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叙利亚境内国际反恐战争和政权争夺战进入收尾阶段,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正在坎坷中推进,叙利亚战后重建也同时开启。政治重建、安全重建和经济重建是叙利亚重建进程中并行不悖且彼此制约的三道难关,最终目的是全面恢复叙利亚的政治秩序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叙利亚自身对国家重建的迫切需求,还是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和经验,都使"一带一路"对接叙利亚战后重建成为可能。本文基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关于叙利亚冲突的最新观点和数据,结合叙利亚危机的新发展和新形势,对"一带一路"对接叙利亚战后重建的可能性、优势、原则和模式进行客观评估和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义"未来在美国的叙利亚政策乃至整个中东政策中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派因素在叙利亚危机中作用的现有研究多持工具论观点,忽视了教派身份认同被精英工具化的必要条件以及教派动员的微观机制。本文认为,教派因素确非叙利亚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阿萨德家族统治时期叙利亚社会长期积累的教派间利益分流、社会区隔和敌对情绪,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危机教派化的前提条件和大众动员的最初框架。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伊始,民间自发的地方性教派动员和暴力已然出现。叙国内外精英通过不同政策迅速直接或间接介入民间自发性的教派动员,制造或强化了历史积累和新近出现的教派敌意、利益冲突、能力、机会等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安全困境/暴力螺旋”和“群体内—群体间交互作用”两大机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教派化。  相似文献   

4.
阿盟成立76年来的安全治理,既有成功的样本,也有失败的案例.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埃及被逐出阿盟,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再次严重撕裂阿拉伯世界以来,阿盟的功能被边缘化,其化解冲突、抑战止暴的安全治理绩效明显下降,唱衰阿盟的西方学术话语霸权也因之兴起,阿盟无用论、阿盟过时论和阿盟崩溃论甚嚣尘上.本文在简要梳理地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阿拉伯国家与地区非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主权争端以及在域外强权干预下的阿拉伯国家战后重建等三类案例进行研究,从结构与建构两个视角深入分析阿盟安全治理绩效低下的原因,旨在从历史史实、个案研究和理论分析对阿盟安全治理失败论的偏颇之处进行修正,并对在西方人权高于主权、"保护的责任"诱导下的阿盟转型提出了质疑.阿盟2005年修改宪章,废除协商一致、全票通过的决策机制,改行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提高了决策效率,实际上抛弃了阿盟传统的政治协商优势.阿盟的改革与转型误入歧途,阿盟自身制度建设及阿拉伯共同利益的建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1995年3月22日,阿盟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庆祝阿盟成立50周年招待会。同日,阿盟22个成员国的外长在开罗举行庆祝大会,并上演了一出反映阿拉伯团结的歌剧。阿盟还耗资数十万美元在阿拉伯各国首都举办讲座和体育活动。阿盟秘书长马吉德说,这次活动是阿拉伯的一次联合行动,也是证明阿拉伯国家能应付国际变化的一个机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一个地区性和民族性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阿盟在联合国及其组织中享有观察员资格,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新闻中心,主要出版物有阿文《阿拉伯事物》月刊和阿、英文《新闻公报》。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导下,约旦、沙特、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阿拉伯也门等7个独立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永久总部设在开罗。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各国的政策,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 《阿盟宪章》规定该组织活动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国的法律地位平等,互助,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和遵守联合国宪章。理事会是阿盟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3月和10月举行外长级例会,也可应两个以上成员国的  相似文献   

6.
在近十年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欧俄能源关系出现变化的背景下,中东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和宗派地缘政治矛盾突出是导致叙利亚国内危机最终升级为地区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俄罗斯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加大支持力度,是基于能源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及其一贯的地缘政治思维做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中对叙能源地缘政治地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欧俄能源关系和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欧盟、中东三方能源地缘政治互动的分析,揭示俄介入叙利亚冲突的能源地缘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7.
2011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强人政府相继倒台。在这场"中东波"的冲击下,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也岌岌可危。叙利亚危机持续了三年多仍然久拖未决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这次危机已由一场民众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活动转变为一场教派和世俗力量的斗争;在外部,各国势力在叙利亚展开地缘政治博弈,使原本就很复杂的局势更加迷雾重重。中东"心脏"叙利亚的局势朝何方向发展,关系到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格局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挑动了全世界的神经,国际社会主要参与者几乎都深浅不同地牵涉其中,特别是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斗法,扣人心弦.2013年8月,出现导致叙国内1400多人死亡的"化武事件"后,围绕叙利亚的博弈更是达到高潮.放眼世界,有内战的国家并不少,但很多都没有像叙利亚这样在国际社会激起巨浪.为什么叙利亚如此吸引眼球,全世界都为之躁动不安呢?  相似文献   

