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失业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高估或低估失业率都可能导致政策失当,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现行失业统计指标存在诸多问题如失业人员界定狭隘、统计口径仅限于非农业人员、官方公布的数据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外延过窄、数据时效性差。应本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分项统计、时效性的原则完善中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即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应由单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改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2.
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加入WTO使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失业现象日趋突出。我国现行失业统计指标存在诸多问题:失业率指标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范围较为狭窄;失业人口统计口径仅限于城镇,没有包括农村失业人口;失业统计只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两个指标,指标太少,结构单一。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重建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健全新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和公众面临严重失业问题的今天,统计学如何运用~套统计指标科学地、有效地反映我国的失业情况,从而为制定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分析现有失业统计指标与我国失业现状的差距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试图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一、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指标的不足从实际来看,1997年末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仅3.1%,而1994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3%,欧盟各国平均失业率则为121%。就国际通行标准来判断,失业率在5-9%为失业较轻,2…  相似文献   

4.
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布的失业率一直在 3%以内,按目前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失业率等级标准属于充分就业的国家。然而我们在极低的失业率下感受到的却是失业的沉重和就业的压力。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失业统计概念、指标定义和调查方法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全面分析这些差异,改进我国的失业统计,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失业统计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一)统计定义和概念的比较 大多数西方国家使用的失业统计定义和概念基本上都是遵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即“在一定的年龄以…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93年开始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缄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数据,数据结果受到学界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究其原因在于所运用的失业统计指标的内涵不准确、外延过窄、指标单一和时效性差。文章在分析上述各种缺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参照国际标准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失业人员的定义,构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相配套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等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失业率,一个比较敏感的统计指标.在我国对失业概念、统计口径、调查方法等是如何定义、如何统计的呢?只与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标准存在多大差距?马崇明同志撰写的《论我国的失业统计及其改革》(P27)一文为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我国失业统计的标准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失业率是判断宏观市场经济运行状况三大指标之一,各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这项统计工作.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有关失业统计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失业统计的理论、制度、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失业统计概念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国际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怎样降低失业率水平于长弘近几年我国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5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1996年登记失业人数上升为552.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3%,另据统计,1996年共有城镇下岗职工891.6万人...  相似文献   

9.
失业统计方法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使用"待业"这一概念,直到1994年,才将"城镇待业"改为"城镇失业",正式启用了"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并公开发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自1996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建立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制度,按季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失业数据.目前我国的失业率统计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城镇登记失业事和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劳动保障部提供,调查失业率的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0.
失业统计改革的10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失业率是判断宏观市场经 济运行状况三大指标之一,各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这项统计工作。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有关失业统计的改革,国家统计局为此已作了近十年的探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失业统计的理论、制度、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们所经历的一些工作过程出发,对有关失业统计的十个问题试作一些评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采用什么样的失业定义?给失业下一个科学规范的定义是失业统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失业定义。一个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世芳 《统计研究》1998,15(3):33-35
目前我国失业和就业不足的现象已普通存在,并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公布的失业率数字一直在3%以内,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是低失业率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失业率与国际通行标准在统计概念、指标定义、调查方法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全面分析这些差异、改进我国的失业统计,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城市失业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状失业高峰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失业率在某一阶段持续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对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我国近几年公开失业率每年达8%以上,98年下岗未就业达450万人,到99年增加到600万人,99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2384万人,比98年增长22.18%,在当前经济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双重压力下,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使现阶段失业周期性出现。8%失业率统计的对象包括政府公布的登记失业人数,下岗人数与未登记失业人数的总和。近几年,我国包括下岗职工的总失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失业率指标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勇 《上海统计》2002,(1):31-32
失业与就业是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就业历来就是各国政府所期望达到的经济目标。通过对失业率的测算,可以摸清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开发情况,客观反映失业人员的情况,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重大意义。我国于1993年正式设立了失业统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统计指标却显得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地体现与测度社会中的失业现象。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人口普查中失业调查的城镇失业率对历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调整计算,得出作者认为的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城镇真实失业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度,对我国城镇失业水平的适度性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失业—经济协调度周期性特征明显,且与GDP增长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铁饭碗”为特征的旧的劳动用工制度逐步被打破,进人“九五”以来,劳动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失业问题已不容回避。因此,建立和完善能准确反映我国就业状况,同时又能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除了有关失业的统计指标口径不一致、含义不明确外,失业率指标与现实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我国近10年的失业率看,自1986年以来城镇失业率总在2.0%~2.8%之间。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供求规律性来看,失业率在3%以内属劳动力供给紧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公布失业率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出发,从我国的失业统计制度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两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单纯用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指标不能如实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应相应建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也谈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叶世芳《中国统计》1997年第8期发表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失业率指标之比较”(以下简称“比较”)一文,文章对我国失业率指标,特别是对我国失业率计算公式的叙述和分析与当前劳动统计工作有一些相悖之处,为使广大读者对我国失...  相似文献   

18.
陈智 《四川统计》2013,(9):48-48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糟糕” 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和国际收支状况是衡量和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四大指标。其中,我国失业率目前使用公布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由于该指标与现实脱节,不能客观地反映和描述就业失业状况,长期以来被学者专家和社会舆论批评指责,认为“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槽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统计制度对失业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煜 《统计与决策》2005,(19):39-40
我国现行的失业统计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部门于1978年建立的城镇失(待)业登记制度;另一种是以国家统计局为主,1996年以后逐步建立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失业登记制度属于申报制,在我国实践中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长的时间序列,有比较完整的计算方法和稳定的数据来源.目前登记失业率已经成为我国监测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调查制度是指由国家统计局建立的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制度,按规定分别在每年的5月、10月、12月进行三次"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其中5月和12月的调查只在城镇地区进行,而10月份的调查是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样本为载体,与全国性的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同时进行.该项调查采用分层抽样、PPS抽样和多段抽样等方法,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问一位市统计局局长:“谁是失业人员?”他十分干脆地回答:“没工作没收入就是失业人员。”这个回答使我感到:并不是所有统计人员对失业的统计定义和失业率的计算问题都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有必要做简要介绍。失业统计是一项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且国际可比性也很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