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1世纪是发展旅游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新开发的民俗生态旅游圣地,发展旅游是通道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侗乡富民强县之路。最近,本刊记者就发展民族旅游业的有关问题对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钱德喜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通道是侗族聚居区,具有丰厚的侗民族文化底蕴,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打好“民族牌”,提升侗民族文化品位?钱德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提炼、开发侗文化资源,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到通道侗乡来探奇、求新、观光、游玩?我们必须根据当代游客的需求,推陈出新,提…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4,(6):66-66
作为国家全科医生特岗计划4个试点省份之一,湖南近日在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县(市)中正式启动试点工作,最终确定试点地方有花垣、泸溪、凤凰、桑植等15个县(市),大多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对处于商品经济发展低层次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悲观失望、消极等待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尽早认识,抓住机遇,赶快行动,走上市场,迎接挑战,才能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如何根据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实际,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引导各族同胞走上市场?本文试就百色民族山区实际情况,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粤北民族旅游网络的兴建与第三产业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粤北民族旅游网络的兴建与第三产业的未来杨鹤书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南粤大地蓬勃发展,特别是海滨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了近年旅游的主流,但广东旅游业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如粤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则刚处于起步阶段,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尚待开...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产出率高、就业容量大、关联度强等特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往往又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为这些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容易成为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层次及快速摆脱贫困的捷径。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发展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产业政策,有利于获得国家和外部资金的注入。二是旅游市场不断扩张,为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  相似文献   

6.
吉首市,地处湖南西部,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市205012人,其中苗族81854人,土家族55247人,汉族56604人,其它少数民族1307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贫困山区小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当今经济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就具有特别的意义。西部开发之际,各地区已将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可开发潜力大,需要用大手笔做好旅游文章。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民族地区主要包括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张家界市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共辖24个县、市、区,630个乡镇。该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1999年该地区GDP为326.76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10%;人均GDP为3649元,为全省人均GDP的71%。湘西地处武陵山区,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等原因,湘西是我国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面对进入21世纪、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等机遇与挑战,如何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新时期,湘西民族地区应选择新的发展战略,其中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加快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要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思路──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民族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李希,李映洲,郑一筠,杨华甘肃地处祖国大西北,是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多民族省份。位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辖属七县(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绝大动力和深厚基础.西部民族地区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创新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该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十一五”时期,五峰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和省、市各级将进一步加大各方面的扶持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经济产业。20世纪中后期以来,旅游业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21世纪的经济巨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1999年,全国实现旅游收入4002.1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但是,旅游业在东西部地区的发展表现为东快西慢,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则更加滞后。从旅游外汇收入指标看,新疆、宁夏、西藏三个自治区总计仅为 1.1l亿美元,只占全国的0.88%;从入境旅游人数指标看,三个自…  相似文献   

13.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其民族文化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应作为景宁县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来开发,实现特色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开发,努力将景宁畲族自治县打造成为浙江省的民族旅游强县。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2个民族自治州、21个民族县、3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3%,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40%。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甘肃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甘肃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现象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对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现象,强调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艺术,又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甘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基本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239.97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主要聚住在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共21个民族县。民族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加快湘西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湘西旅游品牌和精品,对于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北景阳是个自然、文化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社区,由于清江水布垭电站的建设,景阳新镇的移民搬迁,即使景阳口传及非物质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又是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村、发展旅游业的绝好时机。选择好民族文化生态村建点模式;认清旅游业的发展将带给社区文化的影响;维护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为建立西部民族文化村,谋求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县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物、丰富深邃的民族文献古籍、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赋予了孟连旅游业以神奇的魅力。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中,孟连紧紧依托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旅游的灵魂支点,使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胜红 《民族论坛》2006,(10):21-21
湖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大做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从而达到“以一业带百业”的效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在“战略”上狠下功夫加强旅游规划工作,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般而言,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多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