9.
浅析阿盟的功能演变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时期,中东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阿拉伯世界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决定了阿盟把政治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功能目标,具体表现在集体防御机制和集体安全战略的构建与实践方面.冷战结束后,随着地区形势的变化及地区主义的新发展,追求共同利益成为阿盟的核心理念,阿盟竭力发挥其协调平台的作用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深化和推进经济层面的一体化进程,表现出多元、务实的功能特点.但阿盟的发展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模式、成员国的"共同责任"性、内部的区域性组织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等都将给阿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巴斯基民兵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武装力量。霍梅尼设立该组织的初衷是为了动员民众积极捍卫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此后在哈梅内伊授意下,巴斯基民兵逐渐加入保守派阵营,并在内贾德政府时期实现了快速发展。鲁哈尼上台后,伊朗国内政治派系斗争加剧,该组织随之进入了蛰伏期。巴斯基民兵具有基层性、等级性、"革命性"和功能多元化等组织特征,对伊朗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巴斯基民兵还介入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建设。当前,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伊朗制裁的背景下,巴斯基民兵将继续发挥其作为政府"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中东地区是美苏对抗的重要地区。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下降的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在中东的影响力。"阿拉伯之春"爆发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大多以"调解人"和"中立者"的角色出现,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俄罗斯在该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加剧,俄罗斯面临的政治、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促使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俄罗斯力图从中东地区中立的劝和调解者向把握事态发展方向的参与者和塑造者转变。俄罗斯通过与中东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和联合反恐行动,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武力垄断。军事外交成为俄罗斯摆脱政治经济危机、捍卫国家利益的特殊手段,其效果既有助于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又巩固了普京在国内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分析俄罗斯中东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当前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政策的背景、思想根源及影响因素;解读俄罗斯政策基于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缘由;阐释叙利亚危机局势下俄美利益的交汇与分歧。  相似文献   

13.
阿盟采取不同的决策程序和方式来满足成员国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要求,其决策机制由多种要素构成,拥有多层次决策机构。阿盟决策机制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阿盟决策机制的历史变迁、决策要素的权责分配、决策程序与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系统理解阿盟决策机制的本质,也有助于理解阿盟在阿拉伯国家间以及中阿关系中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阿盟采取不同的决策程序和方式来满足成员国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要求,其决策机制由多种要素构成,拥有多层次决策机构.阿盟决策机制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存在一定的缺陷.从阿盟决策机制的历史变迁、决策要素的权责分配、决策程序与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系统理解阿盟决策机制的本质,也有助于理解阿盟在阿拉伯国家间以及中阿关系中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叙利亚危机持续三年多,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叙利亚、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国家主要媒体2013年8月至11月对叙利亚危机的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分析和话语政治视角探讨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如何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同一社会现实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从而揭示出同一事件蕴藏的媒体话语之间的博弈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本研究是基于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新源头。  相似文献   

17.
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和"伊斯兰国"组织的兴起加剧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内部分化,迫使"基地"组织作出"拓展网络"、"重塑权威"、"改善形象"三大战略选择。"支持阵线"的发展及演变集中体现了"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战略考量,即借助叙利亚内战强化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世俗政权统治和推行伊斯兰统治的理念,利用叙利亚脆弱的政治进程整合叙反对派以加速本土化进程和拓展跨国网络,重新树立"基地"组织对国际"圣战"运动的权威。为实现"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长期目标,"支持阵线"于2016年7月宣布同"基地"组织脱离关系,更名为"征服沙姆阵线",并于半年后同叙反对派多个组织合并组建"解放沙姆组织",凸显了"基地"组织运用"虚实结合"的策略破坏叙利亚和平进程、躲避国际反恐力量打击、重塑自身权威的图谋。  相似文献   

18.
黎巴嫩与叙利亚有着传统"特殊关系"(叙利亚视黎巴嫩为叙利亚一个省,并非主权独立国家),以往黎巴嫩的内政和外交受叙利亚影响很深,甚至其内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叙利亚左右和控制.而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与黎叙关系有一定相似性,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受到大陆影响非常深刻.并且与黎叙关系相似,我国民主政治仍然处于上升发展期而并非完成期.黎巴嫩不可能追随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叙利亚同理,中国的未来也影响着台湾的走向.而本文将从黎叙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角度,把黎巴嫩自身、中东地缘政治和国际大国三方面因素与台湾统独之争和台海地缘政治结合起来,尝试说明黎巴嫩应对叙利亚而调整外交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阿盟助理秘书长海法阁下, 各位代表, 很高兴同阿拉伯各国和阿盟秘书处的代表们在线上相聚,共同出席第九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对与会的各位阿拉伯朋友和中方同事表示热烈欢迎,对阿盟秘书处等为筹备本次会议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友好关系的重要对话平台,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研讨会将聚焦"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中阿文明交流"主题,继续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彼此社会、经济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注入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引起了黎政局和叙黎关系的危机,亲叙利亚政府被迫辞职,叙利亚宣布从黎撤走全部驻军,长期形成的叙黎特殊关系面临严峻考验.随着叙利亚因素淡出黎巴嫩,叙黎关系有可能走向合理化和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