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方言和普通话里,声母和韵母配合成字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北京话O韵只限于和唇音声母p,p‘m,f相拼,和其它声母拼则都拼不出字。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在方言和普通话里的拼合情况也不同。如北京、福州都有[k]声母,也都有[i]、[y]两韵母,但北京话里[k]声母不能和i、y两韵相拼,而福州话的[k]可以和i、y两韵拼合,比如“旗”[ki]~(52)、“居”[ky]~(44)。音系相近的方言,它们的声韵配合关系也不都相同。了解声韵配合关系,对于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本文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开齐合撮,把方言和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进行比较。为节省符号,下文中的注音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外面不加方括号。  相似文献   

2.
中兴是四川中江县辑庆区的一个乡,位于成都东北八十多公里的地方。中兴话同中江城关话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一套浊声母字同古全浊声母相应。中江县西部及西南部沿龙泉山余脉及其附近一带的区乡,绝大多数都有这个语音特点。但从古全浊声母的角度看,不少字又已清化。本文拟从古全浊声母字在中兴话里的读音情况来考察古全浊声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将那坡话声母与中古音进行比较,得出中古声母在那坡话中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音韵发展的历史看,今读为h声母的字主要来源于中古声母的见晓组的洪音。本文分析了佛山(市区)话h声母的来源,认为佛山(市区)话中溪母、晓母和匣母的变化与广州话及广府片的其他粤方言点的语音发展相一致,符合历史音变的规律。透母、定母的演变却与四邑方言的变化一样,都是送气的塞音与浊音清化了的塞音丢失了塞音成分,成为了今读的擦音h。这一现象,反映了佛山话处在广府片与四邑片的过渡地带,同时受到广州话和四邑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十一)延安话1、声母延安话有二十五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列表如下:p布半p‘怕步m妹母f飞父v袜乌问t到睹t‘同地n南怒谊l兰流k各故k‘开跪(?)暗袄欧x花河o延云荣t(?)杰将t(?)‘秋匠(?)小血t(?)招主t(?)‘昌赵(?)声石(?)认软ts糟争ts‘词坐齿s散生(?)吟1)延安话声母m、n、(?)除阻时都有较显著的口音。m的实际音值接近mb,(?)的实  相似文献   

6.
对大约刊行于清光绪年间的南昌童蒙识字课本——《重订类字蒙求》中的直音材料进行了研究,归纳了直音所反映的声母系统特点。通过与现代南昌话声母系统特征进行比较,确定了直音所反映的就是清代末期南昌话的声母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龙潭寺客家话的t■、t■'、■声母,从中可以看出它们覆盖了古知、章、庄三组声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受老成都话的影响所致,并伴随成都话的发展而转变为t■、t■'、■。  相似文献   

8.
平南闽南话保留了不少汉语上古音的形式并且深受平南粤方言的影响,历史音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点:保存了上古音鼻冠音声母[mb-]和[-],保留了上古音清界音声母[h-],有许多上古[st-]复辅音声母分化的字例……受粤方言的影响,平南闽南话产生了[∫]声母,「ts]、[tsh]两声母消失;鼻化韵大为减少,只剩五个(厦门话12个),塞韵尾[-k]消失,只剩下[-p]、[-t][-?]三个塞韵尾;鼻尾韵增加,共19个(厦门话13个)其中、、、四韵很可能是借自粤方言。  相似文献   

9.
三、陕北话声韵调与古音的比较我们这里所说的古音,是借以《广韵》为代表的古音系统。与古音相比,陕北话声韵调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规律比较整齐。如古全浊声母全部消失,按古声调平仄的不同,分别变为同部位的不送气清声母和送气的清声母;古阳声韵深摄(收-m尾)、臻摄(收-n尾)字无一例外地并入曾摄(收-(?)尾)、梗摄(收-(?)尾)、通摄(收-(?)尾)。再如古平声按古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古全浊声母上声并入去声等等。从与古音的比较中,可以找到陕北话声韵调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全面考察中古四声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分四个部分:一、五华话的声韵调系统和考察声调演变所依据的统计分析原则;二、三部分,对中古约1200个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进行统计分析,展现考察的结果;四、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 绥德话1、声母绥德话有二十五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列表如下: p布半p‘怕皮m妹母f飞符v袜乌问t到睹t‘太同n南女l兰流k果官k‘开葵■暗袄x花河t■鸡将t■‘秋枪■小选t■直主t■‘床昌■声石■人软ts灾争ts‘此插s散生Z吟o延云绥德话中的清塞音发音较强,送气音都有显著的舌根磨擦成分。t、t‘在u韵前常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汉语海南方言“波”、“刀”声母的语音学性质,语言学界歧说甚夥,迄无定论。据笔者了解,海南岛的黎语、村话、临高话、回辉话以及苗族人所说的瑶语,均有类似海南方言“波”、“刀”声母的辅音,故下文所论亦适用于这些语言。解放后最早研究这两个声母的是高华年先生。他在《谈谈侾黎语的特点》(1951年)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河南长葛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两种读音及其演变,与普通话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而长葛话三组声母的归并情况和《中原音韵》时期的情况更相似;长葛话可能是处于《中原音韵》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状况,而又正向普通话逐渐靠拢。  相似文献   

15.
湖南古丈话中高元音i在中古帮系和见系声母后发生了擦化,而在端组和来母后没有。这个擦化元音在舌位上也有舌叶化的倾向。古丈话高元音在不同声母后的读法,反映了汉语中的高元音在不同声母后擦化的次序有不同的模式,这对于理解汉语方言中的相关现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龙潭寺客家话的t(s)、t(s')、(s)声母,从中可以看出它们覆盖了古知、章、庄三组声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受老成都话的影响所致,并伴随成都话的发展而转变为t(s)、t(s')、(s).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闽东方言的柘荣话为切入点,在前人关于文白读与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柘荣话文白读在声母、韵母、声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最后,总结柘荣话文白读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陕北话音韵     
(七)府谷话 1、声母府谷话有二十五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列表如下:p布半 p‘怕皮 m妹母 f飞父 V袜乌问 t到睹 t‘太同 n南女谊 l兰流k果官 k‘开葵η暗袄欧 x花河  相似文献   

19.
§0.1 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共辖七个县,其中玛曲是纯牧区,所使用的藏语比较一致,属牧区话;据八二年六月统计,全县近二万五千人,大多数为藏族牧民。夏河是半农半牧区,全县近十二万人,多数是藏族;所使用的藏语彼此有些差异。跟玛曲话比较,语音上的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复辅音声母上。今以夏河九甲同玛曲曼尔玛两点的藏语材料对复辅音声母作一比较,从小大体能反映出整个安多藏语内部牧区话和半农半牧区话复辅音声母(以  相似文献   

20.
福州话的文白异读,虽不及闽南话那样普遍、大量,然亦值得重视。据笔者初步调查统计,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汉语方言调查字表》所收单字三千六百多个中,福州话有文白异读的便有三百二十多个字,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弱。此类异读字,基本上是一个文读音对一个白读音,少数字也有二个以上白读音的。此一现象不仅福州话存在,属于福州话系统的闽东各地次方言土语也存在,只是语音形式不完全相同而已。福州话文白异读,对深入探寻福州话演变的历史层次,考察古闽语的分衍流变,乃至于上古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