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对弘扬和培育国家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大学的两大重要要素,深入研究大学特质,大力培育校园文化,创新大学精神,并从深层次上思考和发掘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关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大学享有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承担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责。大学培育民族精神具体地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统一”;注重利用第二课堂,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精神的必要性及大学精神的内涵,强调了高校德育合力在大学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只有培育、繁荣和丰富大学精神,才能真正促进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等教育在整个世界教育体系中的领先地位是举世瞩目的。美国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但美国大学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尤其是19世纪美国大学化运动为美国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发展自己特色的同时,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尤其是像美国这样高等教育强国在发展中的相似阶段的经验,这必将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5.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文化面临着各种风险。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深层文化,也是大学文化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发达国家在大学文化安全体系构建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重视制度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相容性、注重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相容性、塑造独特性增强大学文化的生命力、坚持开放的理念等。未来我国大学应重视制度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互动,让大学精神传承民族精神,突出大学文化的特殊性,培育开放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的资金筹集与管理机制研究—以哈佛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和管理改革的推行,高校的收入日益走向多元。如何成功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和管理学校资产已经成为各国大学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哈佛大学在资金筹集、投资及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模式,不仅是美国大学的典型,对我国大学的资金筹集与管理工作也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国大学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的德国大学在"学术自由"理念和制度,讲座制和习明纳的教学方法以及图书馆和实验室作为重要研究手段等方面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许多研究美国这段历史的学者都认同的事实。但是美国大学对于德国的影响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结合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模式的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实行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培养出众多奥运会冠军,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其发展核心理念已不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美两国教育和体育管理体制迥然不同,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竞赛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转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大学竞技体育的育人价值,改革和完善大学校际竞赛管理制度,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不仅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应予秉持的一种职业操守,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产生并永续传承的实质性内涵和根本性要求;不仅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各个功能的内在主题,也是当下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更是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缺位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前提;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高等教育与法律的关系中,大学教育和学生的宪法权利保障是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教师和学生宪法权利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联邦法院通过对一些涉及宪法问题的教育案件的审理对全国高等教育政策产生了影响,维护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联邦宪法是适用于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法源,也是美国大学教师和学生权利保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悠久的中国古代大学精神与汉民族精神是统一的。它随着中国现代西化大学的兴起而走向消亡。这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危机所以发生的深层历史原因,因此要复兴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彻底变革中国现代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重构中国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一脉相承,继承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并由此审视中国大学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构关键在于实现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坚持民族文化的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在深入论述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对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流大学都具有令人尊重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各种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和彰显,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共同
遵循的一种价值追求、判断是非的标准和鉴别美丑的规则。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集中、稳定的表现形式和
载体就是大学精神。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但都
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同时要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贡献。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可以尝试从三个层面来重新界定和理解大学精神的意涵。大
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又要在“四个融入”中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这一精神是学校在半个多世纪
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练和传承下来的,经历了孕育期、发展期、形成期三个阶段,是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
值导向等元素的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晶,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如何相互融合,是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土壤基质,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文底蕴,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文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并推动学校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受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及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等方面分析,指出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以西南石油大学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为例,探讨了基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创新德育教育思路和方法,认为重视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发挥,是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论述了大学精神的时代特征,即强烈的民族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坚定的科学理性和勤勉的务实作风,指出大学精神具有导向、陶冶、激励和凝聚等德育功能,应始终注意发挥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高校德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为高校实现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学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底线,大学精神衰微、迷失、变味甚至"变态"、"虚脱"了。据此认为,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让大学精神"回归"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学精神的形成规律充分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越来越融入社会而并非独立于社会,再者我国后发外生型的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大学无法走精神"回归"之路。只有重新定位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才是拯救我国大学精神的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