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你知道什么人朋友最少?答案是:借钱的人。一见到本刊记者,黄明说起前段时间的借款经历,感慨万千。黄明来自河南新乡,目前在南昌一家小公司上班。前段时间生活上出了点小事,需要三千元钱,结果到处借不到,这让他深刻地体会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上门讨债     
从前有个商人,借给别人半个钱,很久没有归还。他等不及了,便上门去讨债。路上经过一条大河,渡河要两个钱,他付了两个钱过了河。谁知,欠债的人出远门了,没有能够见到。他回家时,又花了两个钱渡河。这人为了半个钱的债,却花了四个钱,还有来回往返的疲劳辛苦。别人欠他的很少,他自己失去的却很多。人们知道后,都把他作为笑料。  相似文献   

3.
他爱跑:为向上级争取发展项目,能三天两次往于运城和太原之间。双休日常常放弃休息,拉上同事下乡入户。
  他“有”钱:经手过众多的扶贫项目,有的项目资金达几千万。却很抠门:在外出差,一碗十块钱不到的刀削面就能让他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4.
自从长大成人后,我生活的全部目标就具体化成两个大字:赚钱。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哪一件离得了钱,更不用说买房买车、生儿育女这样的人生大事了。渐渐地,奋斗到中年,该有的似乎都有了,坐在宽敞的三室两厅里,看着眼前的等离子大彩电,听着悦耳的立体音响,我却感到生活失去了曾有的滋味,整个人变得疲惫不堪。丈夫说他也总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但是真谈到要过一  相似文献   

5.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相似文献   

6.
丹崖 《当代老年》2006,(6):19-19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住着这样一位农夫,他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他用这笔钱廉价地买下了一片农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但是,尽管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由于他买地心切,以致于他对这块农场并不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7.
温暖的误会     
他是到城里寻梦来的,现在,梦碎了。他手头的工作,是给一家广告公司挂横幅,每月工资500元,这些钱只够维持生存。他需要钱,每次看到老板从客户手中接过钱,慢慢地放进抽屉时,他的心就会狂跳。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但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他需要钱给乡下的妻子,需要钱给双亲治病。  相似文献   

8.
张小明 《职业》2003,(11):50-51
你知道一般人才和顶尖人才的区别在哪里吗?金钱or专业知识?No,是他的“人脉”!也就是我们定义的人脉竞争力,即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史丹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得出惊人结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相似文献   

9.
据说明末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财政危机,崇祯的内帑里有的是钱,几千万两白银是少算的,几亿两也不算多,说成是金山银山都不夸张。崇祯这么焦头烂额地催征赋税,都是他自己小气舍不得花内帑里的钱,最后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还守着几千万两乃至上亿的白银不放,所以落得个上吊自杀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爸说了,小时候你总让着我,因为我是弟弟,现在我要保护你,因为你是女人。爸还说,有一天他不在了,我就是你娘家……"一忽然地,他开口跟我要钱了。最初的借口是身体不太好,要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我便给他寄了钱。不久,他又来了电话,说想买个电动三轮车。我犹豫了一下,他好像听出我的迟疑,说:"你给我出一半,我自己出一半,把家里羊卖了。"我的心就软下来。平常给他钱他总不肯要,说生活简单,开销也小,花不到什么钱。可是现在……我如数把钱汇过去,心里却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这样过了  相似文献   

11.
凤坛 《金色年华》2011,(7):58-58
有些男人身上仅有一块钱,都会拿出9毛9为心爱的女人买一支棒棒糖;有些男人,哪怕钱对于他仅仅是个数字概念,当他为女人花钱时,要么考虑这钱是否花得值当,要么算计这钱所能带来的结果,犹如歌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2.
薇薇:你好!我和老公刚结婚,婚后我们商量家里的财政问题。我是公司的小职员,赚的比较少,老公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家的财政支柱。我跟他说他工作比较忙,心思也粗,把钱交给我管比较好。他却说这样感觉很不自由,还说我们的经济也不算紧张,没有贷款,不必把钱攥在一个人手里紧巴巴地过日子,我赚的钱就当零花钱,怎么花他不管,他的钱则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和他的个人开销,剩余的钱攒起来,每半年向我汇报一次。  相似文献   

