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通过问卷形式,从个人责任感、他人责任感、职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等7个方面对杭州十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主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个人主义思想风气较为严重,同时政治参与意识淡薄。高校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时政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自编《幼儿责任感发展问卷》家长用问卷,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各市、县、乡幼儿595名,从集体责任感、过失责任感、任务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五个方面,对其责任感发展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幼儿责任感发展总体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感水平提高;在自我责任感方面,3~4岁是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在责任感的其他方面,4~5岁是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责任感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且女幼儿的责任感水平高于男幼儿;幼儿责任感的发展与其所在园性质、父母文化程度以及主要教养人有关,而与同住的兄弟姐妹个数、家庭类型、父母职业和父母年龄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于社会人而言,社会责任是其基本的认知基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祖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社会责任感强弱对社会影响深远。但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从"四重维度"这一全新视角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力图以一个更为全面的方式去研究、思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的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从现状看,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明显增强但尚需引导,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相对弱化急需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着重应从提高责任自觉,创设比较自由的社会环境,升华道德境界,提供制度保证等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议题,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丰富了新的内涵,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精神坐标。目前,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还存在家庭培育的意识较为薄弱、高校培育工作的惯有模式较难突破、社会引领机制未能完全发挥作用等问题。对此,以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为起点,从家庭、高校、社会多方统筹协调,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成效。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感,不仅关乎当代大学生个人成才发展,更深刻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兴旺发达.基于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来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其时代表现是理性爱国的冲锋者、守法公民的示范者、道德楷模的引领者和社会公益的践行者.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探寻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要从加强思想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和丰富实践活动来强化.  相似文献   

7.
以苏区精神为视角,探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探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即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客体和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列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这是教育的当务之急。社会责任感就是在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不能仅仅是为自己的欲  相似文献   

9.
以人文精神为切入视角,从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情操三方面剖析毕淑敏都市小说创作中人的价值观念变化,从而解读毕淑敏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开拓人性文化中人文关怀新局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责任感的种类 ,指出了外在的责任是个体责任感形成的根源 ,并从心理学角度对责任感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