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数千年的历史流变,给开封留下了丰富的自然遗产及深厚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经黄河水患,开封黄河文化资源的地面遗存少之又少,这也给黄河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前,虚拟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文化遗产”更是成为使文物、遗迹“活起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这对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播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开封果然是唐街宋市,民风纯朴。但开封人的思想并没有被那久远的历史所尘封,近两年来,古道热肠的开封人心中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果断地“开封”启动了“大社区、大服务、大市场、大流通”的社区服务业,为正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区服务业勇敢地探索出一条新路。   说到社区服务的开封模式,不能不提到开封百姓家庭生活服务中心,这个不起眼的小中心正在尝试着干一件大事业。从其所开展的活动来看,它好象是一个公关组织,它曾受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栏目委托,组织该栏目 10名编导和演职员工在东苑…  相似文献   

4.
话说殿帅府大尉高作本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在家排行老二,人称“高二”,自小不成家业,曾因帮闲一官宦子弟嫖赌使钱而吃了官司,被逐出京城。再说其时都城上下盛抒踢球(一种充填羽毛的皮球),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多以此为乐。这“高二”平B喜欢玩耍,尤其踢得一脚好球,为此得了一个雅号,叫“高球”。不走运时的高体曾如气球一样被人喝采踢去人柳大郎的赌坊踢到董将仕的药技,从苏学士官邱锡到王都大尉府,最后因为“球艺”超群而石破天惊得到“球迷”端王(即后来那位与儿至一起蒙受“靖康之耻”,被金人…  相似文献   

5.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1,(22):32-33
赵匡胤,史称宋太祖,河北涿州人,无学历,历任后周朝代少将军衔的禁军军官。上将军衔的殿前都点检。960年,他在河南开封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开封。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的是经典犹太传统文化中人性观的建构。文章首先从中世纪对“以上帝的形象”这一词语的阐释出发,回顾了圣经中“以上帝的形象”造人的历史,继而讨论了这些传统对理解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关系,特别是非犹太人的人性观所具有的意义。文章的后半部分考察了塑造犹太流散文化的跨文化适应和交流现象,对犹太人-非犹太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的建构。该部分集中讨论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混合的一个极端事例,即中世纪时期中国开封的犹太人社团。  相似文献   

7.
潘富恩、徐余庆师生第三度合作的结晶——《吕祖谦评传》(以下略作《评传》),作为匡亚明先生主编的大型学术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种,前不久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了。这是近年来国内有关宋代思想史研究,更确切地说是南宋“浙东学派”研究所获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一)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个造诣颇深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为别于乃伯祖“大东莱先生”吕本中,又有“小东莱”之号。溢曰:“成”,学者亦多尊之为“吕成公”。吕氏祖籍山西,后世屡迁,北宋时曾居安徽寿春、河南开封等地。靖康之乱,宋室南渡,曾祖吕好问亦携家南徙,至婺州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4):127-131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中国先后有八个省的省会进行了迁移,省会迁移对迁离城市所带来的城市地位定位等问题,是政府在进行省会迁移时必须考虑解决的。本文以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市,为补偿开封而将郑州专区由荥阳迁至开封市为案例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剖析,并对其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刊正在开展的“凡人致富”专题讨论,引起各界读者、作者的关注。有识之士们的真知灼见熙熙攘攘涌入编辑部,皆为议析一个“宫”字而来。有朋远方至,当为悦乎。说到这个“宫”字,谁人不想,何人不要,套用句广告语,那才叫真正的“挡不住的诱惑”。面对诱惑,想到国人非常崇信的“缘份”二字,梦寐以求的致富、求富,有人是有“缘”有“伊,“缘”之由来多种多样,比如有发“改革财”者,有专门捞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并轨、交叉时的差价,自然也有凭真本事而致富(至少小富)的实例。但是有“缘”而它所占“份”任大不同,这里就不细说…  相似文献   

