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资料梳理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青海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场域的空间表达与社会秩序的当代建构为主题,探析了新时期青海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区域文化的互动性、民族文化在区域利益层面的博弈性等多重社会文化样态及影响因素.着重指出: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并存共生、良性互动与包容共享,是建构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族利益和谐共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微观视角出发,以青海藏区多元文化场域的双语教育与区域发展的社会重构为主题,探析了新时期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区域文化的互动性、民族文化在区域利益层面的博弈性等多重社会文化样态及影响因素。着重指出:青海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拓展与推进基于多元民族文化场域中异质文化间的并存共生、良性互动与包容共享,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不能忽视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共享、包容与尊重是双语教育最终取得发展的动力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教育是体现或内化了“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教育。它倡导平等、差异、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它启迪我国民族教育对外与国际教育接轨,并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来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观。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教育是一种新的种族主义,并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为文化问题,进而否认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之分,反映了它的僵死的文化观,因此对其必须进行批判,同时对一些观点和提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郭娅 《民族学刊》2010,1(2):53-58,162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和信教人数较多、民族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本文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信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多元文化主义的学术文献主要出自政治哲学家之手,采用的是政治哲学的规范理论。这些政治哲学家创立了具有显著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想化理论。这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假说"认为,采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不会危害西方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这个观点非常具有影响力,它不仅影响了多元文化主义在哲学领域中的学术讨论,而且广泛地影响其他学术领域,影响公共生活。然而,许多社会科学家却怀疑多元文化主义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如此无害。考察了加拿大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现有证据,用实证的方法检验自由民主观念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假设。这些论据将告诉人们:自由—民主理念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景是什么?多元文化政策对自由—民主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道教与河湟多元文化的互动为轴心,对道教正一派在青海的传入、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通过结合实地调研资料,以河湟地区受道教影响最大的乐都县与民和县为典型个案,解析河湟多元民族文化模式受道教文化影响的特殊现象。提出如下观点:一,道教与藏传佛教结合;二,道教与北方萨满文化的结合;三,道教对河湟各民族丧葬礼俗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所承载的地方性知识是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它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促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于藏区,地方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适合地域发展人才的载体之一。本论文在多元文化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藏区地方课程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解析藏区地方课程承载的多元价值。以期将藏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和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学生观结合在一起。通过地方课程来继承、发扬和应用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使课程内容适应藏族学生的特点,以便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冯敏 《西藏研究》2005,(2):103-114
对成都市“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显示,经商流动人口活跃于大都市的价值已远远超出商贸本身,它不仅促进了西部大都市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繁荣与多元文化交融,增强了内地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辐射与联动,弘扬了少数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都市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认同,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得到巩固与拓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盘瓠神话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文化影响,瓦乡人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它以神秘的巫风,独特的地名和服饰延续着这一古老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特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形式.  相似文献   

10.
民族多元文化课程是指以民族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整合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资源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正义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实施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民族多元文化间的关系来看,民族多元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文化的多元平等性、民族文化的会通整合性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创生性三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更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将以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为主题,探讨其作用和意义,分析现有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多地区自元明期始,逐渐形成了汉、藏、蒙、回、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多元民族文化共存一体的格局。出现了安多地区多民族聚居互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宗教信仰认同及形成的多元文化共生现象,展现出了安多地区文化共生模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3年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与会者围绕“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这一主题,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保护和发展西部多元文化,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4.
周少青 《民族研究》2012,(1):1-11,108
历史地看,多元文化主义一开始就与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要求密切相关。当前关于多元文化主义与少数民族权利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并不严格区分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维度;二是往往把多元文化主义仅视为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没有从多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至少存在于事实、理论、意识形态、政策和价值理念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都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果。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与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多元文化主义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它也是多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物,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存在的误区,在主张传承民族文化和倡导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应以文化的适应性为前提.本文将从“何为”与“何以为”两个角度剖析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何为”关乎价值取向,彰显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和而不同及促进教育公平是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何以为”关乎实践策略,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实践策略包括文化自觉及在文化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中保持适宜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清代以来,外省移民和区域内的人口流动决定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新疆的分布格局。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新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汉族的分布及与他民族的互动,推动了具有多民族、多地区和多层次内部结构特征的汉族移民文化的生成,并在北疆地区形成一条文化带和两个文化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生活在四川省绵阳地区平武、九寨沟和甘肃文县铁楼乡白马藏族信仰与神灵体系的考察,发现在白马藏族的宗教文化中,苯教仍然是其信仰的主流,且较完整地保留着它的原生形态,同时呈现出与佛、道及民间信仰等宗教文化共生并存的现象,显然系不同民族文化在特定地理边界上碰撞、融合的多元呈现。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民族特点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它在各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中作用巨大,举足轻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沿线各国家和区域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传承、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发起了挑战,有着多元民族文化的临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基础与空间。由此,本文再一次从边境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富强、边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和谐与稳定等方面来探讨和研究临沧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新检讨多元文化主义的价值,认为它是加拿大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建构国家的认同,而且保证加拿大成为一个包容、平等和民主的社会。首先叙述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发展,着重多元文化主义之含义的蜕变。同时将探讨多元文化主义与其他加拿大价值观念(诸如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最后认为须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大以容纳各种文化。唯有如此,每一个公民才能融入一个集体的意见交流过程,共商如何建构国家认同与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20.
树葬是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在我国实行树葬的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及西南的一些地区.四川省白玉县的树葬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其他地区,从它的形成原因到仪式程序,都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对白玉树葬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