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佳丽 《现代妇女》2014,(2):218-2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陕西华县皮影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集汉石雕刻、服饰、剪纸、戏曲、音乐等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民俗、艺术、史学、等价值。在各种现代文化样式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面临着严峻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边缘化回归,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永锋  伍施乐 《职业时空》2008,4(10):216-216
在世界性的网络大潮的冲击下,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中击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环境下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笔者以为,我们只有正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当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一代”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将其源头是宋元早期南戏,历时 800 多余年,具有深厚历史积淀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到了明代才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经过年代的沉淀,昆曲在服装服饰必然也随着改变,但是戏曲服饰均匀是植根于古代服饰,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美化加工,使其变得艺术化。昆曲服饰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一基本规律,它是主要以明代服饰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代的服饰式样,并根据舞台和剧本的要求不断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这也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妻生有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趋势化明显的大背景下,单纯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因此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地方戏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面对中国戏曲发展中的困境,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国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多年的发展,传统中国动画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当下社会以及文化环境中,传统中国动画的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对传统中国动画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让中国动画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走向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的大学生应该重视和了解传统文化。然而实际调查的情况却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传统文化在认识和观念中逐渐被淡化。其原因与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和学生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纠正轻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改革历史文化教育形式,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才能积极推进对大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式风格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在室内设计中深受大众喜爱。然而面对当下的现代生活,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已显陈旧而不合时宜。本文将探讨如何让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元素得以改造,撷取其精髓;如何让东方之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长盛不衰,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是理解中国传统性的关键,而财产制度则是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经济体的性质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者们不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没有首先澄清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家产和宗祧的主体是什么。通过对家庭财产的代际传递中一子和多子的区别的考察,本文提出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财产和宗祧的主体是家系。中国传统家庭处理家庭财产和宗祧问题时所采取的原则是家系主义。运用家系的概念可以弥合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家庭经济体性质的争论,家系主义则是隐藏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原则对于目前农村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传统家庭制度的理解将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吉生 《职业时空》2008,4(9):23-23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不仅外在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等内容,甚至也体现在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不能盲目地把所有历史的东西当作宝贝一一灌输,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有重点地进行。笔者认为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握这样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以社区为依托活跃基层残疾人社区文化生活,共建、共享、共融社会主义文明,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共识。本文拟以青岛市黄岛区的实地调研为例,通过对其当前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创新理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相关困难与问题进行整合与探究,力求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乡土·地域     
<正>费孝通先生笔下曾经的"乡土中国"如今正在飞快地变成"城市中国"或是"全球化的中国",这样的景象总会使知识界产生焦虑,我们总会担心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乡土。然而,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到底能否守住乡土和田园,而是我们的社会还有几分自己的文化自觉。如果将"乡土"当成一种自觉的文化态度,我们则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冲动中反思自己现代性发展经验与知识积累的不足,直面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建构相对于西方模式下本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呈现的不是启蒙以来西方文化普世化导致的一致性,而是文明多样性的延续。实践证明,背离了传统,文化将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历史真空瓶子里让人顶礼膜拜就可以自我发展的神器,没有适合当下生活的现代解释,人们对她只能是有客观需求、缺学习方法和无研习动力。实现中国文化继承和创新,必须要有传统文化适应当下历史条件的客观认知和诠释,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的优秀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一些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以至于使一些大学生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使中国传统文化渐趋边缘化。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经典对大学生的意义入手,研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曲滥觞于春秋时期,生长于宋元,而极盛则在于明清,然而自明清后开始走上了衰落的道路,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而处在当代环境中的中国戏曲较之前的情形来看可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境。之所以笔者以为不是困境,是因为新时期在促使戏曲嬗变的同时亦能促其革故鼎新,目前的萧条之势可能只是中国戏曲因历史而变的一个阶段,是单单一个"困"字所不能涵盖其复杂的意蕴关系的。中国戏曲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不灭是自有其内在生存的机制的,而国人对与戏曲的复杂感情亦是戏曲衰而不败的重要因素。在当代情境下,我们又当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戏曲正在发生的这一变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屌丝"一词风靡网络,更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综合"屌丝"文化产生的微观语境、中观网络环境与宏观社会环境能够更深入地解读"屌丝"文化产生的缘由,"屌丝"文化现象走红不仅与网络独特的传播方式相关,还拥有现实社会的共同情感基础,这种情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一般叙事结构内部张力的外现。  相似文献   

17.
人们关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而,讲民族素质的提高,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农村与农民。这是因为中国十一亿人口,八亿是农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完完全全的农业社会的发展史。讲国情,这就是最大的国情;讲特色,这就是最大的特色。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鸿沟。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十年改革,不但在经济上灌注了新的活力,而且引起了文化观念上的大裂变,尤其是农村与农民,开始走出黄土地,在商品经济,改革开放的海洋中奋游搏击。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价值观念孕育于希望的田野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提高问题,已不是理论上,宣传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于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  相似文献   

18.
当下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凝聚于此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之所在。价值观即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辨别美丑善恶及是非正误的基本标准,而社会的价值观指该社会所展现的文明与文化的素养,是社会在精神上的支柱与追求,是社会的明显标志及内在动机。本文先介绍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再简单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价值理念,通过分析其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与融合、传承与创新,对比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制度设置和价值取向与现代法治建设的精神和法律制度找出异同,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并尝试反哺于现代法律观念和司法理论。结合当下实际完善法制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伴随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呈现的不是启蒙以来西方文化普世化导致的一致性,而是文明多样性的延续。实践证明,背离了传统,文化将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历史真空瓶子里让人顶礼膜拜就可以自我发展的神器,没有适合当下生活的现代解释,人们对她只能是有客观需求、缺学习方法和无研习动力。实现中国文化继承和创新。必须要有传统文化适应当下历史条件的客观认知和诠释,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