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缜 《经营管理者》2009,(24):214-214
员工对企业满意是多样化因素的组合,全面薪酬战略就是从来至于货币部分的外部薪酬和来至于工作本身、个人价值现实、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内部薪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以实现员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丁华 《经营管理者》2013,(27):103-103
作为激励员工手段之一的薪酬激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管理者最容易运用的一种激励方式。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合理的分配薪酬,有利于保留和吸收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员工素质。笔者通过在供电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多年实践,对供电企业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励机制作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这种报酬分为直接报酬和间接报酬两种。直接报酬是单位以人民币方式直接支付给个人,间接报酬是单位以福利,保险,旅游,发放东西等手段间接支付给个人。直接支付工资是职工的生活保障,间接支付工资往往给职工带来心里上的安定和舒适,和愉悦。现代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进行薪酬支付原则,按照企业相关策略对酬薪进行管理,分配的动态管理过程。薪酬管理的目的,是让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者以奖励。给普通人以榜样。优质资源永远向优秀人才倾斜,好的薪酬机制要让强者更强,鼓励弱者跟上强者的步伐。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管理者得以在商海驰骋的重要支柱。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薪酬管理是企业成员普遍关注的内容,是企业员工最直接的工作目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中薪酬管理起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员工还是企业,关心薪酬的定制标准以及应该如何实现合理的薪酬标准这是值得探讨的事情,员工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能够得到充分的报酬,这决定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薪酬多少也从侧面体现了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绩效水平及部分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敏 《经营管理者》2009,(24):339-339
薪酬是企业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手段,因而对于薪酬改革效果的评介应该从企业和员工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衡量。企业期望投入的薪酬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业绩,同时希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并对企业外的优秀员工形成吸引力。因而David和Luis认为应该从:(1)激励效果(2)吸引人才的效果(3)留住人才的效果(4)薪酬的总体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衡量;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关心的则是薪酬水平是否合理、自己的所有付出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回报、薪酬如何支付以及何时支付。因而薪酬改革的效果应该从薪酬水平、薪酬公平、薪酬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薪酬,是指企业以法定货币和法定非货币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支付给为企业付出劳动的员工的一种劳动回报。薪酬管理对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A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发现该企业的薪酬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薪酬结构不合理,公司员工职位等级划分简单粗糙,薪酬竞争性差、对人才吸引力低,缺少绩效考核体系及有效的晋升机制等。对此,对公司的薪酬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其薪酬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引入薪点工资制。  相似文献   

7.
岗位评价是对员工进行薪酬分配的基础,同时也是薪酬设计的参照标准。通过对岗位评价进行职位评价,为薪酬设计提供了薪点数,使职位对企业的价值得以数量化。薪酬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方面越来越重要,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本文粗浅讨论一下工作岗位评价在薪酬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薪酬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现代企业的薪酬已被赋予了激励性、竞争性、导向性等新的内容,成为员工人力资本价值体现的具体形式之一。文章分析了目前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企业薪酬制度问题成因,提出了完善薪酬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只有兼顾了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才能实现稳定长期的发展,职工薪酬一定要充分体现职工价值和对职工的激励及保障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变化,指出当前企业薪酬核算中的存在问题,具体解析新准则下薪酬核算工作的实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支出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成本支出。企业利用激励机制能激发员工自身的潜能,再结合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办法,尽量保证员工获得公平的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文章从激励理论和薪酬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现阶段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严重脱节、工资结构不合理、薪酬形式较为单一以及薪酬管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等。最后,基于激励理论,给出提高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对员工的激励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薪酬作为一种财务激励手段,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员工积极性和效率的因素。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给予更为充分的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实现薪酬的激励效果最大化,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员工应得到他们本该得到的劳动报酬,我们称之为薪酬。企业中一部分员工工作的首要目的也许不完全是为了薪酬,但不给员工薪酬,他们终究会离开企业,这是企业薪酬的辩证法。薪酬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广大员工的激励上,作为一种支持流通的媒介,它几乎满足了大多数员工的很多需求。对员工而言,薪酬所起的作用有时会更夸张一些。实际一些的说法是,几乎每一位员工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离不开薪酬;理想一些的说法则是,很多员工的确通过薪酬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吴锦烨 《经营管理者》2013,(29):150-151
基于薪酬管理在员工激励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良好的薪酬管理应该与公司效益、员工激励、员工忠诚度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探讨了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设计,并针对我国企业目前薪酬管理的现状,结合联想集团的实例,对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企业效益急剧下降,这直接导致员工个人的薪酬所得继而降低,如何在困难时期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显得尤为重要。1.薪酬含义及构成。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薪酬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①基本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体,主要是根据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而确定并支付给职工的稳定性报酬,是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②奖金:是一种补充性的薪酬形式,是企业对职工超额劳动或者增收节支给与的一种报酬,旨在鼓励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或工作业绩,着眼于正常劳动之外的超额劳动。③津贴、补贴:主要是指为了补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战略对薪酬体系起到了导向作用,而薪酬体系对企业战略也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以支撑企业战略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能对员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从而实现建立薪酬体系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薪酬管理关系到企业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薪酬体系的设计也比较复杂。文章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的真实状况,对机械制造企业全员激励的薪酬设计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当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员工薪酬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继而从完善薪酬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角度探讨全员激励的企业薪酬设计强化方案,希望以此更好实现机械制造企业员工的收入公平,增强企业薪酬体系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薪酬机制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目前,薪酬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便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还没有得到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作出必要的解释,并分析了薪酬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洪彬 《经营管理者》2013,(20):120-120
薪酬公平性对于员工来说要保持不同的设置方式,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来设定薪酬目标,做到公平的原则。企业中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薪酬管理的支持,增强活动的竞争性,从而提高竞争力。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对员工有激励作用,能使员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本文通过建立薪酬分配系统的原则、方式、岗位价值和贡献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研究了如何建立与绩效管理相匹配的薪酬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综合员工地位竞争动机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对可变薪酬支付力度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创新行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可变薪酬支付力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呈倒U型关系;不同类型的地位竞争动机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别;可变薪酬支付力度、地位竞争动机和创新自我效能三方交互明显提高员工个体的创新表现。研究结果对于如何通过可变薪酬设计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罗莉 《管理科学文摘》2010,(23):272-272
工薪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它直接关系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其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和确认原则,系统地规范我国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使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趋同向前迈进一步。该准则是相关规范内容的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是首次在一个具体准则中系统的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