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以色列总理沙龙中风住院后,副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出任代总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舆论纷纷预测沙龙的政治生涯将被迫终止,所以奥尔默特在“后沙龙时代”的分量以及将扮演何种角色, 更受到各方关注。就此记者专访了奥尔默特的中国好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和新华社前驻以色列记者刘洪,了解了这位以色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的  相似文献   

2.
"大以色列"信仰,即建立包括整个巴勒斯坦、横跨约旦河两岸的以色列国家,是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的立党之本。以色列右翼总理虽具有相同的利库德集团出身和共同的"大以色列"信仰,但在务实程度上却存在巨大差异,贝京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求妥协的政治权术,沙米尔对意识形态的坚持,内塔尼亚胡在坚守信仰和务实作风问题上的难以权衡,沙龙的现实主义使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对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眼光聚焦巴以这块弹丸之地。以色列出兵占领巴勒斯坦多座城市,巴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虽然经过国际社会的不断努力,沙龙政府决定有条件地鸣锣收兵,但巴以和平进程却在血雨腥风中似有渐行渐远之虞。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沙龙政府开始着手实施单边"脱离接触计划"(简称"单边计划").一周后,即8月23日,以色列最终完成了陆续从加沙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定居点撤离的行动.至此,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期盼已久的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显露出一线曙光,人们的眼球瞬间又聚焦到一度被"冷落"的巴勒斯坦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巴以问题 ,从《奥斯陆协议》到布什的中东和平“路线图”等和平方案被一个又一个提出。每一个方案都曾给巴以问题带来和平解决的希望 ,但是它们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途停滞。在和平“路线图”受阻的情势下 ,以沙龙为首的色列政府又提出了“单边脱离计划”。人们不禁会问 :什么是单边脱离计划 ?其现状如何 ?沙龙为何这时会提出这个方案 ?它又有什么影响 ?现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以色列的单边脱离计划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约菲的《一个没有以色列的世界》一文引起《外交政策》读者和传媒的广泛关注。在本专辑中,来自美国、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思想家剖析以色列这个犹太人国家的引起争议的行为,并辩论以色列究竟是中东苦难的根源,还是方便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7.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目前,学术沙龙的举行多缺乏规章制度的客观保障,且主题多脱离社会或科研实际,学生亦因缺乏学术兴趣而没有参与热情。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制度建设、组织形式和培养方式等众多方面,对研究生学术沙龙进行全方位的建设。首先,制定学术沙龙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树立制度权威,予以人文关怀。其次,在沙龙中运用自主支持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初始任务就开始参与沙龙活动,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学术兴趣。再次,从举办地点、组织模式和媒介技术等多方面创新学术沙龙的组织形式。最后,探索学术沙龙与学术论文、课堂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导师培养等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提升学术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阿拉伯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20%,是国内第二大民族。作为一个公开宣称的民主国家,以色列赋予境内阿拉伯人以公民身份及基本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但作为一个犹太国家,以色列给予犹太人一些基于民族属性的独享特权,把阿拉伯人排除在外。建国60余年,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经历了很多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严厉和缓和之分,但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段并没有变,如认为阿拉伯人口对以色列是潜在威胁,并对阿拉伯社团实行分而治之等管控手段。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实际上体现了以色列国家的两个基本性质——民主性与犹太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相似文献   

