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少年对43种亲社会行为①所做的符合程度的评价,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是以原型表征的;(2)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构成;(3)四个维度上的最佳实例分别是:“亲情行为”、“忠诚”、“增进友谊”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个体处于群体中时会表现出一种个体独处时不会产生的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去个性化".去个性化现象往往与不道德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特点使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去个性化状态.本文从去个性化状态的产生条件出发,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分析了去个性化状态如何导致不道德行为,并提出避免青少年去个性化状态引发不道德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焦点群体访谈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141名(男69名,女72名)青少年组成的24个焦点群体访谈小组进行了深入访谈;针对访谈中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43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其中未被传统研究重视的亲社会行为大约占56.32%。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显著影响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种类;各年级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整体频次分布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小学6年级青少年的提名具有独特性;女生提名的关系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男生,男生提名的外显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女生。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意向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意向调查报告董应芬一、问题的提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意向,本调查指青少年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心理态度,包括与人合作、共享,关心人、帮助人、利他、利集体等心理态度。青少年具有较强烈的亲社会行为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国外学者近十几年来对这...  相似文献   

5.
李天一个案中个体种种侵犯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自我中心、自大心理遇到挫折和青春期社会角色混乱及其相随的空虚感后所必然出现的攻击乃至反社会人格表现,是家庭、学校、社会影响下的必然结果。透视李天一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可以发现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如何促成青少年的混乱行为,通过检视其成长文化氛围中的种种相关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汲取教训、未雨绸缪,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和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评维度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原型分析结果,对青少年群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探索和验证,旨在为开发测评工具提供依据。结果验证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维度结构由利他性、遵规与公益性、关系性以及特质性构成;以该结构为依据建构测评维度,其信度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构成测评维度的四因子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性良好;效标测试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效标效度也良好。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虚似性严重影响着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从而引起青少年的角色冲突,并常常导致角色失败;而这种角色失败的后果,使得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格变异和心态扭曲,在具体行为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二难境地.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减少和避免这种角色冲突,是广大青少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造成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又有青少年个体的个性特征、认知等内部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以通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优化自身人格,完善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既受道德的规范制约,又深刻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特别是对正处于道德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需要的满足是其道德人格生长的重要基础,需要受挫则会阻碍其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需要心理的状态调节着人的道德行为,非理性的需要心理则是青少年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道德需要驱动着青少年对道德的主动践行,道德需要不足则会阻碍其道德实践。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德行,一定要注意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并关怀青少年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需要、努力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物质-经济、人-国民、文化-制度与社会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社会发展与人格转型以及青少年的教育也存在着一种相应的联动关系.现代社会是公共社会,也是风险社会,现代国民素质教育的定位决定了青少年教育的重心.我们应在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生活中,培养青少年以独立人格为核心的现代国民素质,进而实现"物-人-文化-社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