正规就业市场空间极大。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教育着重要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课程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认识;建设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基地,增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能力;制定非正规就业的支持政策,鼓励未就业学生参加非正规就业。同时,要树立非正规就业的示范榜样,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