9.
犹太定居点在冲突中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一年来的以巴冲突中,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不时遭到巴勒斯坦枪手的报复性袭击,使双方冲突的局面更加混乱。这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被占巴领土内建造的犹太定居点的关注。 据以色列的一个“现在就要和平”组织的调查发现,自2001年2月以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新增犹太定居点34处。人们不禁要问,在以巴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为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了呢?目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鲁思·弗雷姆森就此披露了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哪个城市的哪个街道、社区里,没有外来农民工呢?2006年8月21日,西安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雁塔区委下发文件,把在辖区生活工作的40万农民工统统改称为“新市民”。于是,在雁塔区演绎了许多关于“新市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沙龙育人活动是辅导员履行九大职责的有效载体,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重要体现。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挖掘出大学生参与辅导员沙龙育人活动的15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沙龙活动吸引性、功能性、社交性、激励性和辅导员权威性等五个维度的沙龙育人活动评价模型。在不同类别学生群体对沙龙活动偏好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辅导员要在沙龙活动吸引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优化设计,促进辅导员沙龙育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参与沙龙活动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没有一个夏天像今年这样让我担心,也没有一个夏天像今年这样让我感动……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除了看专业,我们还要看哪个学校的学费低,哪个城市的生活水平差,哪个城市的路短……”说这样一段话的,是今年永嘉县考取浙江大学的新生马芳芬。毕业于永嘉中学的马芳芬以全县文科第三名的好成绩被浙  相似文献   

13.
话说老人     
老人是什么?乍听起来似乎问得莫名其妙,竟无从作答。是啊,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哪个家庭没有老人!缺少老人的家是不够完美的。就像缺了页码的书籍,就像只有弓弦的月亮,就像乐队缺乏指挥,或者说像一篇文章里少了精言妙理和清词丽句。  相似文献   

14.
“爱江山更爱英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好儿郎浑身是胆,豪情四海威名扬:人生难得几个秋啊,不醉不能休……”一首《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歌手悠扬的歌声中,倾诉着人间那份真挚,那份孤独,那份潇洒,音乐旋律在空气中飘洒着,略带着一份凄美,我的心情也随着歌声飘到空灵的世界……这声音是从“左岸夜沙龙”飘出来的。“左岸夜沙龙”主题音乐咖啡餐厅,她与温州各特色咖啡餐厅一样,有咖啡、美酒,也有各种美食,她又与温州各具特色咖啡餐厅不一样,这里是优雅的,这里是阳光的,这里是健康的……当然,这里  相似文献   

15.
沙拉 《可乐》2011,(4):37-37
我是中国第一个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受到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接见。拉宾对我说:"你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我说:"我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有手。""啊,你非常了不起!"他马上对我说。之后,我在以色列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人帮助我。倔强的性格让我坚持下来。为了学习希伯来语,我专门  相似文献   

16.
王敏文 《社区》2013,(33):54-54
近来,我和妻子没少看“来了”题材的电视剧。那天晚上,当我们讨论起《婆婆来了》和《丈母娘来了》哪个更精彩时,妻子冒出了一句:“其实,哪个也没有《公公来了》精彩!”  相似文献   

17.
在“9·11”事件发生一周年的时候访问以色列,多少带有点冒险性。可我们代表团正是9月9日启程,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的。 北京至特拉维夫的航班,起飞时间是中午12点。虽然我们代表团与以色列驻华使馆进行过交涉,但以色列航空公司还是要我们提前5个小时去机场,接受他们的安全检查。 我们17个人的行李一一通过红外透视,接着又翻包检查,每一件带金属的用具、每一个小包小盒,都要看是否可以用作武器、装有炸弹。在确信没有武器炸弹以后,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小姐、先生还要查看每个人的护照、签证等证件,并进  相似文献   

18.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既助长了以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又更加激发了穆斯林世界的不满 ,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尽管在美国内对这一关系的舆论支持呈下降趋势 ,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改变 ,以色列企图“安全自助”的致命伤难以消除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美以军事援助关系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9.
犹太教与以色列人集体意识形态内在部分的国家价值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犹太教的影响下,以色列的国家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犹太教的“地、城、殿”思想构成了以色列国家价值观的核心。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为以色列国家价值观披上了一层民主、现代性的面纱,使其内容上具有了两重性——宗教性与世俗性,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色列价值观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20.
优生优育好     
王新会 《社区》2001,(12):42-42
暮色的大海,那翩翩的努力让注目者的胸膛热血沸腾哪个岛屿没有回忆哪份飘零没有故土海风吹遍了所有的欢乐心空下的澄澈是夕阳惟一的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