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3年,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向国际社会表明,国际人道法的人本化理想远未达成。作为国际法领域法典化、人本化程度最高、最完备的国际人道法,对其人本化历程、基本理念、限度与挑战的纵深性考察,将为国际法的人本化研究提供范例,进而重构国际法的价值取向、制度规范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人本化既是应然国际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又越来越突出地体现于实在国际法之中。现代国际法一方面注重建立和完善国家间共处与合作的和平与发展秩序,另一方面又致力于确立和维护“以个人为本”和“以人类为本”的人本秩序。国际法的这种人本化现象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不仅促进一些经典的国际法部门与时俱进,还直接催生了一系列国际法的新分支。同时,它也冲击着国际法上权利与义务构建的基础———对等原则。诚然,没有国家间的条约和各国认可的国际习惯,不可能有国际法的人本化现象;没有国家间的合作,国际法的人本价值无论多么崇高,也不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刘华安 《天府新论》2004,3(2):21-22
政治文明中的价值维度是支撑制度文明和机构运行的深层次要素 ,制度创新首先应从价值理念的创新开始。不同文明之间价值资源的共享与相互借鉴 ,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本理念为核心价值 ,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 ,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后期,国际法领域出现了大量体现人本主义的规范,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这些人本主义的理念在劳特派特时期就曾得到了普遍发展,其新自然法思想及对于人权国际保护的关注为现代国际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架构模式,这实际上就已经开启了国际法人本化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的国际法渊源,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视角,其既是对传统国际法理论学说和当代国际法原则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同时深化了现代国际法治的精神内涵,促进了国际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相应法治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与全球治理体系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引领重塑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法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载体,通过国际法能够帮助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国际法律地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从而以法的形式切实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中的推广适用,为联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良好国际法治环境和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奠定制度基础、创设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本理念的大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炳灿 《兰州学刊》2010,(3):161-162
人本理念是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管理的核心理念。近年来,人本理念在大学中有了较为广泛、深入的影响和应用,但从许多方面依然表现出其缺失性,主要表现如:科层体系、制度主义、定量主义等。文章认为,和谐管理是人本理念在大学管理中的内在要求,并就如何开展和谐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前沿问题,对于国际法的遵守问题的研究直接启发了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理论,并为国际制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同时,对遵守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重塑国际法的基础理论,因此,西方学者对于国际法的遵守问题的关注,代表着新兴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交叉学科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虽然不是新命题,但它在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就其人本理念而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西方人本主义的变革和突破;就其价值本位而言,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益众 《理论界》2009,(3):1-1
王利民教授的<论人的私法地位--从一个制度的分析>一书.以法哲学方法和国际法的视野,通过对人的私法地位的研究,阐释私法的精神与理念,探求私法的价值与规律,是填补我国民法学和国际私法学研究空白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乃崛起大国之制度重器。从历史发展的维度上看,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大国在其崛起的进程中都曾借助于国际法;而且其崛起的质量和水平与对国际法的认知和利用息息相关。从逻辑推演的维度上看,国际法不仅有利于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掌控实际的资源与利益,而且有助于国家确立和强化其合法性,减轻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阻力,拓展其在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度。因而,对于崛起大国而言,认真对待与合理应用国际法,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明智选择,而且是保证其顺利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法研究方法,但它长期以来被排斤在国际法的主流学说之外.它以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以国际法历史发展为视角,以怀疑论的解释学对现代国际法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批判,同时对国际法的构建提出了积极的设想.文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分析了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对国际法的批判性表现和特点,从而对深刻认识和理解当代国际法的本质以及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新的国际秩序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和平、发展和合作。国际法对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以国际法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遵守国际法的典范,但是在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推动和谐世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普遍制度文明与主体实践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全球化进程必然伴随全球性普遍制度文明的发展与转换。制度文明及其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全球性制度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不合理走向合理,主体普遍交往中的冲突、相融、创新、转换是其发展方式。普遍制度文明对于各发展主体的具体制度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推进其发展,也可能导致其衰亡。普遍制度文明并不意味着全球制度的一元化。增强制度意识,推动国际“游戏” 规则的合理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必须选择。参与制订全球交往规则的根本前提是加快发展,加快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4.
法律人格者仅存于其权利义务中,国家在国际法之权利义务承担方面与私人之权利义务承担相比较并无二致,因此其法律人格也与私人人格并无不同。国家人格否认制度,即代表、支持或以国家名义行事之个人因滥用统治权力突破必要限度,对他国主权或国际共同利益造成损害进而构成国际犯罪,国际法责令该个人行为者连带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以实现国际公平与正义的制度。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实现方式,具有利益衡平性,并通过个案来实现。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模型从根本上证明了“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人本理念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树立的以人为本理念。公务员人本理念包括公务员的权力观、荣辱观、政绩观和学习观。公务员人本理念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公务员的人本理念要坚持公共利益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度建设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人本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立国  张凡迪 《理论界》2004,(4):217-218
一、企业人本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出现符合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来说,中国的企业改革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人本管理的过程,人本管理对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本管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两个阶段,现正在进入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最初的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其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以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劳力经济,其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上,《国际法史论》从具体国际法史实分析到理论学说述评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一幅国际法史的全景图;在微观上,它通过三条线索,尤其是通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史的交叉研究,以国际法律文件为中心和国际事件为中心,展示了国际法是如何在历史现实中运作并发展演变的.由此也可见国际法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生态文明,一种解读方式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另一种角度是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何种理解,都需要理论化、系统化。本文将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解为人类生态系统的演进历史,区分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历史发展阶段应该具有的本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的引导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得以发挥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以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我国公务员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对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考录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晋升制度、培训制度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宪政纠正了国内宪法体系因全球化而日益增长的缺陷,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合法化的契机。全球治理和全球宪政的依托和互动,催生了对国际法宪法化趋势和宪政理论的探讨。传统国际法缺乏与制宪权理论相称的法理,无法完全论证国际法在正当性意义上的合法性。现代国际法出现了共存、合作与宪政的国际法三者具有内容的递进性和时间的共时性的发展,宪政的国际法成为国际法三分结构的最新分支。当代国际法的宪政转向,在实践中表现为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人本化、法治化和民主化。与此同时,全球宪法化的过程是有条件的并存在路径依赖,国际法的宪政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