10.
鲍鹏山新说《水浒》,认为“鲁智深打人”是最有“艺术性”、“创意性”和“观赏性”的,并因此总结《水浒》好汉有鲁智深式的“艺术型”;李逵式的“效率型”;武松式的“综合型”三种打架方式,由是厚此薄彼。其实不然,如“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醉打蒋门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经典打斗,其效果较“鲁智深打人”,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且难以类别。鲍教授的归纳和演绎,破绽不少,抬爱鲁智深而贬低梁山其他好汉,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探求》2000,(1):11-12
虽然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国有企业要退出一些产业和领域的方针,但有关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人们对国有企业要退出一部分产业和行业已没有太大的争议,但退到哪里?怎么退?退的前提、范围、标准和后果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尽量地探讨清楚。 一、“退”到哪里和怎么“退” 有人说“国企退出”就是退到私有制,就是只退不进。其实不然,是有退有进;“退”是为了“进,“退”是另一种“进”。况且“私有”并不是拯救“国有”唯一的法宝。每个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产权道路”上,退到“私有”、“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2.
帛书《道原》和《淮南子·原道》《文子·道原》是三篇反映道家道论思想的重要文献。首先,这三篇文献从本体论的角度对“道”做了深刻论述,肯定“道体”具有“无”与“一”的特性;不过它们的具体诠释又是有差别的,如“无”有“虚无”“,一”有“统一性“”唯一性”和“本原性”的涵义。其次,这三篇文献都从“道用”的层面来展示了本体之“道”,但其如何展示有差异和侧重,如对于“道用”之“无”的诠释即有“虚无”和“无欲”两种。归纳起来看,这三篇文献所反映的早期道家的道论思想在宏观上是大体一致的,但亦有一定的差别、变化和发展,其中从帛书《道原》到《淮南子·原道》的间距较大。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两代,"八景"作为一种地理和文化景观现象风靡全国,"汴京八景"更是作为宋代之后开封城市演变的重要结果而逐步形成。自明初开封在王朝体系中的地位确定后,对开封城市现实与精神的重建同时进行,"汴京八景"开始成为表达开封城市文化的标志,以周王府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知识精英分子,结合积淀了开封历史的"帝都叙述",通过八景的话语体系,建构了开封城市的整体形象;明末的战乱与水灾中断了开封城市发展与形象建构的进程,清代对"汴京八景"的重构工作相对薄弱,并形成了沿用至民国时期的唯一八景体系。通过史实的整理,可知影响"汴京八景"演变的最主要因素,是开封城市附近黄河的存在,历次战争及水利破败引发的黄河决口,导致了开封环境与周边地理景观的颠覆性改变,八景体系赖以存在的自然地理基础已经失去。鉴于这种残酷的现实,以城市空间生产理论、城市意象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可知"汴京八景"的构建,是作为精英的知识分子对城市空间的认同,这种空间是同时涵盖自然、人文的"景观";与普通民众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的视角不同,精英阶层的知识文人,以一种历史的责任感,通过对景观进行理想化的再生产,将自身对开封历史、当代和未来的记忆、想象与憧憬,化作"汴京八景"这些或现实或理想的景观。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 《阅江学刊》2012,4(2):149-F0003
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客观存在的。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驱动原因。  相似文献   

15.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简称“六有”)是我国老龄事业的工作目标。本文阐述了对企业离退休职工服务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六有”目标的认识,分析了“六有”目标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要求。着重分析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三个环节,提出了落实过程中的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的商业,比起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宋代的城市更是如此。如北宋都城开封“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药铺、居民。”这比起唐代城市中严格的坊制,显然要进步多了。在时间上,据《宋会要·食货67之1》载:“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比起唐代城市中对时间上的限制也松了。因此,到了南宋,其  相似文献   

17.
人分三流九等,总是有主有辅。所谓君呼臣诺,夫唱妇随,生发出一个“陪”字。“陪”者,陪伴、陪随、辅任之谓也。陪伴现象古今中外随处可见。中国到建社会有“陪房”、“陪乘”、“陪侍”。更早些还有强迫活人跟随死人一起进入阴曹地府的陪葬。另有:目的在于逼出犯人的口供,把本来不准备处死的人与被处决的人一起绑赴刑场的“陪绑”(或称“陪斩”)。近年考古工作者在秦皇陵90多座陪葬墓挖掘发现:陪葬者无一人是自愿陪劳的。“陪”看,被迫而为之谓也。“文化大革命”中“陪”字成风──“陪斗”、“陪抄”、“陪游街”等等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8.
齐夫 《东西南北》2011,(24):77-77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发现蒋介石的名号实在太多,常见的就有“委员长”、“总裁”、“委座”、“校长”等等,可见这个老蒋在其”职场“里的傲人经历。  相似文献   

19.
论美趣     
美趣,即具有美的属性的趣,或者说是“有趣的美”。美趣的概念比“美感”要小,但比“谐趣感”要大得多。美趣的发生源在于那些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引人发笑的幽默、笑话、滑稽表演等;凡是能够直接或比较直接地使欣赏者觉得“有趣”、“有趣味”、“有趣味性”的美的事物,都可能是美趣的发生源。美趣,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即称为“趣”。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与西方美学中“审美趣味”这个概念不完全重合。作为美学名词的“审美趣味”,仿佛是一个边缘有弹性的彩罩.它把“从美的对象接受和引起的情趣、兴味”、“对美的对…  相似文献   

20.
俗语说 :“舒服不如倒着 ,好吃不如饺子。”可见 ,饺子曾是一般人理想的食品。饺子古已有之 ,而且名称各代有别 ,这从古代小说的描写中可见一斑。在被认为是宋人话本的《简贴和尚》中写道 ,皇甫松“只见一个男子托个盘儿 ,口中叫 :‘卖鹌鹑儿’ ,官人把手打招 ,叫 :‘买儿。’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 ,放在桌上 ,将条篾篁穿那个儿 ,捏些盐 ,放在客人面前……”吴晓铃、范宁先生《话本选》注云 :“儿———饺子。这里指蒸饺。”这就是说 ,宋代的开封 ,称饺子为“儿”。晚明时的《金瓶梅词话》第 16回上 ,“李瓶儿亲自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