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13,(4):37-37
没有物业服务管理的老旧社区,社区工作者都要面临一个难题——收卫生费(有些社区叫“垃圾处理费”)。按规定收费就是了,有什么难的?辽宁省葫芦岛市一社区居委会工作者告诉笔者:卫生费并不多;每户每月也就1元钱,有些社区多点也就2元,但收起来真费劲。该社区工作者说,居民有从众心理,看到有人不交钱,他们也跟着不交。老旧社区里的确有一些家庭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2.
王凯 《社区》2002,(11):42-43
一名从事社区建设的工作者,既是市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又是维护一方街道居民安居乐业的守卫者。让我们自己来说说社区建设的工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老百姓说居委会主任就是“啥都管”。从一家一户去收卫生费,到邻里失和去调解,从扶贫抗洪搞募捐,到为需要关爱的人送温暖,总有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儿。其实,这也就是一个社区建设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要体察民意,关注生活,就要面对一件件鸡毛蒜皮、纷乱繁杂的大小事情。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心比心,站在社区居民的立场上,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  相似文献   

3.
吕长山  朱立波 《社区》2009,(19):35-35
美丽整洁的社区环境需要不断养护,然而,卫生费收缴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社区的工作人员。如何破解卫生费收缴难题,提高卫生费收缴率,是实现小区卫生保洁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创建良好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品位的有力保证。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办事处下辖13个社区中有7个社区涉及到卫生费收缴工作。2008年,平均收缴率达到80%以上。如此之高的收缴率,滨河街道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是该街道坚持实施“五到位”工作机制的结果,别看简简单单的五项措施,哪一项都不能脱节,  相似文献   

4.
分门别类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剑萍 《社区》2004,(20):7-8
目前,关于社区专职工作者或者社区工作者提法,在不少场合被使用,但在认识和理解上多种多样不尽统一。由于社区工作涉及面广,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理解也就相应有了多种角度。如果从专职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专职工作者,这主要是指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有的地方还包括小区业主委员会专职人员;二是由党政部门工作者组成,包括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民警、社区劳动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美丽整洁的社区环境需要不断养护,然而,卫生费收缴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社区的工作人员。如何破解卫生费收缴难题,提高卫生费收缴率,是实现小区卫生保洁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创建良好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品位的有力保  相似文献   

6.
吴敏 《社区》2013,(27):30-30
最近一段时间,辽宁省大连市海军广场社区工作者不断接到联络员电话,说有些居民本来上班干得好好的,突然就辞去工作回家伺候老人了。为此,社区里专门召开了一个交流会,邀请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共同探讨分析,这种养老方式到底可行不可行。  相似文献   

7.
孟谦 《社区》2023,(13):1-1
有些社区工作者往往会为“工作不顺”而烦恼,自己辛苦付出,但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找出社区工作“效果不彰”的原因,是本刊和社区工作者们一直在做的事,原因很多,比如客观条件限制,治理资源不足,也有“能力”问题,工作中“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8.
佟强 《社区》2003,(10):24-24
我是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社区两个月来,感慨颇多。我原来在地方人大工作,因两地分居调动到北京后正好赶上机会,就加入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队伍中来了。社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岗位,我对居民而言也是陌生的新面孔。 首先是年龄上的差异。以前居委会成员大多数是老大妈,北京人称“小脚征缉队”,而我只有31岁,说实话,在平日老年人居多的社区里,我还真显得特年轻,我刚去时就有居民当面问我,“我们是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你们年轻人喜欢和老年人打交道吗?人老了,腿脚不灵便,反应也慢点,各方面和年轻人都有些差距”。当我坦诚地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居民马上开心地说:“那我们就放心了”。是呀,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况我们这些现代社会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再说人由年轻到年老,这也是自然规律。今天的大妈,不就是20年、30年后的我吗?  相似文献   

