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李彬  沈莉 《社会》1994,(10)
D·洛克菲勒说:“他是我心爱的儿子,我非常喜欢他.”J·P摩根说:“它是对辛劳与美德的奖赏。”尤金·德布斯说:“很多人的钱被一个人拿在手里。”一般来讲,有钱人爱选第一种说法,可望有钱的人爱选第二种,贫穷的人则选第三种。  相似文献   

2.
老公顾长卫说:“她挺有味道的,可能这个词比漂亮更贴切些。”她自己则说:“我是双子座的人,性格有完全不同的两面性。有时候特别沉静,有时候又特别疯。”  相似文献   

3.
笑话     
糊涂官 法官:“你现在还想抵赖,那么多证人都说那天晚上看见你在地里偷瓜。” 嫌疑犯:“大人,冤枉啊!他们都是胡说。那天晚上根本没有月光,地里一片漆黑。那些人根本不可能看见我。”  相似文献   

4.
现在提起小龙女,恐怕很多人会说“都快审美疲劳了”,从去年6月起,就不断传出各种版本的“小龙女”人选,一次次“提名”又“否决”.从来就没消停过。周迅的辞演让“小龙女”人选又成了热门话题,投资方再次回到原来的起点,演员也面临重新洗牌。“小龙女”选角像一出悬疑剧,也许到“小龙女”真正浮出水面的一天,大家可能反而会有些失落。金庸老先生说,“杨过的笑是可以误终身的”,这一路被杨过“误”过的“小龙女”实在是多,还不算网站评选的那些MM.不过美女多了也不是坏事,最起码还可以养眼是WE?  相似文献   

5.
杨过低声吟道:“问世间,情是何物?”顿了一顿,道:“有的人一生一世只钟情于一人,但有的人,却难说得很了。唉,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一句话也真该问。”小龙女低头沉思,默默无言。  相似文献   

6.
尊严之我见     
刘静娴  任苗苗 《生存》2020,(7):0224-0224
生命之河在热情洋溢的奔流中,激起了无数浪花,每一朵浪花中都依稀可见尊严女神的微笑。 一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一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 “人的尊严靠法制。”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思想。”但是,我要说: “人的尊严靠自己。”  相似文献   

7.
孙丹 《东西南北》2014,(12):30-32
“很多人说第二季里多了很多人文情怀。”“没有人文。”“没有人文?”“真的没有人文,理解错了。我们不配谈人文,我们和割麦子的人、打工的人一模一样。我们凭什么说去对人家进行人文关怀?这样说太可耻了。我们是朋友,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笨拙精神     
有女友借我的影碟回去看,选了些诸如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等人的作品,估计将近有十张。第三天她就拎到办公室来还我。我问:“这么快怎么可能看完呢。”她说:“你的这些碟子都必须按快进键看,太闷了。”“你可以不看啊。”“不都是经典电影吗?看看,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规则的范围之内,无一例外。“人”字,按照以上规则界定,当属于象形字。现代书法家邓散木在《说文解字部首校释》中,对周代金文“人”字解释:象人侧立之形,侧立,故见其一臂一胫。可见,金文“人”字是人体形态演变而来的。后来,人们对楷书“人”字结构的解释又有新说,并赋予新的含义。一曰“支撑说”。说“人”字是两人的结合体,一撇为一人,一捺为一人。即“人”是相互支撑的。我们的祖先在造“人”这个字的时候,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期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团结、…  相似文献   

10.
各地媳妇     
北京媳妇:家无定规最潇洒北京媳妇最自由、最浅洒,可能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媳妇。在北京,10个媳妇会有6个告诉你早晨来不及曾被铺床,还有的索性说,叠被子根本不必要,叠被子不科学。被子盖了一夜,身体里的热气都渗了过去,本来就应该摊开晾晾,如果叠了,就会把热气和臭气捂在里边,被子潮湿气味也不好。如果你提出去北京媳妇家作客,很多人会现出一脸的惊慌,“宽限两天,等我把家收拾收拾,实在是惨不忍睹……”如果你调查北京媳妇多长时间擦一次桌相,多长时间收拾一次厨房,多长时间擦一次玻璃,她们往往会陷入遥远的回忆之中:“没…  相似文献   

