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与印度是近邻,在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的对外开放中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印度是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国,滇印贸易的增长十分迅速,贸易的互补性非常强.在当今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联系进一步紧密的情况下,滇印贸易的前景十分广阔.云南省要重视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实现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近代云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也是近代云南最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滇港经贸关系在清末即已发生。滇港大锡贸易是近代滇港贸易的主要内容。滇港贸易对近代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滇越交通贸易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星 《学术探索》2002,5(4):94-97
本文对古代至抗战时期的滇越交通贸易进行了梳理 ,并就交通贸易发展对近代云南经济及古代越南文化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例如,从政治地理角度出发看问题,云南毗临缅甸、老挝、越南,与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经济上、民族关系上联系密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需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又如,从生态平衡角度看,云南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商品经济有很大的自然潜力。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再有,我省有着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但又受到交通不便和人才缺乏的劣势的影响,制约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5.
沈祖炜 《社会科学》2000,1(7):61-65
长江浩荡 ,自西而东 ,上游西部重镇重庆与下游东部大都会上海形成东西呼应之势。随着近代上海和重庆相继开埠 ,长江流域市场经济逐步发育 ,使距离的隔阂作用逐渐缩小 ,两大城市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本文剖析近代沪渝经济关系的特点 ,以便对当代沿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乃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提供借鉴。一、贸易联系的扩大由于重庆总汇长江上游的干流和各支流 ,川、滇、黔各地货物皆在此转口贩运 ,故自宋代以来 ,已成为西南地区的商货总汇。明清时期更是“商贾云集 ,百物萃聚 ,……或贩自剑南、川西、藏卫之地 ,或运自滇、黔、秦、楚、…  相似文献   

6.
云南商人与近代中印商贸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以来中国西南部门户的洞开 ,通过中国云南的对外通商口岸及一些民间商贸渠道 ,中国西南部与近代英属印度发生了较为密切的商贸交流关系。而承担这一商贸关系的主体正是云南的本土商人。本文对近代滇印商贸通道的交通状况、滇印间的商贸交流物资、从事滇印商贸的云南商人及其具体活动、在印度投资设号的云南商人的发展状况等一些鲜为学术界所关注 ,而对当前如何恢复发展中国西南部与印度间的传统商贸等现实问题颇有借鉴意义的一些相关历史状况作了一些较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代云南商号与中印陆海交通线的开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自古是西南丝路的交通枢纽和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随着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自南亚、东南亚的向东、向北扩张,这一区域又较早地出现了近代化的交通线和运输工具。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永昌祥、洪盛祥、茂恒、恒盛公和福春恒等为代表的云南商号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业务,除利用传统的滇缅印陆上马帮道外,还以驮马、汽车、火车、内河及海运等方式,开辟了从云南陆路(驮马或汽车)经缅甸,换火车到仰光,再以海运至加尔各答,转陆路达西里或西藏的陆、海联运新线路,局部地或初步地实现了西南丝路向近代化的转化。其辐射范围包括中国西南部、缅甸和印度东部和北部,是云南对外交通史和贸易史上最为光辉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这三国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云南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和睦团结,边疆社会稳定,大量境外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边民入境云南边境通婚,并且通婚人数逐年增多,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边民的通婚,给云南的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边境安宁等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唐时期川滇缅印之间的交往申旭一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联系。除了从中国北方丝绸之路和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印度以外,还存在着一条从中国西南经过缅甸到达印度的贸易古道,这其中,缅甸在沟通中印贸...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十年,中国内地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香港作为转口港的重现,以及香港的制造业扩展到华南地区等方面表现出来。了解香港与中国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及其未来走向对于形成香港经济前景的观点至关重要。香港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迅速。这一经济关系的显著发展从以下事实反映出来:1979年前,港中贸易不足170亿港元;到1988年,贸易额已增长至超过2880亿港元,增长近15倍。  相似文献   

11.
易嘉 《学术探索》2012,(4):83-87
明代的中缅贸易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缅北的陆路边贸和下缅甸地区的海路贸易。明代缅甸南、北方民族地方政权在外交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中缅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中缅贸易的发展,明代在中缅边境地区新兴起了数个商贸城镇。明代的中缅贸易还促使了两国间的人员和物品流动增多,促进了中缅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在历史上开启了一个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更加密切繁荣的时代。在云南省加快实施"桥头堡"战略的今天,曾经在明代繁荣的滇缅商道将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粤盐销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云南由于盐产地分布不均、移民人口增加及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原因,食盐产不敷销,于是借销邻盐,粤盐即其中一种。清代,粤盐在滇省的行销可谓贯穿始终,其运销方式、运销量及运销区域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期间,更是出现了近乎以货易货贸易形式的铜盐互易。粤盐销滇,尤其"铜盐互易"在滇、粤两省的贸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缓解了滇东南食盐不足以及广东余盐积压问题,加强了云南与两广的经济交往,促进了沿途地区城镇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贸易、旅游等经济活动在中、缅、老、泰四国边境地区日趋活跃,一个以“湄公河走廊”为纽带的金四角经济贸易合作区正在自发地悄悄产生。金四角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指从云南的景洪港至泰老两国交界处的会晒港和清孔港这一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地段。可将其称为“核心区”。核心区经济活动的辐射面即构成这一概念的外延部分,包括云南南部、缅甸东北部的掸邦、泰国北部的清莱府和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崔洪健 《兰州学刊》2010,(12):177-180
东盎格利亚地区是英格兰的一个传统行政区,中世纪时期这一地区的发展主要是区域内的;到了十六、十七世纪,随着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市场体系的形成,东盎格利亚地区通过毛纺织品和农产品贸易,逐渐与国内外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在国内外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东盎格利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英格兰从区域经济向整体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这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格兰经济社会转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粮食贸易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云南应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建立境外粮食基地;在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粮食贸易加工仓储区;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粮食企业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云南与这些国家的粮食洽谈会;争取国家支持,构建粮食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16.
越南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越南有较深的影响.在中越两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断,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文章基于历史研究方法,将中越经贸关系归纳为古代的朝贡贸易→近代的市场贸易→现代的全面经贸合作→未来区域经济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对发展中越经贸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共同市场"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两岸经济在贸易、投资、分工或在经济联系其他方面,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005年4月26日-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第3条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本文从贸易、投资角度对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提出了设想,并对共同市场建立后对两岸贸易与投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越南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双方现有的经济联系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双方的经济关系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发展云南与越南经济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云南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云南的对外贸易吴兴南云南对外贸易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云南就同中南半岛及南亚地区发生了贸易联系。随着中原内地王朝对西南边疆开发治理的深化,云南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地域范围也进一步拓展。先秦荆楚、巴蜀经由南中...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的云南对外贸易吴兴南清代云南对外贸易以越南、老挝、缅甸等邻国为主要对象。这一时期,云南边疆社会趋于稳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物质财富日渐丰富,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缅、老、越等邻国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总体水平而言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