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不断趋向成熟的。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人道主义,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则表征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践路径的廓清。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继承了历史上作为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又扬弃了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仅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而且在其成熟著作中都有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很久以来,对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研究,无论是基于理论本身还是实践域,都显得步履蹒跚,这种状况显然无助于理论的创新。其实,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迄今依然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学说,它也必然承载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改革的理论先导。那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必然性制度存在是否可以逾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具有天然的矛盾性?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4.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具有道德的含义,他们对马克思理论进行重新阐释与解读,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人道主义原则;在道德实践层面,强调道德个性应同包容相结合;在政治上,对苏联和本国集权的官僚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批判与反思,彰显出二十世纪中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伦理诉求。因此,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单单表现为一场政治事件,在深层次上更是体现为一个伦理事件。因为它关乎现代政治能否同道德之间进行契合的问题,是国家与社会之间能否确立道德基础的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道德批判理论对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反思和把握伦理学的当代走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1957年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致非利士人书》中,汤普森对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进行集中清算,并提出了自己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试图为英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寻可行的路径,该思想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形成、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新左派理论家在新左派运动形成之初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此次争论促进了新左派运动内部的理论革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推动了英国新左派运动和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英国进行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它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理论界先后发生了关于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上人道主义所包含的人道思想、人道原则和现代社会意识形式等优秀成果,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相结合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8-23
麦金太尔在早期重要作品《道德荒原笔记》中通过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人道主义反思,以构建历史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弥补当时英国新左派在批判斯大林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方法论缺失。他认为,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即道德,前者决定着历史的发展,因而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道德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客观化的道德规则。但是,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德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不足以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众多研究者中,马尔库塞在其《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所有著作的基本内容,并且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思想,片面强调自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化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使用而又歧义丛生的概念,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从属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从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合理展开与实践过程,立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相适应的理想目标、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裴德海 《学术界》2006,1(1):137-143
1980年代人道主义争论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但留下诸多理论疑难至今仍未清理。本文旨在调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读眼光,消弭传统认识中的“断裂”现象,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分离为截然对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以期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初状态。其论证途径是从历时性维度论证人道主义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共时性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视域内人道主义的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德海 《东岳论丛》2011,32(11):79-83
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使用而又歧义丛生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变异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从属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作为21世纪新的思想话语,它根植于这个相依的时代的社会生活且与时俱进。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视域内的人道主义,将会呈现出新的面向。面对新的历史语境,时代化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其根本指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基于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的理论.人道派从哲学人本学维度,提出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生态派从社会学维度,提出生态主义社会主义;分析派和后马克思主义,则分别从经济学与文化学维度,提出了分析的社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各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虽然内容不同,但又具有共同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人道主义概念,论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一致性,分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消除市场经济的弊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结论指出,协调好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吸利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便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博爱或仁爱是人道主义的心理依据。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既有相似和联系之处,又有根本性的区别。上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意识形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它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提出了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它是唯物史观关于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做如下的概括:个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基石,人本身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裴德海 《江淮论坛》2009,(1):89-94,110
马克思不仅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认识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学说,还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评价社会制度的依据,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人道主义在当代的最高实践形式,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必要实现条件和实现形态。这种人道主义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内在原则。仅仅从暂时原因就否定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不仅是肤浅的,而且目光短浅。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的众多学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阐发了对马克思思想中关于自由和人的本质的理解。而他们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后来的唯物主义关系的解读更彰显了马克思伦理观的独特性。尽管这些解读并没有提供符合马克思原意的解决方法,但人道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确实成为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的伦理观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裴德海 《东岳论丛》2004,25(2):129-134
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人道主义 ,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践路径的廓清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20.
人、人性、人道主义的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研究中,不少西方学者把这些问题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考察。有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同起来,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则宣称马克思主义本来是“真正的人学”,马克思后来抛弃了对人的研究,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的空场”,因而要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这些观点从不同方面歪曲了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歪曲了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马克思在探索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