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经典的图-词干扰范式,利用基本水平命名和类别水平命名两种任务,考察了图片和干扰词的熟悉性对言语产生中语义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图片熟悉性影响图片的命名速度,高熟悉性图片命名快,低熟悉性图片命名慢,产生显著的图熟悉性效应;2干扰词熟悉性影响语义效应的强弱。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务中,高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干扰作用大,低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干扰作用小;在类别水平命名任务中,高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促进作用大,低熟悉性干扰词的语义促进作用小。干扰词的熟悉性与图-词间的语义关联性共同影响着言语产生中语义效应的方向和大小。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词汇选择竞争假设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普通反应时实验,考察了量化词因素(全称和特称)和熟悉性因素对语义加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熟悉句中表现出了语义距离效应和句型效应;低熟悉句倾向于连续性加工,特称句比全称句的部分信息积累速率要快;而在高熟悉句中,无论是全称句还是特称句的部分信息积累都表现出了离散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来讨论汉字及其复合构词。论文首先讨论了意象如何是主观想象活动对认知信息进行加工的产物,意象图式是语义概念范畴里重要的成分。论文然后分析汉字由形义符和声义符构造的隐喻意象图式特性,以及范畴意象图式所揭示在单字词原型意义(本源义)。论文最后讨论汉语复合词的特点以及与范畴复合的映射,在此基础上讨论汉语复合词的词核构造里的广义形态,以及广义形态里的语义句法关系。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学好汉字,然而很多留学生认为汉语很难,汉字更难。汉字的结构复杂,数量繁多,难认、难写、难记。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块字"与拼音文字有着天壤之别,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生成系统与立体结构。在汉字的记忆中,大脑通过字形与音、义建立联系,既要经过语音编码,又要经过形态编码,而汉字的表音度低,汉字的义符虽有助于记忆,但符号繁多,很难一一记牢。而且由于历史演变的原因,有些义符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形体,如"肝"字中的"月",本是"肉"字旁。有的经过简化后变成了记号,如"风"养"等。这些…  相似文献   

5.
表音文字是有音符带义的文字,表意文字是有义符带音的文字,兼有义符和音符的才能称为意音文字。汉字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缘于人们对音、音符、表音等概念用语有不同理解。汉字有音但无音符,固然不能称为表音文字,也不宜称为意音文字。语素文字是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角度着眼,属于低一层级的划分。把汉字称为表意文字,可以站在最高的层次上,抓住汉字的本质特点,便于与世界各种文字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7.
文章类聚考察了《黄侃手批说文解字》字词关系批语,认为它们是黄侃“字体分类”的广泛应用,反映出以《说文解字》为基点的研究理念,揭示了汉字的制造和汉字的使用两个层面的矛盾,体现了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22,(4):62-63
提前熟悉苦练不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取得了一级乙等的好成绩。回顾复习之路,我认为,熟悉考试题型与勤学苦练是自己的"制胜法宝"。第一,全面掌握考试题型信息,普通话测试的题型共有四种: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和命题说话。单音节字词共有100个,分值为10分,主要考查考生单个汉字的发音,即拼音和语调。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300个中文成语作为实验材料,调查中文成语的熟悉度、分解性、预测性、直义度是否影响成语的理解,并进一步考察中文成语的加工模型。结果显示中文成语的非可分解性、反常可分解性与频率、理解度呈负相关;预测性与频率、理解度、直义度显著相关;直义度与熟悉度、预测性显著相关,但与非可分解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神经质,情绪词与视野三因素的控制,考察高低神经质个体(36名大学生)对于不同视野呈现的情绪词加工的选择性偏向和情绪词加工的大脑一侧化问题.结果显示:(1)高神经质个体比低神经质个体对情绪词语的反应更快.(2)高低神经质个体对不同情绪词语的加工没有选择性偏向.(3)高低神经质个体对情绪词语的加工均表现出情绪加工的大脑一侧化效应,大脑左半球具有加工负性词的优势,而右半球具有加工正性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的词义汉化是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的一个主要方法。对外来词汉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比较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于汉英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熟练非平衡粤语-普通话讲话为被试,考察粤一普讲话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发现,在预期切换条件下。切换至粤语(熟练方言)和切换至普通话(相对熟练方言)的切换代价相当;在无预期切换条件下,切换至普通话的切换代价较切换至粤语的切换代价大。熟练非平衡粤-普讲话者的词汇选择机制受语言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任务类型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手"的具体意义对比了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论述了由于手是人类共同的身体器官,因此语义派生的义项也大体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由于中日联想的不同而产生的;指出从命名的角度来看,汉语既有从事物样态的角度命名的,也有从事物功能的角度命名的,而日语则都是从事物形状的角度命名的。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不同词性词有不同常模特征规律。名词的具体性、意象性、语义透明度最高,但笔画数最少;动词的词频最高、习得年龄最晚,但感官经验度最低;形容词的熟悉性、主观词频和情感经验度最高,但具体性最低。同时,具体性、意象性和感官经验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只存在于名词和形容词中。13个常模特征可以归为频率、语义、视觉复杂性和词义数四个公共因子,但各因子所主要代表的变量情况在不同词性词之间有相似,亦有不同。另外,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相似性高于它们分别与名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习得年龄、情感经验度、意象性和主观词义数最能把名词与另外两种词性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语言的核心基础之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目的语词汇容易受母语意义的干扰。语料库的KWIC关键词语境检索功能可以呈现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包括词的语境、搭配、词频及语义韵等特点,帮助学习者习得词汇的典型特征,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学者们关于翻译自动加工的推论,进行Stroop效应研究范式下的颜色命名实验。结果发现,在英译汉条件下,被试用汉语分别对只含有1个颜色信息维度的色块与含有颜色和语义2个信息维度的英文色词进行颜色命名,英文色词反应时显著大于色块反应时,表明被试在对英文色词命名时受到语义信息的干扰,换言之,被试在无意识状态下启动了语义自动激活,进行了英译汉语义自动加工。同理,汉译英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推论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从汉语语词的词汇意义的角度分析,汉语植物命名义是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命名义是事物得名之义,即某一具体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表现在词义上就是音义结合的缘由。命名义的内在意义表现方式是指示义素与特征义素合成的义素组,它是没有交际价值的非使用义。命名义具有隐含性、具体性、复合性三个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词与词的本义和本义之间、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均可构成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既可以由义位和义位构成,也可以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或由义位和义丛构成。由不自由语素义和不自由语素义构成的反义义场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属于同一反义义场的各个成员,它们的配价都是相同的;反之,配价不同的两个词,不能构成反义义场。  相似文献   

19.
“取舍”不只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也是汉语当中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取舍范畴是由相应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组成。语义结构包括“常量”和“变量”,常量对取舍句式的表达不施加影响,而变量则是造成各种取舍句式差异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语义韵律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义韵律问题,是9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尤其是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研究比较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语义韵律又叫语义协调,是一种特殊的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特征。本文介绍这一理论的来源、理论框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