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表面微织构的刀具与无微织构刀具的切削性能不同,为了研究前刀面带有沟槽微织构的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通过三维绘图软件绘制织构刀具的二维简化图导入AdvantEdge 中,利用有限元软件AdvantEdge构建切削过程的二维仿真模型,在相同条件下,运用单一变量法对微织构和无微织构刀具进行二维切削仿真,通过对比发现织构刀具在应力、切屑形态方面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刀具表面微织构能够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硬质合金刀具开发过程中的切削性能评价,通过理论与实验分析,以硬质合金刀具对铸铁车削加工为例,进行切削性能分析和工艺试验,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多元回归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切削力、振动、表面质量的分析,优化刀具的切削参数,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可以为刀片切削参数选择提供依据,为合理评价刀具使用性能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切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方法,从切削机理来看,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在根本上“妨碍”着切削性能的提高.为此,有许多研究都在探索采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降低切削力、切削热的产生,提高切削性.  相似文献   

4.
铬基合金与钴基合金性能好,硬度高,难加工.通过采用LT55陶瓷刀片加工铬基合金,SG4陶瓷刀片加工钴基合金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比较理想的切削参数.并且通过采取加大刀片负前角,改善其所受应力状态;减小切屑厚度,降低切削冲击载荷等措施,提高刀具寿命,从而解决了陶瓷刀具在切削硬度高,冲击载荷较大的零件加工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达里厄( Darrieus)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叶片动转矩周期波动性大,动转矩系数曲线 震荡剧烈,造成对风轮旋转主轴的强烈冲击及风力机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对Darrieus垂直轴风力机传统直 叶片进行螺旋扭曲变异设计,以改善风力机叶片的动转矩输出性能。结合SolidWorks和MATLAB完成风力机模型的三 维参数化建模,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中完成模型的数值模拟仿真计算。通过螺旋扭曲角的单因素试验验证了变异 设计叶片输出的动转矩性能周期波动性降低,平均动转矩得到提高,并确定螺旋扭曲角的优化区间。文章构建了风力机 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体系,采取螺旋扭曲变异设计,改善了风力机叶片输出的动转矩性能,初步确定合理的螺旋扭曲角 分布范围为:70°~ ll0°。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7075航空铝合金在超声椭圆振动切削(Ultrasonic Elliptical Vibration Cutting, UEVC)下切削速度、背吃刀量、振幅和频率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课题组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削方式对航空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UEVC过程中,随着切削速度和切深的增加,切削力逐渐增加,切削温度逐渐升高;随着X方向的振幅和振动频率的增加,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逐渐降低;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最为明显。与常规切削(Conventional Cutting, CC)相比,UEVC能够明显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是一种改善航空铝合金切削性能的有效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螺旋槽干式气体端面密封性能,提出了一种由螺旋槽和圆弧槽组合的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并根据气体润滑理论建立了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数值分析模型,定义了r型槽的主要几何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获得了端面气膜压力分布,分析了转速、压力对端面开启力、泄漏量等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螺旋槽干式气体密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中圆弧槽有回流作用,与螺旋槽干式气体密封相比有较小的泄漏量;r型槽干式气体密封更适用于低压高速场合。  相似文献   

8.
