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德宏傣族宗教的人类学研究中,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涌现出较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其大致研究脉络是从人类学经典的功能主义研究入手,再逐步扩展到宗教文化的象征以及宗教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探讨等。在梳理和提炼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德宏地区的傣族宗教置于更广泛的学科背景中,可对其所涉及的主要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探寻德宏地区傣族宗教研究呈现的发展趋势,总结德宏地区傣族宗教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特色,反思未来德宏地区傣族宗教的人类学研究需要拓展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德宏州傣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芒市隆重举行龚锦文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佳节前夕,云南省德宏州傣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于1996年4月9日至13日在德宏州首府─—芒市隆重举行。中共德宏州委书记何远灿,德宏州州长管国忠、副州长方绍南,州人...  相似文献   

3.
德宏傣族婚姻习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特殊社会文化的牵制和影响,德宏傣族婚姻习俗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傣族婚姻习俗的特点。德宏傣族婚姻过程、仪式与佛教和本土宗教内容紧密相联;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导致了德宏傣族等级婚姻的盛行;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致使德宏傣族一直固守着同姓不通婚的规矩;经济条件成为德宏傣族建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德宏傣族婚姻习俗发生了变化,人们抛弃了婚姻习俗中的不少陈规,面对现存的婚姻习俗应正确对待,并加以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4.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文化在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又出现地域差异性的明显特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也会向该民族的习俗或节日文化方面渗透而深受影响。这种渗透是在节日文化与宗教信仰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显体现在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相互妥协及人文宗教本地化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5.
德宏傣族宗教包括佛教和原始宗教。佛教的传入对原始宗教的影响和冲击力很大。傣族村民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以及所做的各种祭祀仪式 ,祈求的内容比较具体、实在 ,侧重于物质方面。而佛教徒追求的主要是精神方面 ,寻求希望和寄托。  相似文献   

6.
云南德宏曾是历史上制作和使用陶器的重要地区,但今天仍在制陶的村寨仅遗芒巷村。调查发现,芒巷村制陶者用一整块陶泥捏塑陶坯,然后拍打修整成型,不像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傣族那样使用泥条盘筑技术。以往学术界对陶器的成型技术的描述常为过于简单的:"这个陶器用拍砧成型法制成"。但是国外学者根据东南亚的调查研究指出,一个陶器拍砧成型之前的过程是多样的,仅靠"拍砧成型法"这样的简单分类不可能全面了解制陶者如何制陶,也不可能正确看待以不同方式使用拍砧成型技术的制陶者,因而拍砧成型前的过程在生产中至关重要。关于历史上的德宏傣族制陶术未见详细文献记载,芒巷村的传统制陶术不仅是德宏傣族制陶技艺的难得遗存,也为制陶技术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11世纪之后,我国傣族先民在云南西南部,即从今之德宏州南下,经临沧、思茅地区至西双版纳一带,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这些地区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本文意图探讨这些地区跃居统治地位的古代傣族统治者,对其所辖山区民族在政治上极力进行控制的同时,又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着力进行宗教文化的渗透。所言宗教文化,又主要是指原始宗教文化范畴的,足以显示其政治统治权威的寨心勐心和寨神勐神崇拜的系列现象和内涵,及其相关衍变的诸方面。是否为纰缪之言,谨陈述于方家及读者,恳请不吝教之。  相似文献   

8.
在傣族传统社会,宗教与文学彼此渗透、融合互动,成为传承傣族伦理文化的主要载体,对傣族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傣族社会的不断变迁,传统宗教信仰日渐式微,宗教伦理在傣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傣族当代文学创作也逐渐走向衰落,文学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愈来愈弱,但传统文学对傣族群众的道德观念依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泰国王姐干拉雅尼·瓦塔娜率领的专家表代团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访问了云南,实地考察了西双版纳、德宏和大理。归国后,在王姐主持下于一九八六年集体编写了《云南》一书。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访问记和观感,第二部分是学术研究,主要是对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的语言和文字,以及云南佛教等的研究。现将主要内容摘译于后:  相似文献   

10.
傣族织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织锦艺术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元明之际,以“兜罗锦”、“干崖锦” 为代表的德宏“织绵”以及西双版纳等地的“丝幔帐”和“绒锦”,都已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成为傣族向中原皇朝交纳的珍贵贡品。 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有着突出的艺术特点。 德宏地区养蚕较早,《景泰云南图经》载:干崖“境内甚热,四时皆蚕,以其丝染五色织土锦充贡”,因此织锦多以丝织。德宏傣锦多采用菱形几何纹样,在每个大的菱  相似文献   

11.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村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以行政机构和宗教机构两个正式群体,将全村的非正式群体结合起来;以广播传达信息,以奘房为固定活动中心,全体村民共同为实现村寨的目标而行动。在这一组织模式下,傣族表现出以村寨取向为核心,以避异求同为突出特征的社会取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傣族历史脉络为引线,通过对东南亚诸古国历史、佛教及其文字的论述,进一步探讨上座部佛教传入滇西傣族地区的时代和德宏古傣文的产生及其源流问题,并综合得出一个"掸傣各族文字和东南亚诸国文字源流表".  相似文献   

13.
在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中,德宏州明确提出要打造好经济窗口。基于德宏州经济窗口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总结分析了德宏州经济窗口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经济窗口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有关资料显示,阿洪傣族于700多年前从我国德宏迁徙到印度阿萨姆邦,因此我国德宏傣族与印度阿萨姆邦阿洪傣族有渊源关系。通过干支纪年表示法的对比,可以看到阿洪傣语与我国傣族各个主要方言之间的之间的亲属关系。其间,德宏傣族与阿洪傣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语言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5.
道路名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平原镇道路名改造为例,从语言学视角出发,阐明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名文化建设应严格遵守“尊重历史、照顾习惯、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德宏州少数民族教育的深入调查 ,以及对傣族双语双文教学实践的研究 ,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小学阶段 ,除了学习汉语文 ,还必须学习本民族语文 ,使民语、汉语两种文字的学习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以加快汉语文学习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作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在实地规划和开发上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律是傣族统治者为了维护对傣族人民的统治 ,巩固其领主制政权而制定的 ,其丰富的内容 ,不仅反映了傣族封建领主阶级的意志 ,而且吸收了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教规、礼仪规范。因此傣族的封建法律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法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