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工业区位理论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空间组织和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工业区位理论,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中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增长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建设西部制造业基地;加快工业技术进步,优化西部工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是在较短时间和落后的基础上推进的。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原因,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选择和发展方式,构造了地区特殊的“双层二元经济结构”,给工业化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困难。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必须实施“双层二元结构”转化,并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为此,应以地区基础工业发展为基础,大力发展城乡加工产业。通过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乡镇工业新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通过传统农业改造实现地区产业结构高极化和现代化等才能为工业化创造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企业具有非集群企业无可比拟的持续竞争力,在我国西部地区培育集群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地区内部新型产业的工业化,还能推进西部产业、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目前该地区虽具备产业链集群的雏形,但其技术落后、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和产业链不完整等特征十分明显。要促进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调整产业政策,推动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群的发展,并依托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产业基地,以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总体上进入到了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任务、条件和背景上都有特殊性,而且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面临着工业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制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必须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来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实证分析,说明这些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要调整所有制结构,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变资源导向型战略为市场导向型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动态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资金筹措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部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中央重视、中国加入WTO、西部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多种困惑,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困惑、工业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的困惑、所有制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的困惑、科技创新能力低与工业化发展的困惑、资源型工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是实现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和极端落后的基础上推进的,形成了西部经济独特的双层二元结构,给西部工业化推进造成了一系列障碍。西部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必须实现双层二元结构转换,以基础工业发展为基础,大力发展城乡加工业,通过广泛的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提高经济技术水平,为突破西部双层二元结构和西部工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一方面是发展城市工业化,更重要的方面是发展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以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行体制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造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形成了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工业化特征;在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要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二元工业化"走向"一元工业化",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关系,使西部经济经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工业对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发展的作用较弱、工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等问题,西部地区应当发展企业集群,优化农村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农村工业园区,打造农村工业发展的载体;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农村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并且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农村工业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地区需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结构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主动选择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2.
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地区之间生产力布局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经济惯性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照经济惯性系数矩阵将西部地区12个省及自治区分为四类:宁夏为第一类,甘肃和西藏为第二类,云南为第四类,其余地区为第三类;针对各类地区经济惯性特点提出适宜西部发展、优化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积极引导下,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速度有所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明显加快。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因素有:包括中央投资在内的资金供给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策因素。为促进西部产业进一步升级,国家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带动西部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凭借其资源、技术、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现状、效益现状、结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现状等方面来看,西部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西部各省区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29个省份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减排有明显作用。因此,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指标的分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方面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存在的区域经济差距.高校具有人才、科技聚集优势,根据西部高校的现况,指出西部高校必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改革的步伐,并提出了几点西部高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吉林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白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应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方面.本文首先分析白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工业化程度,指出白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白城市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转移、加强教育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