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3,4(4):71-79,123-127
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其中,论文约有320余篇,比2011年增加了100余篇。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习惯法、民族司法的研究比往年增多,民族政治权利成为年度重要话题;二是内容上的交叉研究增多;三是出现了一些综述性、反思性研究成果;四是关注了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五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较多。这些研究在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协商民主成为年度新话题;二是注重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为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法学提供可借鉴的年度综合性史料。  相似文献   

2.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11,2(2):32-47,85
2010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成果有以下特点:研究在内容上,一是内容较为全面,二是出现了一些梳理性研究成果,三是是应用性研究成果增多;在研究方法上,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二是注重民族法学的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民族法学的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我们力图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的不断繁荣提供可借鉴性的年度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3.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2,3(3):68-81,103-104
2011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在内容上的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司法的研究增多且有理论突破;二是出现了一些梳理性、反思性研究成果;三是应用性研究成果增多。这些研究在方法上的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法律政策学、软法话语成为研究的新视角;二是注重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力图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的不断繁荣提供可借鉴性的年度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4.
王允武  王杰  廖燕萍 《民族学刊》2015,6(3):18-25,93,98
2014年的民族法学研究继续呈现繁荣的面貌。在研究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各方面研究较为均衡。其中,民族法治评估、民族经济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权、民族教育立法、民族司法是本年度重要话题。二是紧扣时事热点。学者们结合?自治法?颁布三十周年、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族法治建设、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民族区域自治的完善、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司法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三是研究内容更加细化。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实证研究,对单个民族地区、具体民族法治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多;二是研究视角多元,重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重视其他学科理论与国外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王允武  王杰  廖燕萍 《民族学刊》2017,8(6):79-87, 123-127
2016年的民族法学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法治化、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是本年度重要话题。二是围绕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如,学者们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司法改革和民族宗教热点问题,对清真食品立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修改、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三是重视实证研究,尤其是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习惯法现实表现的调查研究较多。四是规范化分析方法的运用,促进了民族法学理论的突破。如,学者们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上级国家机关”、优惠照顾、组织公安部队等内容的规范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民族法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法学作为以调整民族关系的民族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是在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我国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法学研究须注重本学科的特点,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在民族法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法学研究,为现实的民族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李立 《民族论坛》2014,(8):9-10
正《民族论坛》: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庆典活动,您觉得对我们的民族乡和民族地区意义何在?李林: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周年庆典活动,积极展示民族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和照顾,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我市建有15个民族乡,其中桑植县7个白族乡,慈利县7个土家族乡,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基本学科和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所论述的民族法学虽然是法学与民族学相互衔接与交叉的学科 ,但该学科的内容主要是指建立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基础之上的、关于多民族国家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说。其体系不同于过去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提出的框架结构 ,而是一门有别于“法人类学”、“法民族学”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学”的新兴法学学科。民族法学作为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在我国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体现了我国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自治权,它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实践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期 ,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覃乃昌研究员的《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 (以下简称《立法研究》) ,是一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和民族理论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对象 ,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进行的系统研究的著作。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别是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对象的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问题的著作 ,它确立了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是对广西乃至全国民族法制建设研究的贡献。一、以史为鉴 ,研究有突破中国是一个注重历…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宪政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法定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依法行使自治权,是考核民族地区宪政实施真伪的“试金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统一服从中央政府的管辖。而民族地区宪政只是国家宪政结构的子系统,这决定了民族地区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  相似文献   

12.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在法律条文中使用了大量无法通过法律解释予以明确的"程度性动词",这些"程度性动词"的使用,取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本质上是民族自治地方获得"国家"特殊照顾和优惠的权利这一"积极权利"的性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性文件在条文中使用"程度性动词",正是国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弹性需要。  相似文献   

13.
习惯法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少数民族权利是支撑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国家现行立法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持支持态度。习惯法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本土法治资源,是传统乡土社会构建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纽带,也是乡村社会治理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乡村治理中必须坚持习惯法的基本法则,凸显习惯法在乡村矛盾纠纷处理中的基本功能,彰显习惯法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必须依据《民法总则》订立和修改习惯法,制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村规民约,国家法的施行应当与习惯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原因、原则、程序、特点和意义.文章指出,此次<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为主要内容,适应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同时,对于完善民族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族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法律文化是各民族人们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以及立法与执法、合法与非法等各种法律现象的认识、了解、看法、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期望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综合.它在形成、发展、变迁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同的作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法律文化.当前,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研究各民族不同的法律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工作。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30年,民族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经过30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方制定的民族方面的法规、行政规章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本文在回顾3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法制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