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地方钱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我国的钱币史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的一部分,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的历史,不能不研究中国的货币史。因为货币能反映当时的文学、历史、金属冶炼、衡制、书体、书法和历代政治兴衰更替等。在漫长的岁月中,西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独具特色的货币文化。这  相似文献   

2.
历史货币的研究,实物是最重要的依据。解放后,在湘西地区先后发掘了历代古钱币16处,其中墓葬6处,窖藏10处,出土古钱币140522枚,重495.2公斤。文物工作者在多年的考古发掘中,从14万枚出土的古钱币中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奇特现象:三国以前东汉、西汉、秦的钱币有,南北朝以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钱币有,唯独从三国到南北朝这369年间,各朝铸造的钱币没有发现(仅有一枚,但显然不是在湘西流通)。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考古发掘没到位?还是另有更深刻的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的历史原因?在弄清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基础上,对湘西钱币史出现…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壮族地区首义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意义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无论是书籍、文件、碑刻、壁画、和钱币等等,每一件文物都记录了当年太平天国先烈们的伟大业绩。其中,太平天国钱币的铸造和发行,是太平天固农民政权发展巩固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太平天国钱币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笔者不自量力,拟在这方面作点尝试,言中与否,请尚同志们指正。一、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清政府的钱币概况钱币是贸易的媒介,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状况,而且间接地反映了政  相似文献   

4.
青海古代的原始货币——海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货币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海贝作为主要货币形式 ,其流通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3 80 0年—公元前后之间。“以贝当钱”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货币发展史的重要一环。本文就青海地区海贝的发现、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及海贝流入青海地区的渠道等方面 ,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汉是岭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相较于五岭以北的战火频发,岭南地区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南汉国虽然只有短短50余年,却发行了一整套的货币,包括铜钱、铅钱、银锭等。本文尝试结合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对南汉国发行的钱币进行梳理,管窥南汉国经济发展的盛况。  相似文献   

6.
南汉是岭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相较于五岭以北的战火频发,岭南地区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南汉国虽然只有短短50余年,却发行了一整套的货币,包括铜钱、铅钱、银锭等。本文尝试结合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对南汉国发行的钱币进行梳理,管窥南汉国经济发展的盛况。  相似文献   

7.
北宋钱币书法艺术是历代钱币书法艺术中的集大成者,其艺术特征总体而言无外乎三点:年号钱、对子钱、御书体。北宋钱币书法艺术在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从材料、意境等方面向世人展现了它的艺术美。总体而言,北宋钱币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女书钱币 老外奇缘江永县有位名气不大不小的姜老板,摆古玩摊柜的,聪明能干点子多,有人叫他留意,看能否收到与女书有关的古玩或钱币。聪明的姜老板想这还不容易,自己少年时“一模子、一风箱,破铜烂铁牙膏皮”就能倒腾出不少的玩艺来,铜钱样的女书钱币,不是小菜一碟吗?不几天,一枚“古式铜币”就摆上了货柜,外圆内方,背面有云雷花草和面额,正面为八个女书文字:“妇女翻身,天下太平”。2002年夏天,一位名叫史密斯的老外小姐来考察女书,她在街上转悠时,不经意看到了这枚似乎很有收藏价值的铜币,便向姜老板请教。姜老板说,这枚铜币是太平天国石…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前发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政治思想战线上的一件大事。这场全国性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十年后回眸,我们更加看到了它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性作用。正如邓小...  相似文献   

10.
沈宁 《民族学刊》2021,12(6):68-76, 123
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发生巨大变革,至二战以后的后殖民时期,思想和经济在全球所谓一体化下形成新的影响秩序。博物馆随之应运而生,在欧洲和北美显现繁荣发展之后波及全球。然而,在时代变化下,博物馆自身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定位不断发生着改变,已经历了从“圣殿”般的精英设置到人民性的过程,经历了由“物”向“非物”的转型。在原有社会职能尚未转身的前提下,作为向受众提供反思、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第三空间”,深入探讨博物馆的本质——博物馆可谓是一种记忆的固化形式,并通过“记忆”这一媒介和方法来构建民族想象共同体的一种社会存在形式。当下在全球疫情之下,在不断显现的社会危机及环境变化等诸多问题之下,“后博物馆”时代亟须基于历史和过去的更多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蒙古、维吾尔、藏、壮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均由该少数民族书写高手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  相似文献   

12.
钱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兴衰、国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的贫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发生过4次变动。第一期是进化论的时代,将“野蛮”和“西欧文明”理解为单线进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期是历史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取代进化论思想的时代。这一时期,伴随着殖民地的扩大,人类学家陆续对亚洲、非洲的“野蛮部族”进行了调查,认识到各个社会都有独自的历史和文化。第三期是在第二期大量积累的民族志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理论概括总结的时期。第四期在1960年以后,泰勒(E·B·Tylor,1832~  相似文献   

14.
一、从所谓西夏文“奇钱”谈起 去年,有朋友问我,是否看过《收藏》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一枚奇特的西夏文钱币》的文章,我说没有看过,不知道。经几周折找到此文,才知该文是发表在2003年第10期,已过5、6年了。深感自己不能与时俱进,有些落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该读的书籍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5.
女真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很早就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契丹建国以后,女真的一部分被迁到辽阳以南,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叫做“熟女真”;原住在粟末江之北,宁江州之东的,社会经济发展较慢,叫做“生女真”。十世纪以来,“生女真”完颜部的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绥可作酋长的时代,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到了石鲁作酋长时,“稍立条教为治部落”,私有财产已经产生,阶级分化  相似文献   

16.
由于藏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交换贸易不够发达,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发达的商品生产,以物易物就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交换需要.宋元时期藏区除在与中原交界的藏汉杂居地区商品交换中使用钱币外,藏区主要通行粮食、牛马牲畜、布匹、盐等实物货币和金、银等金属货币.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当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出现大规模交往交流时,二者必然需要“与共”,需要构建彼此的关联性。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选择和利用传说来塑造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符号。这些传说虽掺杂了许多与史实不符的主观成分,却真实反映了不同时代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与共”的愿望与需求,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真实。这类传说尽管因包含较多主观建构成分而受到主流文化的忽视、冷落或排斥,但其重要的文化整合功能与作用不容小觑,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历史上主体人群与边疆人群之间大规模交往交流之时如何“与共”,如何进行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竞方  何美美 《中国藏学》2023,(1):28-34+211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于修筑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伟大实践,传承于当今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两路”精神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信念引领,以“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为实践保障,以“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为坚实依托,成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新时代,要深刻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路”精神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时代内涵,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在新《合同法》颁布以后,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它的确立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从代位权的概念,特征以及代位权的行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有金一代,关于纸钞和金属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的法律法令,颇多建树且具有民族特色,在中国古代货币金融立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金朝货币金融律令的颁布、修订、施行及其得失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评介。着重对金朝在控制货币发行权,维护国家货币的信用,保障其在市场上的流通,以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等方面所采取的法律对策做了深入的剖析。尤其是对金朝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付和解决因纸钞超量发行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及金属铸币不敷流通而出现的“钱荒”的经验教训所进行的探索和总结,对于后世货币金融立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