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芳 《兰州学刊》2008,(4):92-95
两性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妇女解放几十年,社会无疑是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着。江苏省第二期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显示,社会转型期,女性意识出现了向传统回潮的趋势。联系目前女大学生征富豪、“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社会言论的盛行,该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文章采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从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入手,探讨社会转型期女性意识出现传统回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互桂 《船山学刊》2009,(3):201-204
现实表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只是知识女性解放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信息化并没有导致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变化,女性地位在信息社会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信息化仅仅是社会转型期的局部特征。女性解放任重道远,要逐步提高女性的地位,既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女性自我进取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苗翠环  黄粹 《兰州学刊》2013,(7):114-117
我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最早开始于近代知识女性,她们的主体意识是在近代社会男性倡导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觉醒的。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女性的权利获得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保障,但由于女性缺乏对自身生活变化的反思,因此,导致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当我国进入到社会转型期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利益结构的调整,为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理性自觉提供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的特征直接刺激了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击了传统观念,为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理性自觉在观念上创造了条件。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理性自觉主要表现在她们在工作中和家庭中地位的改变,但知识女性发展的瓶颈要求国家和社会改善女性发展的环境,切实保障女性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妇女解放思潮经历过"五四"高涨期、20年代反思期、30年代转型期等不同阶段."五四"高涨期涌现的女作家致力于探求社会公共问题,进入反思期转向女性自我的意义追问,争取个体的自由和自主.但她们发现女性问题不仅仅是女性与男性的问题,而且还是女性与社会的问题,要想真正获得女性解放,必须要使社会解放,她们不约而同地与革命进行了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秀芝 《云梦学刊》2012,33(1):87-89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身体美学也是由男性的历史之手制造并且是符合其男权中心主义需要的,这种男性的美学表现出对病弱女体的偏爱。新时期女性作家重构了女性身体的美学范式。这一美学重构是通过女性身体的健美与男性身体的丑弱对比.以新的眼光设置女性身体描写的空间来实现的。当代女性作家通过对女性身体形象的重塑,传达出女性建构新的自我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钟形罩》是普拉斯重要的自传体小说,书中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两难选择和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关系,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如何遏制女性发展并最终将其他者化的策略。结合阿尔都塞与葛兰西对意识形态控制策略的论述,分析得出,美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战后社会转型期利用霸权和遏制这两种控制策略对女性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主体意识消解的历程,着重从父权制的超稳定性、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经济地位的差异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应当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性别平等意识科学化、个体主体意识现代化、群体主体意识自觉化等方面重塑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是当代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其作品主要展现了身处西方社会的华裔女性的困境和抗争,以及她们的心路历程。本文以其代表作《接骨师之女》为例,从女性话语和种族意识的角度去解读其作品,探讨其中的主要人物是如何在双重边缘性境地中认识和找回自己的身份并重塑自身的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9.
沐浴着第三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春风 ,女性报告文学乘势而起 ,为本已喧闹的当代文坛别添了靓色与活气。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社会学角度看 ,第三转型期的女性报告文学得力于较为鲜明的女性意识 ,具体表现为亲情意识、献身意识、悲悯意识和搭救意识。由此判断 ,女性报告文学已经拥有了自身初步的美学传统和良好的文学蓄势 ,这无疑为女性报告文学的进一步拓进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孟霞 《兰州学刊》2009,(7):106-108
就业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表现方面。职场的性别歧视原因很多,主要与社会性别角色相关。文化、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环境塑造的女性社会角色影响了女性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想要彻底扭转就业性别歧视,需要从女性社会角色重塑入手。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迷失与价值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价值迷失,突出地表现为: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腐朽价值观的侵蚀;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失衡等等.针对这些迷失现象,文章剖析了其成因,试图通过培育价值理念、强化主导价值等手段来重塑转型期社会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常彬 《河北学刊》2006,26(6):132-136
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历史中间性人物,秋瑾的创作从文体到内质均体现了这种转型期的痕迹。她早期的部分诗文,不脱古代闺阁文学春愁、闲情、孤寂和婉约的感伤传统。如果不是晚清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仁人志士强烈普遍的舍身救国思想,不是维新运动促成了中国最早的知识女性,不是西风东渐的男女平权思想和女国民意识,不是个人婚姻不幸等诸多因素激活了秋瑾个性中刚烈反抗的一面,大家闺秀的她是没有机会“心比男儿烈”地反出夫门,负笈东渡并参加反清活动,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英风豪气、强己自立、审视男权的诗文创作。秋瑾不仅是用墨写的文字,更是用血写的生命为社会革命、为女性自觉、为中国女性文学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女性迎来了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局势对女性角色定位有了新的需求,女性政治意识觉醒、女性社会价值重估、女性家庭角色重塑和女性主体意识增强等,都是近代女性在实现自身角色诉求过程中带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女性社会角色意识觉醒主要是由于社会观念的变化、西方"天赋人权"说的传入、女性刊物的创办、妇女社团的兴起和女子教育的发展等推动.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的转型期内,女性文学中女性自我话语系统得以建立、发展和演变:一是愈来愈多转型期女作家在表现女性自我时,都倾向于对女性力比多本能结构的探究,致使女性自我意识与女性身体行为日益趋于同构。二是针对男权中心主义,转型期女作家们采取了多种的叙述形态,自觉地参与了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三是转型期女作家一方面大胆地拆解传统的母亲神话与恋母情结;另一方面,却真诚地颂扬母性和母爱,竭诚使女性自我由母性之根出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四是女作家着意于对女性自我存在的探究,导致了女性自我的个性化特征的鲜明性。此外,尽管转型期女性自我开放而多元,但女性自我对独立、尊严、自由和爱的追求和探索却始终如一、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5.
《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处女作。在此作品中,谭恩美运用独特的叙事声音,揭示了在男性中心和西方白人中心社会里女性的悲惨命运和生活状况,并寻求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依据苏珊.兰瑟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如何运用叙事声音来表述女性打破沉默和失语状态,建立对自身特殊身份的认知,重塑完整的自我。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期,90后大学生因为其自身特点以及受到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信仰多元化、功利化等鲜明特点,90后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在中国梦视野下对其进行信仰重塑,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妇女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它既是实现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传统话题 ,也是经济转型期必须要正视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侯杰  秦方 《广东社会科学》2005,23(1):110-116
本文以《大公报》中的几位著名女编辑、记者为中心,探讨知识女性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如何走出传统大家庭,接受新式教育,步入社会,成为职业女性,及各自婚姻家庭的实际状况,并对其家庭角色做类型分析,进一步解读知识女性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和所扮演的家庭角色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菜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文学创作、爱情与信仰危机的三重困惑下展现了西方社会中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探索。  相似文献   

20.
《觉醒》是一部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小说,也是一部超越时代的小说。女性主义理论在特定时代及文学小说体裁分析中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对于父权社会背景中的女性角色分析。《觉醒》中埃德娜女性意识觉醒中的创伤重复、尝试自愈及必然失败的过程,是女主角本人的失败,更是一个时代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失败。女性身体、意识受到创伤,仅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抗衡整个社会,而分析女性角色也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人物悲剧成因。基于美国社会转型期时代背景下,分析《觉醒》中女性由真向假的蜕变升华过程与时代的交叉重叠,更有利于客观全面地看待女性意识觉醒,分析意识觉醒的必然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