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扬州方言中的“子”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方言中有大量的以“子”〔tsε〕充当后缀的合成词。与普通话相比较,扬州话的“子”充当名词的后缀,其应用范围较广,它还充当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的后缀,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扬州话的“子”缀也读轻声,但由于其韵母是一个半开的元音,读起来比普通话响亮,有时可以表达较为明显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江苏高邮话中有大量的以“子”[tsε]充当后缀的合成词。除了主要作名词的后缀外,“子”还能充当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缀。“子”的词汇、语法功能有构成新词、区别词义、改变词性等,同时“子”缀还有表细琐,表亲切、喜爱,表轻微,表概括、引申等辅助作用。普通话中“儿化”所起的特殊作用,高邮话里由“子”缀来替代。  相似文献   

3.
现行汉语方言名词后缀没有一个统一的书写原则,显得非常凌乱。根据汉语方言名词后缀书写的实际情况,提出汉语方言名词后缀书写为应以准确性、代表性、一致性和可行性为原则。同时,对现今汉语方言名词后缀的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贵州话中普遍存在的复数后缀“些”和贵定地区人称代词“我、你”的屈折变化,冀为汉语形态问题研究提供两个比较典型的例证。一。复数后缀“些”贵州话中普遍存在着两个“些”,都读[Gie~1](黔西北等地读[i~1],但一个是量词,用同普通话,如“这些、那些、一些”等,另一个则是后缀,用在名词、代词等词语后表示复数,如“娃儿些、草草些、想法些、你些”等等。本文讨论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武威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与普通话的差异 ,指出了内部小片方言、被称为“秃嘴子话”的清源话的语音特点 :声母无 ts、 tsヰ、 s,其属字皆归 t 、 t ヰ、 ;名词后缀“子”有舌尖颤音韵尾 r  相似文献   

6.
"首/场/头"是一类较特殊的名词后缀,主要见于湘语和赣语.湘语中,"首/场/头"可以附在部分动词和少数形容词后面构成表抽象意义的名词;带后缀"首/场/头"的名词是一类较特殊的名词;"首/场/头"也不是一般的名词后缀,不是单纯的词法平面上的构词成分,而是在形态上受句法层面的谓语动词"有/NFDB1(得)"支配的成分.广见于湘语的特殊后缀"首/场/头"及其所构成的特殊名词在赣语中也存在,这是湘语与赣语在构词上具有共同性的一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7.
嘉戎语梭磨话前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磨话的前缀丰富且有规律,它们给新词增加了附加的词汇意义,从而派生法成了梭磨话构词上的一大特点。构形中的前缀最多的有四个是成音节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或有一些词缀表示几种复合的语法意义,也有几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嘉戎语前缀的演变规律由繁至简,即东部方言→北部方言→西部方言。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宜章新田土话中有一些名词词缀,如一般名词后缀“子”“头”,表性别的名词后缀“公”“婆”“牯”“嬷”“每”“佬”,时问名词词缀“晡”“前”,方位名词后缀“背”等比较有特色。文章将描述这些词缀在新田土话中的使用情况,并与普通话和周边方言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这些词缀有其本身的特色,也因为语言接触的原因,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海丰福佬话里的“仔”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地闽南方言里都有一个表示细小义的名同后缀“仔”,其含义和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名词后缀“儿”和“子”。“仔”尾在闽南话里使用频率很高且有极其丰富的表义功能和区别词义词性的功能。本文着重探讨粤东闽语海丰福佬话“仔”尾的运用情况,从“仔”的读音,“仔”尾词的结构及其语义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沙院黎话是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沙院镇流通的闽语。沙院黎话共17个声母,48个韵母,8个声调。其主要语音特点是:古心、生、书等声母均读边擦音 、文白读影响调类分化等。其主要语法特点是“俭”作男性名词后缀。用“糞pun^44”表示被动,用“贝poi^44”表示处置等。  相似文献   

11.
"头"在蕉城区方言和普通话中都用来构词,但普通话里的"头"尾词并不发达,而蕉城区方言"头"尾词较为发达,"头"作为名词后缀的附加意义比普通话复杂.从蕉城区方言名词后缀"头"的语法功能和特点中,可以揭示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有[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3.
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方位后缀有20个、普通话里有而洛阳方言中没有的方位后缀有4个、洛阳方言与普通话都有的方位后缀有7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时间后缀有7个、洛阳话和普通话里都有的时间后缀有6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总体上讲,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方位和时间后缀的使用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差别大于共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e)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e)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 )].有[( e)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e)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5.
英语后缀 ic和 ical是两个能产型构词词素。本文探讨了这两个后缀本身所表示的意义 ,带有这两个后缀之一的词的词性 ,语义特征 ,语法功能 ,词重音以及在构成源名词和同源副词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俄语词由词素——词根、前缀、后缀和词尾等构成。在俄语词类的某些后缀中,是用H还是用HH,情况较为复杂,甚至在同一个词的后缀中,有时用H,有时又用HH。这种情况会给记忆和掌握俄语词汇造成困难。但是,从构词的角度来看,俄语某些词类后缀中的H和HH,除特殊情况外,都有着自身的规律性。现根据构词规律来判剐名词、形容词、形动词和副词后缀中H和HH的方法试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e)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e)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 )].有[( e)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e)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8.
俄语中的部分复合名词是通过合干法构成的。若由两个词干或由一个词干加一个词借助连接元音(o/e)构成,称之为纯合干法;如合干的同时又加后缀,则称为后缀合干法。所有词干皆具有词义,后缀也不无意义。合干法构成的复合名词的词义与构成它们的各部分之(词汇)意义密切相关,但若仅仅以这些(词汇)意义作为依据给这些复合名词译名,那便是在“冒险”,也是十分困难的。《大俄汉词典》(以下简称《大俄汉》)收的部分法学术语正是合干法构成的复合名词。我们发现,《大俄汉》中不少复合名词(法学术语)译名的不确或失误;其原因恰恰在…  相似文献   

19.
将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起来,考察了枣阳方言中后缀"娃儿"、"儿"的语义、语法、语用特征,重点比较二者作名词后缀时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的差异,以及方言中形容词、名词、量词的儿化形式及语义特征.认为"娃儿"是一种正在虚化且未完全虚化的语缀,其虚化历程与"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在对英语否定前缀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之后,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在线搜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里以-less或-free为否定词尾的形容词,观察其频率和分布情况,试图归纳这两种带否定后缀的形容词的语义生成机制以及该两个否定后缀共享同一词基所派生出的形容词的语义区别。结果发现,该两个后缀都只能与名词组合,且对其所依附的名词具有典型的语义选择限制。为验证“名词+less/free”生成规则的有效性和能产性,用Google在线搜索Internet语义受-less/free限制的名词组合的形容词,结果为合法有效,进而窥探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