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国际石油价格以异常的速度飞涨,给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分析高油价形成的各种因素,探讨石油市场的流通、税收、市场化定价和的各个环节,积极制定我国的石油政策并建设完备的石油储备系统,以应对今后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对金融以及经济的打击,保证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大量的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20世纪末发生的全球商业革命产生了高度的产业集中,石油产业也形成了五大跨国石油公司,它们主导着国际石油市场。本文以科麦奇为例论述了在瀑布效应之下,独立石油公司不断向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最后文章指出石油产业及独立石油公司的集约化趋势对我国石油公司和政策制定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石油工程技术公司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招标成为这些公司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招标的程序、招标业主关注的内容及招标各阶段应做的工作既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管理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招标的措施,以便能更好地指导石油工程项目的招标,实现招标最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庞大,包含了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两大部分。美国石油储备的动用对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石油市场运行都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旨在研究美国石油储备的动用方式和动用效果并据此为我国石油储备资源的动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减轻和消除石油天然气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风险,保护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制定的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本文将HSE模式引入石油的后勤企业管理中,通过分析HSE管理模式,给出了HSE模式在石油后勤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加大和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利用石油期货的发现价格、回避价格风险等功能,发展石油期货的需求与日俱增。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发展成熟、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为我国发展石油期货提供有利条件,并且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有过成功的探索。但在发展石油期货的同时,也需要防范期货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培养一专多能,能够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级石油专业人才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只有大量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参与到国际石油的勘探、开发、市场化运作。本文通过对大众化教育形势下石油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石油专业高素质人才特征等的探究,阐述了培养高素质石油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预测我国石油消耗量到2050年将超过8亿吨,而我国资源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国内产量只能保证大概2亿吨左右。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受到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笔者通过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建议,而且更加有利于我国货币当局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的逐渐增大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通过传统的计划定价模式传递到国内.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石油期货等衍生工具来抵御石油供应及交易风险,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础形成我国自身的石油定价体系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石油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石油市场发展现状,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信息溢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改进的信息溢出模型,对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信息溢出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WTI石油期货市场、迪拜原油期货市场对亚洲燃料油市场存在稳定的信息溢出,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与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市场有双向的均值溢出,从主要国际石油市场至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还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正在增强,但尚不能替代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于现代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当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也影响着石油的需求,导致国际油价大起大落,中国的石油高度依赖进口,石油安全令人关注。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舞台上扮演着操盘手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石油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中原油田第一支石油工程队伍走出国门,承建巴基斯坦55号公路项目,到2010年,中原油田共有120支队伍活跃在13个国家的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市场,形成了中东、非洲、东南亚、南美、中亚五大区域市场。18年来中原油田相继承揽了500多个国际工程项目,累计合同额38.7亿美元,收入31.5亿美元,中原油田由初闯市场的"饥不择食"发展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石油工程总承包商和EPC承包商,海外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走向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中原油田要在更广范围、更高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石油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上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实现中石化建设一流跨国能源公司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石油产业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近期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给国内石油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曾遭遇台风袭击的华南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油荒"现象,石油价格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考虑需求因素的国际石油市场寡头厂商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琳琳  齐中英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60-162,173
本文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厂商的产量受需求因素影响以及厂商间产量决策互相影响的事实,在传统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中引入需求弹性和推测变差变量,建立了能够反映国际石油市场需求弹性变化和厂商间产量决策相互影响关系的产量博弈模型。最后,利用国际石油市场的实际数据,对传统的Stackelberg产量博弈模型与考虑需求弹性和推测变差的产量博弈模型进行了实例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由于考虑了需求的变化和竞争者的产量变化,欧佩克在改进的模型中比在传统的Stackelberg模型能生产更多的产量且获利更多,而非欧佩克则获得了较低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石油企业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了重组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石油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无论在统计观念上,还是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制度、统计科研上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的条条框框。重组改制后的石油统计工作还不是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态势,这就必须对石油统计工作进行改革,石油企业统计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对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石油企业统计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呈现出持续快速上升势头,给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也给中国长期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冲击。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等战略资源需求旺盛的形势下,油价持续高企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石油价格高企的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如何提高对跨国并购定价风险的认识,通过分析国际石油市场环境确定跨国并购目标,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石油企业跨国投资收益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从跨国并购定价风险出发,对其在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中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集团为开发海外石油工程服务市场而特别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负有统一管理、协调、组织集团公司上游石油工程队伍实施海外石油工程业务的职责。公司自2003年底成立以来,先后在沙特、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巴西、墨西哥、阿曼、加蓬、阿联酋、俄罗斯和阿根廷等24个国家设立了42个境外机构。在对外石油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油田技术服务、劳务合作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采办工作,作为EPC项目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和总承包商的成本利润。设备材料能否按时到货影响着工程建设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所购物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设质量;尤其重要的是,采购成本对控制建设总成本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对做好以后的项目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影响国民经济的范围广、程度深,并且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更新观念,全面与国际石油行业接轨,吸收运用国外成熟先进的油气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尝试,降低油气开采成本,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并作为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有大型企业大潜油田集团公司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刊曾就大港油田"生产层、生活层分离"、'够种经营改制"等进行过采访与报道。如今再访大港油田,是因为这个企业又有许多新的探索,新的经验。近年来,石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石油价格下降,国外石油大量涌入,使国内石油价格下挫,石油企业处境艰难。为走出困境;大港油田外拓市场,内抓管理,积极寻求生路。大港油田钻采技术开发公司便是油田改革体制、适应新形势的一个成功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