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城市犯罪防控社区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防控社区化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 ,以一定范围的城市基层社区为操作单元 ,动员社区各种力量 ,整合社区各种资源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预防和控制犯罪现象 ,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活动过程。它具有组织管理属地化、防控主体社会化、防控资源一体化、防控手段多元化、防控活动全程化等特征。它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化 ,也是对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借鉴。推进中国城市犯罪防控社区化工程要以基层法定社区为操作单元 ,要加快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要积极发展社区化的防控力量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象是一个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应,预防和制止犯罪活动,采用国家控制的手段是最为有效的。国家控制与社会控制、文化控制、治国思想、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合作之间有着深层的联系与深刻的影响,加强犯罪的国家控制必须紧紧抓住立法、司法、行政等环节,加强国家司法政策的建设和各种国家组织行为,从影响国家控制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侵财犯罪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流。分析其犯罪原因,主要是市场经誊的负效应、亚文化的影响、父母导向的错误、未成年人的易受诱惑性。而家庭防控则是防治未成年人侵财犯罪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贫富观;重视对子女的感情投资;教育未成年人正确看待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启发孩子用合法的手段获取物质需求;防微杜渐,及时惩罚。  相似文献   

4.
高智能犯罪主要是指对犯罪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或者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的体现出较高智能的犯罪活动。正因为高智能犯罪的行为人对犯罪过程控制程度较高以及犯罪手段智能化、现代化,使得这种犯罪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侦查难度高,因而犯罪防控更为复杂。高智能犯罪的防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严打集中行动,或是单纯依靠加大打击力度就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对高智能犯罪来说,“减罪”政策(犯罪预防和控制)比“严打”政策(打击犯罪)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重要社会现象,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高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理念,明晰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原则,追寻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途径,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有效机制,是我们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应有之义和实践之要。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题。犯罪防控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犯罪对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治本之策。从犯罪防控的内涵及其现代化的标识性特征,以及影响青海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入手,可以深入探讨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少年犯罪分析及防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宏均 《南方论刊》2007,(4):71-71,6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城乡不断交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着重分析一下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成因以及构建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防控体系迫在眉睫,不容滞后。  相似文献   

8.
从犯罪达成看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削减犯罪达成要素来实现防控犯罪的目的。犯罪达成诸要素中最为重要且可以被事先防、事中或事后控的主要有犯罪主体、客体、空间和时间“四大板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始发年龄提前的新特点,许多网络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主体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年龄规定显然不能防控此类犯罪,这使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呈现出极度不利的情况。因此,应从犯罪学、生理学和刑法学多角度出发,构建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重新界定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以及相关制度,包括刑法程序上的特殊设定和独立的少年司法组织体系等,以达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全面防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10,(1):59-60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研究中心是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司法厅的共同支持下设立的,主要为全省高等院校教师开展犯罪研究,并与司法实践部门共同合作开展犯罪防控与犯罪人的改造及在社会化方面的研究,为四川省法制建设提供服务的机构。中心原为西南科技大学犯罪防控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案例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可得出结论: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处于初级阶段,犯罪组织以松散型的犯罪形态为主,活动地域范围较小,组织成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和暴力特征.同时,有向更高阶段发展,由"黑"变"白"、由"白"变"红"的趋势.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充分认识防控工作重要性,严防黑社会性质组织插手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从源头上斩断其经济来源,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对高危人群的监管,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语境下,强调把控风险和保障安全,这与日益严重的新型危害行为密不可分。个人信息犯罪作为风险社会孕育下的新型危害行为,具有非接触式犯罪和牟利性犯罪的主要特征。虽然《刑法修正案(九)》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规定,但部分条款仍有待革新。文章依托风险社会理论对个人信息犯罪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革新策略,以期推动我国个人信息犯罪刑事防控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犯罪防控体系中,犯罪心理预防是犯罪防控的治本之策,犯罪心理预防的特殊功能与其他的防控手段相结合,是取得防控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成因进行卓有成效的防范教育,既是大学生犯罪防控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建设,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犯罪的特点规律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高科技犯罪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科技犯罪技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提出了控制和预防高科技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趋势和我国推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形势为分析背景,众多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轻刑化处理寄托了审判机关对犯罪预防效果的期待,愈演愈烈的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现象在形式上具有合理性.但从犯罪防控的犯罪学逻辑出发,公正性不足严重制约其应然功能变为现实,其对渎职侵权犯罪防控机制的耗损,远远大于其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环境犯罪论     
环境犯罪是违反环境保护法,严重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资源,使生态平衡、人身安全或公私财产受到威胁或实际损害,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环境犯罪形成发展的成因在于:当代人的逐利行为、环境法律的缺陷、环境行政执法机制的缺陷。入世后,环境犯罪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四川社科界》2010,(1):61-61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来中心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职务犯罪研究上的分歧 ,及我国行政改革的实践使公务员犯罪的概念的引入势在必行。公务员犯罪具有概念上的确定性 ,主体范围的明确性 ,典型性和代表性 ,有助于权力职能的明确等优点。在公务员犯罪认定上应实行主体限定性原则 ,行为相关性原则 ,行为违法性原则。在公务员犯罪的防控上 ,应实行多层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诈骗犯罪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网络犯罪中增速最快的犯罪类型.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犯罪总量不断增长,犯罪方式趋向专业化、集团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等方面对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当前在办理网络诈骗案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化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完善网络安全立法,确定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和受保护性等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魏月霞 《中州学刊》2002,(5):186-188
本文提出了当前河南农村犯罪几大特点并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 ,期望能对促进农村的大局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