工艺参数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节是改善加工工艺的最有效方法。针对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实例的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材料去除率、切削力和刀具寿命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统一的切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随后,使用切削数据对目标函数进行组合,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适用的求解方法以获得最优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参数优化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加工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超声振动车削(UVT)过程中刀具振动频率、振幅和切削速度3个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高强度铝合金超声振动车削和普通车削(CT)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研究了切削区域的Mises应力分布的变化;其次,对切削区域温度和微观切屑形态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UVT方法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机理;最后,分别研究了刀具振动频率、振幅和切削速度对UVT平均切削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振动车削的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刀具 工件接触比理论”一致;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刀具振动频率或振幅以及降低切削速度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切削力。文中的研究显示合理的选择超声振动车削工艺参数可以降低切削力,改善高强度铝合金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超声椭圆振动车削钛合金TC4过程中振幅、频率和刀尖圆角半径对切屑和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常规切削(CC)和椭圆振动切削(EVC)钛合金TC4过程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所用超声椭圆振动的运动特性进行推导,确定刀屑接触率;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将切屑和切削力相结合,建立切削力模型;最后分别研究不同频率、振幅对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稳定过程时的切屑形态、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椭圆振动切削过程刀具和切屑间存在周期性地分离,可以用刀屑接触率ts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振动幅值、振动频率以及刀尖圆角半径可以减小切屑厚度,降低切削力;EVC方式下可以选择合理的参数来降低切削力,并可以通过测量宏观切屑厚度来预测切削力,更好地指导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1.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强效果理论的代表,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些质疑,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上关于媒介和舆论的学说都面临着挑战。实验表明,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产业系统演进的基础,产业系统演进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条件,三者呈现螺旋协同演化趋势。从协同演化视角,在分析三者协同演进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取福建省软件业为例研究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发展的协同度,证实了三者之间的螺旋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加工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借助高温合金的材料本构模型、失效准则、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分离准则和摩擦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分别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为单一变量,探究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状态;切削力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文献对Miter管研究的不足,建立了复杂Miter管焊接装配面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切割加工时速度优化 公式。应用空间解析几何推导了几种常见类型的复杂Miter接头相贯线和实际切割角数学模型;分析切割过程中实际切 割角对相贯线轨迹成型的影响,并联系切割速度,提出了基于实际切割角的切割速度优化公式。切割速度优化公式能有 效避免管件切割时发生未切透、棱角熔化和坡口变形等现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推导的切割速度优化公式对Miter管 的数学建模和切割过程中速度控制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颤振是影响金属切削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车削细长轴工件时更容易发生切削颤振。文章基于横 向振动理论建立了细长轴车削过程的振动模型,并从力学及数值分析角度求解了切削力引起的工件振动响应;在Matlab 软件中通过仿真研究了切削用量和工件长径比的变化对工件振动响应的影响。设计了以背吃刀量、进给速度、主轴转速 及工件长径比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车削实验,分析4个因素对工件切削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长径比、背吃刀量、进 给速度和转速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实验结论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揭示了细长轴车削过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的理论,推导出了克林根贝格螺旋锥齿轮的齿面方程和啮合轨迹方程,通过对啮合轨迹方程的仿真研究,得出了影响克林根贝格螺旋锥齿轮啮合轨迹的主要参数为啮合过程中的转角θp和θ。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研究在高速金属切削过程中出现的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以ABAQUS/Explicit软件为平台,利用 有限元方法对AISI1045的高速切削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建立了分离线模型,利用拉格朗日网格划分方法对模型进 行了网格划分,实现了仿真功能,获得了在锯齿形切屑形成的过程中,应力、温度、切削力和总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数 据。在此基础上,以绝热剪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应力和温度图中,有明显的绝热 剪切带,说明了用绝热剪切理论分析高速切削塑性材料的可行性;锯齿形上升的总能量图说明了加工过程是一个有规律 的振动的过程;切削力的波动图说明了切削振动的频率过大。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时代,“沉默螺旋”理论明显地表现出局限性,网络传播出现一种新的态势,即“反沉默螺旋”现象。通过观察“反沉默螺旋”现象在现实中的诸多案例,得出了其出现一种模式和两种路径:即理性和非理性途径,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交互性、中坚分子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群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型知识共享是基于SECI模型的扩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业集群经过"隐性-显性-隐性"的知识螺旋,前后衔接,实现知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螺旋型知识共享表现出多维演进、螺旋上升、合作竞争、协同创新等特点.螺旋型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主要基于知识的非对称性、资本性、时效性等特性,而知识价值链的存在夯实了螺旋型知识共享的客观基础.基于知识经济的产业集群螺旋型知识共享需要强化知识吸纳、转化、创造、扩散、应用等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20.
PDC 钻头泥页岩地层钻进易发生泥包,严重影响机械钻速。钻进性能的变化归根结底源于切削齿与地层的 相互作用,但是目前建立的单齿切削模型考虑的因素不全面,并不适用于钻头发生泥包的情况。建立了PDC 钻头分 别发生切削齿泥包和钻头整体泥包时的单齿切削模型,模型全面考虑了围压、切削齿倒角面、切削齿后底面、岩屑破碎 带等因素,通过实例计算、利用前人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模型量化分析了泥包对破岩效 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切削齿泥包和钻头泥包均严重影响破岩效率,且后者影响程度更大;切削齿泥包中,围压和 “泥包团”长度对破岩效率影响显著,破岩效率均随两者的增大而减小;钻头泥包中,泥包面积对破岩效率影响显著, 破岩效率随泥包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