9.
一位社区工作者对我说:“社区里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续,要处理好上上下下各种关系,真是不容易。”今天,我们请几位读者聊一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中有普通的社区居民,有社区工作者,也有民政干部,看看他们的观点能否对您有启发?也请您把自己的建议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张新华 《社区》2013,(3):12
当前,社区工作者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通左右、协调四方等作用,是指导服务社区管理工作的纽带和核心,也是广大社区居民的"娘家人"。因此,社区工作者指导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地区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弱。抓社区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其指导服务能力,就等于抓住了社区工作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总揽社区全局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社区》2013,(4):12-12
当前,社区工作者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通左右、协调四方等作用,是指导服务社区管理工作的纽带和核心,也是广大社区居民的“娘家人”。因此,社区工作者指导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地区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弱。抓社区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其指导服务能力,就等于抓住了社区工作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总揽社区全局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4,(16):35-35
湖南读者来信问:社区工作繁忙辛苦,收入低,大多数城市也没有建立社区工作者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请问目前哪些地方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它有哪些规定?答:建立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健全和完善社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4年6月15日,沈阳市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沈阳市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暂行办法》。这项政策的出台,既解除了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也促进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和谐社区的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社区建设直接执行者与倡导者的社区工作者,提高其的职业认可度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社会、政府、居民和社区工作者自身四个层面分析了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可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这一职业尽快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就像央视春晚的备战一样,社区居委会对每年的春节如何过都有各自的打算。有些居委会在几个月前就早早开始准备了。一般来讲,春节是中国人要在家度过的节日,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离家最近,对社区的需求也最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荣 《社区》2005,(2):12-13
社区治安建设是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社区治安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据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统计,仅2005年1月3-9日,北京市城八区发生在社区的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警情就有190件,占刑事警情总数的32.5%。其中:入室警情122件,入室盗窃案118件,盗窃机动车警情32件,社区日均丢失汽车3辆。这说明,目前的社区治安防范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能力不强;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技防设施,社区就安全了,从而忽略了…  相似文献   

16.
我,不改行     
胡蓉 《社区》2004,(12):24-24
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一名初出茅庐的社区工作者,一名甘愿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这“半亩方塘”,誓不改行的社区工作者!当然,具备今天的认识也是有个过程的,还是让我从一年前说起吧!2002年7月,政府安排我到社区工作,刚到社区那阵,心里老嘀咕,居委会那可是“老婆子”干的活,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10,(10):52-52
随着社会的转型,社区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对于社区发展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社区,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问题摆在社区工作者的面前:老问题、新问题,简单的、复杂的……都需要社区工作者投入耐心与智慧、时间与精力。也许并非每件事情都有圆满的结局,但每位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的日子里,都是值得回忆的。  相似文献   

18.
胥子 《社区》2013,(16):42-42
人才的紧缺,导致作为成百上千居民背后为其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的社区工作者更加艰难。除了按要求规定的每周不少于多少时间下社区了解社情外,他们每天都要完成各类固定的社保、计生等工作。有了社区工作者,确实解了不少社区居民的燃眉之急,为此,社区工作者也和居民交上了朋友。  相似文献   

19.
曹丽隽 《社区》2010,(13):52-52
随着社会的转型,社区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对于社区发展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社区,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问题摆在社区工作者的面前:老问题、新问题,简单的、复杂的……都需要社区工作者投入耐心与智慧、时间与精力。也许并非每件事情都有圆满的结局,但每位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的日子里,都是值得回忆的。  相似文献   

20.
孟谦 《社区》2011,(9):1
没有比较,就感觉不到差异。时下,在服务社区的领域活跃着一股新鲜的力量——社会工作者,他们在社区中的作为,让人感到有颇多新意。在本期视点文章中,一位社区工作者讲述了对上海社会工作者从事的社区服务项目的一些所闻所见。她觉得"很受启发"。其实,我们每次和职业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就职于民间公益组织中的"草根社工"们接触,总是有些"振奋"的感觉。不久前,本刊参加了一次由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