13.
回家     
厂长开会说,春节要赶一批活,春节不回家的,工资付三倍。 他打电话回家,娘接的,他说,娘,过年我就不回家了。话一出口,他的喉咙就有些哽,他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说,一天能赚三天的钱呢,多好的事呀。娘说,不行,得回来,大过年的,团团圆圆,你不回来哪行?他说,娘,一天赚三天的钱哪!  相似文献   

14.
年关了,许多人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孝敬父母的事——或打算接父母到城里过年,或准备回去看望父母;有的打算给父母钱,让他们自己买一些吃穿物品,有的刚提前上街为父母选购节日礼物……这原本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个多雨的夏季。同学们的心,也宛如天气一般,潮湿而火热。四年同窗,毕业分手,离别在即。夜晚的校园,便显出往日不曾有过的喧哗。操场上,绿树下,或男或女,三三两两,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有那么多的情要诉。来自坝上的小张北,一个人躲在教室里。他摆弄着四年来的一大摞的学习笔记。他舍不得丢下这些东西,哪怕行李再沉也要带走,将来教学时一定会用得着。这几天班里的同学都抽时间往商店跑,买日记本,买钢笔,你赠我,我送你。虽然一个日记本一块多钱,一支钢笔两块多钱,可小张北却买不起。平时学校发的生活费,他还要省一点寄回去。爸爸残疾,妈妈有病,日子难过啊!  相似文献   

16.
一、比女人还女人的男人 四月的傍晚下了一场雨,林熏百无聊赖地打开了许久不玩的微博. 看着大学的那群朋友,有的成了晒自拍狂魔,有的成了虔诚的猫奴,有的花钱买会员,只为设置一个小尾巴,以凸显自己的手机来自国外某高端品牌. 林熏看了一眼自己手里停产多年的诺基亚,正想感慨点儿什么,手一滑点进了豆瓣.周臣的名字,就是在这个时候再次出现在她眼前的.以往有关周臣的记忆瞬间席卷林熏的脑子,她翻了好几页他的广播,可以看出他仍然爱看韩剧,爱织毛衣,爱对着镜头展示自己性感的嘴唇.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7,(19)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发表了这样一份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是来自"关系"。在2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名叫胡雪岩的商人,由于擅于经营人脉,从一个倒夜壶的小人物,翻身成为富甲  相似文献   

18.
医生是什么?     
现在到医院看病,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医生会把患者的小病当成大病治、轻病夸大成重病;二是患者一定要多带钱,只要医生问你带了多少钱你说了实话,或者你在医生面前夸海口:花钱多无所谓,好药尽管用。有多少钱医生都会给你消化掉。有些医生是认钱不认人的,不会管你是穷还是富。“两会”期间,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委员说,生殖技术本身属于高科技,怀孕是件很难的事情,有的可能成,也有的可能不成。可病人到某些医院去治疗,一下子花几万元,不成的话钱就白花了。农村流传一句顺口溜:“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喻长林在谈到看病负…  相似文献   

19.
174次电话杜峤在一天之内给我打了174次电话。接到杜峤的电话我就清醒了,恍惚记起我们已经分手4个月,并且发誓老死不相往来。而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叫我还钱。他说,陆大花,你什么时候把钱还给我?我叫陆晴晴,陆大花是杜峤给我取的外号,他说我满身城乡结合部时髦女青年  相似文献   

20.
段奇清 《当代老年》2014,(10):15-15
有的谎花也会结出甜蜜的果实。 1950年12月19日的夜晚,傅斯年在伏案写作,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妻子俞大彩见状,说:“早点休息吧!”他搁下笔,说:“我正在为董作宾先生办的《大陆杂志》赶写文章呢!想等钱到手后,请你尽快买几尺粗布、一捆棉花,为我缝一条棉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