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男女两性留存下来,当今性别歧视和刻板现象却依然存在,本文通过介绍性别角色、角色刻板等相关概念,以及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一些改进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大家对性别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性别角色的重视,做好不同性别学生的教育工作,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探究大学生无偏见动机对社会支配倾向及同性恋态度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量表、社会支配倾向量表中文版及无偏见动机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5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社会支配倾向、同性恋态度和无偏见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无偏见动机在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以及无偏见动机来减少对同性恋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吉林地区三所高校共58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检验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重点探讨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为性别角色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资料,而且丰富了国内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理论.研究表明:(1)在大学生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未分化类型占大多数,其次是双性化类型,最后是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2)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  相似文献   

4.
徐蕾 《公关世界》2023,(5):108-110
广告作为大众传媒,其中的性别角色构建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透过广告我们可以洞见性别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20世纪50年代起的日本广告,分析其中女性角色的变化。发现女性地位在就业、教育、家庭与婚姻观层面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同时受到现实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文化的限制,日本女性在社会中依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需要继续探究女性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性别平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把校园里的同性恋现象称作“校园里的粉红色”。按照他2001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即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算,北京高校中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将超过7万人,相当于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校的学生总和。这么庞大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状况怎样?  相似文献   

6.
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角色体验法的内涵,以及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党性修养的可行性,这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慧敏 《职业》2012,(27):105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同时囊括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当前社会主义高校构建和谐校园这一课题,进一步阐述如何运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理念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毕业季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堂大考,为确保毕业生的安全、平稳、文明离校,进一步展现学校育人的成果,有效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毕业教育,让学生从容自信地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是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龙 《职业时空》2008,4(11):67-67
通过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价值、态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干预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大学生是未来女性人才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女性发展的代表力量,其性别角色的发展及性别角色意识表现被看成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风向标。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成为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年级之间、来自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应该通过重视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引导其正确看待性别角色倾向,帮助其塑造自身性别角色形象等方式促进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与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大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工作旨在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心理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过硬的合格大学生。然而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思政课却越来越变得低效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学生日常化教育之中,就是使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高校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这对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全面化育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促使校园贷逐步走进校园,面向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大学生。校园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并且频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南昌市高校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针对调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大学生、校园贷平台和学校这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的主要精神产品——新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建构。作为校园传播绝对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对灾难新闻的接受具有关注度高、接受渠道多元化和理性传播等主要特点。高校应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和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的组织传播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灾难新闻。  相似文献   

14.
陈云芳 《现代交际》2012,(12):80+79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对各式车辆拥有率不断增加,然而校园道路建设与交通安全管理滞后,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深入阐述前馈控制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立足于防治结合,对指导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曦  孙家荣 《公关世界》2022,(4):144-145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以此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面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不足、教育方式单一且缺乏灵活性、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少缺乏感染力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有合理举措使红色文化真正能够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已经深刻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它既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本身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对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主客体角色、价值观形成以及教育内容等的巨大冲击,我们要不断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呈现"井喷式"发展,但随着一些不良借贷的出现,"校园贷"的负面新闻也不断曝光。因此,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校园贷的现状,查找校园贷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在校园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组织、引导、服务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学生会在完成工作任务、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应当时刻审视和反思自我,发现自身不足,以便及时纠正,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级政府、学校也相应出台不同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如何准确定位角色,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鑫 《现代交际》2014,(3):196-197
当前社会,由于高校思想教育人文关怀严重缺失,引发了许多校园恶性事件。重视并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推动高校素质改革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因此,针对高校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严重缺失的问题,深入探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性以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