11.
说“优死”     
关于“优生”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虽然现在距离 全社会普遍实现优生的理想还很远。然而,关于“优死”,人们谈得还很少。 人皆有死,然又忌言死。鲁迅在《立论》一文中说,某人生了个男孩,合家高兴极了。满月时抱来给客人们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家人很高兴,感谢了他们;另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得到了一顿痛打。鲁迅说,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却遭痛打。 生与死,是一对矛盾。有生必有死,有死方有生。哲学中有人生哲学,却没有“人死”哲学。政治…  相似文献   

12.
笑话     
一个小偷偷了一件外套.后被人扭送到法庭上。法官定睛一看,生气地说:“怎么又是你.三年前你不也是因为偷了一件外套站在这里吗?”小偷委屈地说:“你想想,先生,一件旧外套能穿几年?”  相似文献   

13.
相轻与相敬     
文人相轻历来是知识界一些人难治的痼疾。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径,自古而然。”这“相轻”还往往是表现在相争之中。诸如争论中或以权威自居,口大气粗,仗势压人;或字里行间,多有自我标榜之心,实为贬低他人之意,同实事求是相去甚远;或将争论的内客扔在一边,唯知讽刺挖苦,一副“骂死王朗”的嘴脸……以上种种,皆为文人相轻的表现。学术论争本未应该是而且可能是最看重“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的。说应该是,因为学术论争是辩说真理,理应摒除私人意气,不因感情上的好恶而党同俄异,西谚有所谓“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  相似文献   

14.
金姬 《东西南北》2014,(1):50-52
很多人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大家觉得这是政府在推卸责任、“算计”老百姓房子。为此,官方紧急出面表态:“以房养老”只是一种选择,与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田野 《东西南北》2012,(16):24-24
一位山村女教师上公开课,在黑板上写下了“飞机”两个字。学生问:“老师,人坐在飞机的哪个部位?”老9币说:“人坐在飞机的翅膀里。”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坐过飞机。不过,在教室的后面坐着一个经常坐飞机的人,他就是崔永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元帅聂荣臻》评介闻言当我把这本书送到一位革命前辈案头的时候,他那一向平和的脸突然显出了一阵激动。他连连说:“这本书我一定要读一读,一定读一读。”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颇为感慨他说:“我很钦佩聂帅的为人。”接着,他讲述了一段往事:那是在“文化...  相似文献   

17.
漫谈唐诗中的比喻和想象王凤芹古诗中的比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始于《诗经》,发扬光大于屈原辞赋及乐府古诗。历代论及它的人很多,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从训贴的角度讲,朱熹的这个解释无疑是对的,不过,他没有进一步指出:要使比喻贴切、精...  相似文献   

18.
夏爱华 《东西南北》2010,(12):66-66
在德国,我处处感受德国人的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德国朋友对我说:“德国的水源确实很多,那因为我每个人都省着用。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解约用水。”对此,我没有太往心里去。然而,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先前的“散漫”,对德国人的节水意识也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东西南北》2013,(6):5-5
“分娩是世界上最剧烈的痛楚。”尽管女人们一直这么说,但很多男性对妻子生产的痛苦一概不知。前段时间,荷兰一档电视节目的两个男性主持人就做了个有趣的体验,这两人在医生的帮助下体验了一把模拟分娩。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2012,(3):5-5
估计很多人去德国之前,都想象过一幅画面:大街上,锃亮的保时捷、宝马、奔驰,摩肩接踵,闪闪发光;小巷里,多彩的奥迪、甲壳虫、Polo巧笑倩兮,一骑绝尘。到了德国,你就会发现,这幅“香车美女图”只是沉浸在汽车梦中的中国人一厢情愿的想象。实情是,“汽车王国”比所谓的“自行车王国”中国更像是一个自行车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