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尽管反思平衡在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哲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那些时期的主流理论仍然具有鲜明的实在论与基础主义特征.罗尔斯放弃了基础主义的论证方法,转而将反思平衡本身作为了正当性证明的基础,从而体现出了与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性差异.当代政治哲学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的另一个方法是思想试验.在这个方面,通过对带有强烈非现实色彩的思想试验的使用,诺齐克对相关学术论争的特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尽管反思平衡与思想试验两者之间可以存在互相支持的关系,但在罗尔斯式的反思平衡与诺齐克式的思想试验之间,却隐含着冲突.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政治哲学蕴含一种诠释学的解读空间,这种解读能将效果历史意识引入其建构主义立场,该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反思平衡的彻底程度。如果反思平衡足够彻底,就足以在效果历史构成的视域循环中公平对待各种传统正义观构成的前见。围绕这一基点,罗尔斯在其前后期思想中分别发展出两种反思平衡形态,但这两种形态分别陷入不同困境而暗中引入基础主义和实用主义作为奥援,从而一定程度削弱了其政治哲学本应蕴含的诠释学意蕴。一方面,这表明罗尔斯政治哲学的证成理据并非全然基于反思平衡,另一方面则表明罗尔斯政治哲学在证成问题上仍缺乏足够的历史哲学维度。  相似文献   

3.
"反思平衡"是一种道德原则或道德理论的证立方法,其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反思平衡包括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二者追求的目标分别是局部融贯和整体融贯。德沃金的"建构性解释"方法是反思平衡在法理学中的应用。建构性解释中的"符合"和"最佳"维度分别体现了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证方法上的创新是《正义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罗尔斯正义理论中论证方法上讨论较少。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运用了诉诸直觉、契约论和反思平衡的方法.各个方法之间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全面的论证体系。  相似文献   

5.
温茨通过借用罗尔斯的“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德性理论、财产权理论、人权理论、功利主义、罗尔斯的正义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论的理论得失进行分析,认为把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的正义论运用于环境正义问题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与缺陷,需要建构一种多元正义理论。他由此提出以人际关系为核心,以人际关系亲密度来判断责任义务关系的“同心圆”理论。温茨提出的环境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建构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各种批评的回应,罗尔斯的后期政治哲学对《正义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这种反思、修正和回应主要表现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正义原则、原初状态的证明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的正当性证明问题在英美政治哲学界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国内则相对缺乏总体研究.罗尔斯正当性证明的方法是和其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他同时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导致人们对这些方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所使用的方法是确定主义和基础主义 ,而这还留有经院哲学的痕迹 ,由此多被后世所诟病。而罗尔斯则采取了与笛卡尔全然不同的路向。本文在分析综合笛卡尔与罗尔斯不同理论旨趣的基础上 ,将笛卡尔的伦理学思想与罗尔斯的“反思的平衡”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政治构成主义的悬空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康德的构成主义与罗尔斯的政治构成主义 ,检视政治构成主义的构成过程与其前提、构成的理想环境、构成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指出罗尔斯构成主义之中的内在矛盾 ,诸如实践理性的假定性质、构成的前提与构成结果之间的循环论证 ,以及政治构成主义的悬空状态等理论问题。本文借此证明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并没有达到其根本任务 ,即为在理性的多元主义社会之上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提供正当性证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方法发生了转向,一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走向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当代美国齐名的道德哲学家罗尔斯与德沃金对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综合,以寻求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的有效融合。为此,他们在创建各自道德理论时分别提出了"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两种伦理学方法。尽管这两种方法在结构上有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立基于建构者对某些经验事实的态度。同时要进一步显明的是,"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这两种伦理学方法,从本源上看都必须通过对"符应真理观"的颠覆才能真正显现。  相似文献   

11.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一书的逻辑起点,它并非被设定为历史上的存在,而只是思维中的存在,即一种假设的存在状态。罗尔斯正是通过这种假设的状态使政治哲学重归契约论,实现了契约论在西方道德哲学史上的复兴,但这种预设的理论本身却存在着诸多困境,体现在正义的环境、无知之幕和选择对象的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政治建构主义是罗尔斯在后期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早期所不能解决的公共证成的难题。他的建构模式基本来源于康德,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学说的自主和获得客观性。和康德不同的是,罗尔斯选取的建筑基石是实践理性的原则,而非实践理性,另外,他的建构目标是一个自由站立的、扮演公共角色的政治正义观念;建构过程的完成标准是获得反思平衡。罗尔斯的政治建构模型可以解决异议和分歧,具有契约论特色,为多元社会中一种学说的自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两个正义原则"推论的主要依据是契约论证。在契约论证中,受到"无知之幕"与"终极性"等条件限制的订约者运用"反思的平衡"确定了保守这一风险原则,基于此,提出"两个正义原则"。契约论证是以一种思想实验的形式完成的,其结论的合理性支撑了论证的合理性。论证的合理性保障了思想实验本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通过两个前提的预设,把正义的理论限定在政治领域中,并进一步论述了政治的正义观的基本理念、特点以及制度框架。尽管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但企图调和个体和群体的尝试并不成功。同时,他的政治正义观的构建思想虽然有别于传统的道德构建思想,但社会规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圣贤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权利转让、公意预设、环境决定等价值困境及共同体、自由、平等理念的伦理性质,为罗尔斯道德契约论的超越提供了根源和可能。无知之幕的普遍性、人人公平的核心性、反思平衡的能动性彰显了道德契约论的价值合理性。这样,道德契约论在克服传统社会契约论"致命缺陷"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哲学的转向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自由理论在罗尔斯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道德人格的角度出发,罗尔斯区分了基本自由和非基本自由,强调了自由主义中消极自由的传统。通过区分基本自由和基本自由的价值,用平等的自由原则保证平等的基本自由,用差别原则保证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公平的价值,罗尔斯抵挡了左派关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是空洞的这一批判。在此基础上,罗尔斯从最高层次利益和道德人格的角度对基本自由的优先性提供了证明,为主张权利优先于善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提出两个正义原则,来自于人们一致同意的契约,作用于社会基本结构,为社会成员审视宪政民主制度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点,因此,罗尔斯继承并超越了古典社会契约理论,发展了其独具特色的契约正义思想。面对我国目前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以及公平正义问题凸显的现状,罗尔斯契约正义思想所蕴含的道德原则、契约精神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有利于从政治制度化、政治民主化和政治一体化三方面促进我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要通过社会契约法、理性反思法、排除法对正义的内涵、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制度只有符合平等自由的原则和差别原则从而达到自由和平等的恰当平衡时社会才是正义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代际平衡论"、制度与个人关系理论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初状态理念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占据关键地位。它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这些批评本身也凸显出罗尔斯的这种理念在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意义。原初状态理念不仅在当代政治哲学理论研究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且对于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是从对以往形形色色的社会学二元主义的反思批判开始的。他指出了各种二元主义的唯智主义偏见以及反思性缺乏的社会性原因:个体研究者不同的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所导致的观点分歧和偏见、研究者在学术场域以及权力场域所占据的位置以及整个学术场域和研究者群体的集体性科学无意识。据此,他主张展开对社会学实践本身的社会学检验,即将社会科学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这是其实践社会学理论的伟大贡献。但是,由于忽视了构成唯智主义偏见的人类认知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与认知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交织,因而布迪厄的反思是不够的,其实践理论在理论有限性上的自我警觉也因此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