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唐秀英 《学术论坛》2013,36(6):52-56
社会诚信如今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然而,我国当前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商业企业、公民个人均面临着诚信危机。诚信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组织制度和公民个人两个层面,破除诚信危机产生的根源需要具有广阔的全局视野,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相关路径与对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关蓉晖 《理论界》2008,(12):172-17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诚信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视闲上把诚信细化为道德、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并逐一加以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体系建设框架并阐释其内涵和各个部分的辨证关系,以便指导实践领域中的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我国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关注的是"建机立制"层面上的显性文化塑造,而忽视和缺乏对隐性文化作用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而我国诚信体系的低适应性和难以推行的症结之一就在于隐性文化的屏障作用.通过对中西内在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诚信体系中暗存的隐性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4.
诚信与和谐两个概念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开始探讨的两个词儿.诚信固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和谐社会也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在现阶段提出来的明确目标.诚信与和谐的关系可以从观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得到充分阐释.而从现实出发,诚信缺失也直接关乎社会的和谐.而通过诚信来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和谐社会的另一种解读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现代"诚信"应赋予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诚信的内涵还没有得到与时俱进,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对他的要求.本文就中国现代诚信应赋予的内涵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对于我国当前解决种种诚信危机,构建现代诚信观念,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诚信与和谐两个概念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开始探讨的两个词儿。诚信固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建立和谐社会也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在现阶段提出来的明确目标。诚信与和谐的关系可以从观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得到充分阐释。而从现实出发,诚信缺失也直接关乎社会的和谐。而通过诚信来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和谐社会的另一种解读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诚信体系建设是政府推进善治、走向治理方式变革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实现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初行动,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基层政府在推进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了组织保障层面亟待增强、环境营造层面宣传聚焦不尽精准、行政执行层面工作运行不太顺畅等诸多问题,从而加剧了打造诚信政府、实现...  相似文献   

8.
诚信从本质上来讲属于道德范畴,主要应当靠道德教化的方式来解决。但在现代社会,诚信还应当是一种法律范畴,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从法治的视域看,重建政务诚信,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政务诚信构建中的作用,深入推进政务诚信的法治化构建。政务诚信作为诚信原则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具体包含行政目的正当、信息真实可靠和信赖保护等基本要求。政务诚信的法治化构建,必须将这些基本要求贯彻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加以法治化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民意沟通机制、诚信责任追究机制和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等法治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诚信社会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华 《理论界》2006,(3):41-43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诚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笔者认为国家诚信法制体系、社会诚信伦理规范和个人诚信道德是支撑诚信社会体系的三大要件,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构建我国的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0.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