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非洲土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自己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肚大的洞中。等人走后,狒狒就会欢蹦乱跳地跑过来,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干洞口很小,它的爪子无法从洞中抽出,人们就将其捕获。狒狒因为舍不得那点可口的食物,越是惊惧和急躁,就将食物攥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它受到一点物质利益的诱惑,致使自己钻入了圈套。  相似文献   

2.
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管理的精髓,确实就是这样一条最简单却往往被人遗忘的道理:你想要什么,就该奖励什么。考核和奖励,不但在年终,而且在平时,都是一个常盛不衰的话题。原因有两个:一是对于企业,如何考核员工业绩、奖励谁、惩罚谁,关系到如何向员工昭示企业的价值标准,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员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诱人的东西确实很多,而那些隐蔽的诱惑手段、多样的诱惑形式、阴险的诱惑用心更是令人难以想像。诱惑的重点公关对象无非是各级实权干部。面对种种诱惑,有的人接受,有的人拒绝——这便成了腐败与廉洁的分水岭。一旦我们的干部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可能落入圈套,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临的诱惑、陷阱、选择实在太多了。如果不给自己的人生设计蓝图,他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5.
问题92:荣辱之心,人皆有之。任何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和褒奖。如果应该得到奖励而没有给予奖励,就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得到了奖励后,就能最大限度地焕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你若作为领导者,该如何对下属的工作成绩进行有效的奖励呢?请作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产品扩散的过程出发,构建了同时考虑口碑效应和广告效应的产品扩散模型,研究企业推荐奖励和广告投入的动态定价问题。利用汉密尔顿函数和最大值原理得到最优解,并结合多个关键参数对最优解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最优推荐奖励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最优广告投入则是逐渐减少;对于高价值产品,企业应采取高价格高奖励的策略;企业的推荐奖励策略和广告投入策略会受到推荐奖励效率、广告效率、自发购买比率和传统口碑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的推荐奖励和广告策略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3月6日,双星集团成都物流平台,在成都东方幸运城举行了成立3周年的盛典。20名优秀经销商、20名优秀专卖店店长、双星成都平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5名优秀经销商获得了宝岛台湾游的奖励,15名优秀经销商获得了新马泰游的奖励。  相似文献   

8.
奖即奖赏,励即激励。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目的是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以有效完成工作目标。但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即奖励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挫伤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这是为何呢?奖励不公平。对公平的追求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和行为,下属在工作中是否感到公平直接影响其后续的工作态度,而公平感是在社会比较中获得的。人们总是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贡献和报酬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比较相当,就会感到公平,心情舒畅,努力工作;相反,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付出与…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3):11-11
齐齐哈尔组织年度综合考核,对约占三分之一的43个单位领导进行现金奖励。官员履行职责是否应该受奖,应该如何奖励?6月9日的《新闻1+1》给出这样的解析,对公务员,特别是表现突出的个人或者集体给予奖励,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假如官员的奖励都一定要兑现为人民币,并且装人官员的口袋,  相似文献   

10.
风中云 《领导文萃》2012,(12):102-103
美国一个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悟出了一条最简单、最明白然而也是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管理的精髓确实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就该奖励什么。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确的、明确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固守淡泊     
人生,从来就有许多的诱惑:功、名、利、禄、物、色……面对诱惑的陷阱、欲望的泥潭,小说家陈染说:“为了逃避黑暗,我们闭上眼睛。”但实际上,即便我们“闭上眼睛”,也并不能够“逃避黑暗”。在这愈发物化的生活中,惟有“独慎其身,固守淡泊”才可能拒绝诱惑,建立起自己坚实的理性王国。……  相似文献   

12.
今夜读书     
电视的诱惑几乎让人无法抗拒。电视给了人类至高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让人产生空前的思想懒惰。  相似文献   

13.
<正> 出于激励,各机关企事业总是要奖励一些干部职工。怎样奖励?什么样的人可受奖?管理者不妨学学美国管理学界提出的九大奖励准则: 一、奖励那些提出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人,而非就事论事议论一番的人。 二、奖励甘冒风险者,而非胆小怕事者。 三、奖励创新者,而非墨守成规者。 四、奖励处置果断,而非犹豫不决的人。 五、奖励工作有成果。而非忙忙碌碌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对领导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其具有很深的人治化烙印,这种靠非权力影响力进行治理的领导方式,对领导者诱惑很大,令其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那么,人治领导方式有哪些诱惑,又有什么戒除方法呢?一、人治领导方式的诱惑一是呼风唤雨的成就感。传统观念认为,官当得越大,手中的权力就越大,能办的事就越多,越能显示能力水平,越能体现人生价值,越能受人尊重。在一个地方或单位,无论大小,只要有实权,就能有实惠,特别是主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由于权力在手,地位特殊,往往被人们“捧”着。而领导干部一旦热衷于被“捧”,陶醉于受“捧”,思想的防线就会洞开,就容易被各种心术不正的人拉下水。特别是当吹捧与金钱、物质、美色结合起来时,造成的危害往往就更直接、更严重。因此,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别人的“捧”,怎样抵御“捧”的诱惑.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捧”的表现形态不外乎三种:  相似文献   

16.
奖励和惩戒是对职工进行教育的不同手段,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前者是对人的积极因素和行为给予肯定,激发人的力量,催人奋进,后者是对人的消极因素和行为进行否定,抑制其发展,促使其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奖励和惩戒是运用得当,对职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中用户之间的分享行为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分享奖励模式开展社会化营销,以挖掘新用户。本文构建“嵌套”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的最优分享奖励机制设计,并对比分析了分享奖励营销模式与传统大众广告营销模式。主要研究发现,企业的最优奖励策略包括单独奖励新用户、单独奖励分享者以及同时奖励分享者和新用户三种。不同策略的选择受到价格以及用户之间社交关系的影响。当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较弱时,由打折奖励引起用户购买概率增加的“折扣作用”强于由分享奖励金引起的“推荐作用”,企业适合采用单独奖励新用户策略;当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较强时,“推荐作用”强于“折扣作用”,企业适合采用单独奖励分享者策略。同时,企业选择大众广告营销模式或者分享奖励模式受到市场渗透率和用户之间社交关系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琳琳 《经营管理者》2014,(26):251-252
诱惑侦查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运用频繁,但是长期以来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直到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才为诱惑侦查的实施确立了原则性的规定。诱惑侦查具有天然的法律风险性,可能会导致肆意陷人于罪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对诱惑侦查的运用加以必要的法律规制。按照诱惑侦查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对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分为事前规制、事中规制和事后规制。  相似文献   

19.
名言     
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与道德界限的诱惑。  相似文献   

20.
我这一辈子     
一个人只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领导就会喜欢,就不会亏待他。我就涨过两次奖励工资,这两级是带到退休工资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