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苑掇英     
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区别李宗桂在《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发表《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一文,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同等内涵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是中性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是褒义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积极成分,属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范畴,但并不等于民族精神,而是要通过价值整合和理论提炼才能转化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的崇古、征圣、宗经为…  相似文献   

2.
任何民族的进步,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任何时代的发展,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构架,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复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道德色彩、顽强的再生能力和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等诸方面。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致思趋向和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精神博大丰富的民族。这主要体现在求实,崇尚气节、富于革命传统,自强不息、刻苦耐劳,宽容、和平,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上。但是,中国民族精神也是一个两面体,既有优长,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3.
孙莉 《东岳论丛》2006,27(5):205-206
泰山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会当凌绝顶的攀登意志;朝气蓬勃的旭日活力;扶正压邪的敢当正气;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等等。泰山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唤醒民族灵魂,陶冶民族的集体意识,弘扬、坚持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后的状态,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结果。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特征日趋明显。在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植根于其文化生命孕育的土壤。这个土壤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包括其面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自身的历史和民族特征,因而其展现的文化生命具有鲜明的特点。必须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前提下,积极融摄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及外来文化,以文化达成共生的观念,才能展开跨文化的正常交流,形成真正的文化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赵景辉 《理论界》2004,(3):40-40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形成于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品格特征、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强调,这对于用民族精神凝聚党心民心,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既对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造成挑战.全球化对民族精神带来的机遇表现为:全球化为民族精神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动力;为民族精神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舞台;为民族精神之中普世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全球化对民族精神发展造成的挑战表现为:全球性的价值认同消解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对民族精神优秀价值观的冲击弱化民族精神固有的积极功能;导致非健康的民族精神自觉,影响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一是要努力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全球化进程;二是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体意识;三是要立足于本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孕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等等,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灵魂和源泉,成为我们民族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我们今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激发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指引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其基本方向包括:以"四个自信"为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捍卫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过程中展开伟大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紧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公务员精神是一种天下为公、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深邃的历史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富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其独特的魅力,有不朽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宝库,培育子孙后代民族魂的教科书,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隋唐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55-156
北京大学于2006年11月举行“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理论研讨会。黄楠森、张国祚、赵存生、张岂之、叶朗、韩震等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熔铸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高级形式,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可集中概括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体现进取精神,后者体现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可以看作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是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民族意识。由于文化自身的价值悖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最下,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中都或多或少带有这样或那样的非理性因素。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确立自己的稳定的地位,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性化问题。这取决于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所达到的文化自觉程度。  相似文献   

13.
论抗战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兆盖 《中州学刊》2005,(5):147-151
在长达14年的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捍卫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艰苦斗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不仅要科学总结和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  相似文献   

14.
徐峰 《殷都学刊》2010,31(2):149-152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前进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这种精神和思想理念,成为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建构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因子,我们却迟迟未能将这种文化精华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企业家精神。这里既有历史上轻商、抑商等局部文化的束缚,也有制度缺陷的制约。审视国内当代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孕育出崭新时代的企业家伦理: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为中华民族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营造厚实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伸和升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先天性地带有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简要地说,大庆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和厚德栽物精神等文化基因血肉相连.认清并激活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对大庆精神民族血统的认定具有重要归属意义,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延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国精神,萌生孕育于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建设富强国家和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彰显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力快速崛起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的精神确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和中国模式之精神内涵的集中反映。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是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托和精神支撑,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民族文化精神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巨大规范性的精神力量,她不仅体现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而且也体现在这个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中.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精神之间是互动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旗帜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高校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性诉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精神培育方面面临困境,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多方增强广大师生民族精神,为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提供可用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特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理性,其形成取决于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历史文化背景。实用理性涵盖了国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经验直觉的思维方式、重人事轻鬼神的人生信仰等。实用理性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民族精神的形成,对于中国文化多元化、连续性特征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精神动力作用;但也存在功利主义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