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食物品种增多,幸福的城市宝宝们也许是吃“好”了,但所谓的“好”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健康。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城市中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趋好,但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率为10.6%,5.95%的儿童超重。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想之所以产生,就是为了接受怀疑。20世纪是一个多变的世纪,而20世纪90年代,是这个世纪的最后归结和新的千纪年诞生的先声。20世纪的社会风向标标明,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纪的下半叶是由“政治冷战”转向“泡沫经济”,并在世纪末进一步转向“知识经济”和“文明对话”。而左右着人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亦从单一的“冷战式的二元对立”,进而到多重文化政治经济因素的“交互整合”。不妨说,在政治意识形态中心之后,决定人类命运已然成为以经济和金融为主轴的“知识经济”的较量,并有可能在“文明冲突”之后走向不…  相似文献   

3.
真理与谬误的较量——评四十年代巴金同赖贻恩神父的论战●杨益群四十年代前期,我国抗日文化运动中出现过轰动一时的论争,这便是杰出的爱国作家巴金同英国神甫赖贻恩关于“生活标准与道德标准”的论争,其时间之久,程度之激烈,规模之大,堪称巴金生平中绝无仅有,也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在政策启动、内容制定、政策执行主体选配等方面均以解决留守儿童相关问题为指向,属于一种“问题回应”型政策。该政策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但是其所提供的“运动型”干预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性”需求、公共性服务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个体化需要、“能力型”培养和“公德性”教育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儿童化”“私德性”成长需求。从真正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发,以国家福利资源为保障,以家庭成员或类家庭成员为政策执行主体,以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修复的“家庭整合”型政策安排是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成的教育理论几乎涉及和深入到所有教育问题的每一个方面,这在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笔者试从现有材料出发,专门谈谈杜威的美育思想。一、美育是让儿童更好地生长和生活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与这一观点相符合,杜威认为,要想让儿童更好地生长和生活,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美育。杜威认为,儿童生长的正常与否,与学校对儿童天赋的本能及兴趣的尊重和满足有直接联系。按照社威的分法,儿童的兴趣有四种:一是社交方面的,二是制造方面的,三是探究或发现方面的,四是艺术方面的。对年幼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的成长壮大,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们已成为社会的脊梁,是今天和未来推动社会经济腾飞的生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众所周知,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企业家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在胆识、见识、学识、悟性、韧性、理性等诸多方面素质的高低。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繁荣发展与企业家队伍的兴衰直接相关,企业家是企业先进生产…  相似文献   

7.
王军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以后,阶级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改革开放以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领导的陈词滥调也是时常鼓噪,阶级斗争更是几度激化。总结20多年来阶级斗争发展的历程,可以比较清楚地勾画出内外敌对势力向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不断发难、屡次较量的“三步曲”发展过程:第一步,利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倡思想解放的时机进行思想观念渗透。  相似文献   

8.
吴铜虎 《晋阳学刊》2009,(6):104-108
我们常说“儿童是未来的希望”,那是把“儿童”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以主体的视角来看待客体。如果超越“主一客”关系,让他们置于共同的视界之中,让所谓的“主体”成为“在场者”,那么对“儿童”的认识会更接近于本真。鲁迅就是以“在场”的形式,来塑造儿童的形象、叙说儿童的命运,他们有些“毫无价值地死亡”,有些成了“毫无意义的看客”,有些成了“无意识的杀人者”。以“在场者”的视角来看,这些“儿童”身上无法存在“希望”。鲁迅在叙说儿童命运的同时,儿童也在言说着鲁迅的绝望。但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说出了“绝望”,却在“反抗着绝望”。  相似文献   

9.
个体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循环”主导着社会生活,构成了文化;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也就是价值体系的高度,文化建设的困难就在于人们难以突破现有价值体系的“超循环”过程的约束;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分别由两种价值体系所主导的“超循环”,两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较量;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归根到底就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渗透,并强化其价值体系的“超循环”;中国共产党人若要战胜西方国家“和平演变”阴谋,关键就在于能否自觉运用执政权力来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之形成稳定的“超循环”。  相似文献   

10.
鲁涛 《云梦学刊》2011,(1):78-78
郑奇编著《较量》一书,由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该书以查处“浙大院士研究组学术造假事件”为线索,采访相关人物,收集媒体报道,分析内在关系,力图还原这一“典型”事件的的真相,揭秘中国学术打假与学术造假力量的交锋,记录倡导科研诚信的学术共同体与制造学术不断的利益联合体之间的较量,目的是希望大家引以为鉴,重视科学诚信,求真务实,远离虚伪,  相似文献   

11.
(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心理学里,同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儿童心理发展的图景。在他看来,儿童最初是生活在一种“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的所谓“自我中心态_#”之中,即生活在一种目的性的世界里。儿童不能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山川草木、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全德  齐建英 《中州学刊》2006,2(1):117-1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将引发各种问题,给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后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关连性、结构性和长期性;从其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去对其加以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由政府出资,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其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使儿童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细致的照顾和关爱。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我国儿童福利社会化的一种尝试。本文在实地调研沈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沈阳寄养工作的基本状况、所取得的成绩、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沈阳家庭寄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注四川省“5.12”震灾后孤残儿童这个特别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及受保护的状况,并以其受教育权利深度保护为重点和核心。倡导运用当今国际社会儿童保护新理念、新视角、新方法,提升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水准;呼吁全社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使他们在“扶持性的环境中”充分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新理念是:尊重儿童权利,保护儿童福利;新视角是:基于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双重视角下实现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新方法是: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翔宇 《河北学刊》2023,(1):100-108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开启了对中国儿童文学“思想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辩证分析。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系统考察儿童文学批评,意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标准,在与现当代文学批评“一体化”的基石上确证其“主体性”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集“史”“论”“用”于一体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图景,创设优良的批评环境,促进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与一个地球两种制度密切联系的。 从苏联十月革命算起,一个地球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已经六十八年了。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了长期的较量和交往,我国收回香港之后,继续保留那里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一国两制”,正是我党总结世界上两种制度长期较量交往的一个明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会科学》2011,(1):115-117
互联网用户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使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从理念到方式已经和传统“红海”时代别无二致。“3Q大战”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较量。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华 《理论界》2007,(9):47-48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安全、心理、道德、生活等方面,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它对儿童自身命运、对新型农民的素质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涉及教育平等权、城乡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等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1938年的关于“与抗战无关”的论争,一直延续了几十年。这场论争实际上是一场发生在民族危亡时期的两种文艺观的碰撞与较量。在碰撞与较量中双方都带有非理性的情绪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天,科学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席卷全球,这场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而且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它为犯罪分子利用现代技术犯罪提供了可能,使当前犯罪活动日趋“智能化”“现代化”。今天的犯罪分子作案已不囿于过去戴着手套作案的陈旧窠臼,运用核子、激光、电子计算机作案已绝非鲜见。现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不仅仅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且也是一场技术与智能的较量。鉴定结论——这一站在新技术革命前沿的刑事诉讼证据,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