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7,(3)
我一度认为父亲与母亲的生活也将揭开崭新的一页。可等到我从中央团校毕业以后,父亲又把他的离婚的问题提到我的眼前。是的,不是提到母亲面前,而是提到我面前。从一解放起,差不多,总是父亲来找我,来诉苦,来出题目,来讲他的苦衷,讲他这一生有多少潜力被压制着,因为他的家  相似文献   

2.
赌徒的儿子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混混。  相似文献   

3.
夸口父亲     
父亲干了大半辈子长途汽车司机,自认为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逢人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老家的乡亲们都很崇拜他,有事纷纷来找他,他总是一拍胸脯夸下海口:这事好办,我想办法。一次,从乡下老家来了一对年轻人,说要到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来县城的途中,发现在村里开好的介绍信忘在了家中,返回去又太远,于是就找父亲帮忙。父亲二话没说,一拍胸脯:这事好办!母亲白了父亲一眼,知道他又在说大话。可不一会儿工夫,父亲不仅帮他们办妥了结婚登记手续,还免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生日     
叶炳昌 《社区》2005,(9):57-57
对于父亲的生日,我的脑中概念很淡。如今,我们兄妹6人早已先后为人父母,再过三五年,父亲恐怕就能抱上孙子,但他准确的生日是何时?他从未向我们透露过,我只是隐约从母亲的口中探知是农历四月初,与释迦牟尼的生日相近。所以,我们兄妹从来都是为母亲张罗生日,念叨父亲的生日却很少。1996年,父亲退休后,携母亲来广州小住。我便与三弟相商,为父亲过个生日。母亲节前的一天,我们在宾馆定了两桌席,既为父亲祝寿,又可庆贺母亲节,让为子女操劳了半辈子的父母开开心。那天,当有象征父亲生肖图案和美好祝愿的蛋糕上桌了,《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反复奏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一位同志向我咨询,他的母亲1998年去世。1999年他的父亲又和一位老太太结婚,在进行结婚登记时,老太太找关系,没有亲自去,委托他人帮助办理。去年8月他父亲去世了,老太太有没有权利分他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素时锦爱     
高龄父亲与岁月做着最后的抗争,无奈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老年性便秘深深折磨着他,他又折腾着母亲.母亲见面就跟我唠叨起来,说父亲白天也不到外面溜达,一躺在摇椅上,就呼呼大睡。半夜却将灯开得通亮,哼哼唧唧地磨人,真是前世欠了他的。  相似文献   

9.
刘莉 《可乐》2008,(4):58-58
他又打算去当一次假乞丐,身上没有钱去网吧玩了。找个什么理由呢?就说父母双亡?不行,太惨了。那母亲得了重病?不行,上次用过。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讨钱找父亲?好,就这个了。他带着伪造的母亲遗像和一张写满假话的白纸出门。太阳真毒。他跪在热闹的广场上,低着头。无数双鞋停在他面前。人们只看不给钱。假乞  相似文献   

10.
理政 《人生与伴侣》2008,(11):55-57
天下鞋王不服输。少年时代与众不同初显端倪张正辉出生在醴陵市一个贫寒的普通人家。他的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刚生下他的时候,看着这个又瘦又小的小不点,家里人还担心会带不活。没想到,他从小跟着会几手拳脚的父亲锻炼,身体比其他人都要好。7岁的时候,懂事的他就帮着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张正辉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神通     
仲利民 《可乐》2008,(12):34-34
家藏万贯,不如出个硬汉。父亲在外很有人缘,大家对他评价很高。在家,我和母亲却烦他,看不惯他一副舍己为人的做派。没考上大学,父亲又不能为我谋得体面的职业,我只好外出打工。临行前,父亲给我一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眼神     
小时候,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天才能看到他的身影和听到他叫着我们的小名回家。从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没有给过我们什么够高的要求和要读好书之类的教育,当然也没有一次对我们的打骂。对于常伴我们左右又要经常劳作一天的母亲,在我们做错事时,是会拿着竹竿就要开始她的处罚。而这时,我们就会用孩子特有的狡猾“跑”去母亲的当时威势,气得母亲只有留下“晚上别回家吃饭”的话。如果是父亲回来时,他会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小名,我们可是就老老实实地站在他的面前来。不是怕他会打骂我们,而是怕他看我们时的眼神。…  相似文献   

13.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14.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吃惊,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  相似文献   

15.
麦田 《社区》2003,(10):42-42
15岁那年冬天,母亲因为疲劳过度猝死在车床前。半个月后,一直被诅咒的父亲赶来了,跪在母亲的遗像前涕泪长流。 我随父亲回到阔别已久的小镇。父亲待我很好,殷勤地嘘寒问暖。这一切又怎能消除整整6年的仇恨?6年前,他为了圆满自己的“爱情”,遗弃  相似文献   

16.
正1951年1月,父母婚后不久,首尔再次遭到袭击,民众又开始南逃避难。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但母亲为了见父亲一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访。父亲通过通信兵,在前一天已经得知母亲要来的消息。他努力压抑兴奋的心情,以淡定的神情迎接母亲。  相似文献   

17.
1952年,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一名电影导演,母亲是一位歌剧演员。他两岁时,感情走到尽头的父母离了婚,他被留在母亲身边。在他7岁那年,母亲患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再度回到父亲身边。读到小学二年级时,他被父亲送到了香港东方京剧学校。那是一所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免费给学生吃住。  相似文献   

18.
正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维持这个家的必要了,他走了,让我和姐姐好自为之。14岁的我站在雨里,任凭雨水浇个透湿。姐跑出来拖我回去,我大喊:别管我,我是个见不得人的私生子,让我去死吧!声嘶力竭中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相似文献   

19.
肖芸 《老友》2008,(4):39-39
前不久,年近七十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要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母亲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尽心地替母亲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山西老年》2020,(2):34-34
春节值班,我无法回老家跟父母团聚。正月十五刚过,父亲来电话,说要来看我。记得去年春天,我曾邀父母来我定居的城市小住几日,可父亲总以农活忙,脱不了身为借口推脱。没想到,父母这回竟主动要来了。不过,等父亲买了火车票,我才知道,只有他来,母亲不来。问原因,母亲说,表姨家儿子结婚,她要帮着操办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