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
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伟莲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04-106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一对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它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它们是可以变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共性、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以及文化的互相渗透性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信息转换通道相通、双语可以互译。同时由于语义系统结构的相对性,文化障碍和语言的审美功能导致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然而,语言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不可译向可译性转化的趋向性。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深化,以及文化相互渗透的加深,不可译总是处于向可译的动态转化中。 相似文献
4.
从解构主义对文本终极意义否定的角度,针对文本是否存在"终极意义",借鉴当代文化理论中的解构主义和解释学的一些理论,结合翻译研究中有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研究结果,探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活动中同时存在的一对矛盾体,是语言之间共性和个性的体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使得同一原作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译本,从而给文学翻译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看待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译者的再创造看诗歌由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峻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4):124-127
诗歌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音乐性,书写形式、风格等厅面的不可译性。在泽者的主观劳动下,诗歌的不可译转化为可译,译者的再创造就是这种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理解、契合和重铸是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从洪堡特的语言观看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可译性与否受到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以及翻译方法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仅从语言的层面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分析洪堡特语言观的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关系问题。分析洪堡特的观点使我们对语言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可译性(或不可译性)这一翻译观的理解。于是在把对语言的认识与对翻译观(可译或不可译的观点)的理解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例证,本文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是不可译性,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事实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两者。 相似文献
7.
何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翻译界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在基于语言是可译的这个前提之下,借助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在理论上作了一个较为充分的论述与总结,从而揭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秦建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源语中表达文化异质的词语在译入语中就成为“词汇空缺”。其可译性的基础是各地域文化共同的文化共核、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普遍性、译者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开放心理、翻译的性质。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相对的,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后者转化。词汇空缺有异化和归化两种译法.其用途不一。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再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本文通过设计理论图形来阐述可译性、不可译性、可译度等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探索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所以存在的理论依据——同构及其相对性原理,并揭示该原理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体现,从而证明可译度的提高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钟明国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8-121
语言不可译性以语言独特性为前提,蕴含着对语言与语言共同体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特质等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认同。对可译性的主张是以否定上述对应关系为前提,实际上是对不可译性的存在前提的忽略与回避。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之间表面的对立所遮蔽的是二者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钟明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2):118-121
语言不可译性以语言独特性为前提,蕴含着对语言与语言共同体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特质等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认同。对可译性的主张是以否定上述对应关系为前提,实际上是对不可译性的存在前提的忽略与回避。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之间表面的对立所遮蔽的是二者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英语笑话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英语笑话译成汉语的不可译性问题进行了经验式分析。文章依据泽巴尔宾斯柯亚对笑话的分类原则选取了九个笑话,运用卡特福特的语言和文化不可译性理论、柯平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图里的目标语中心论进行深入探讨。结论是三种理论单独运用时都存在局限性,综合使用三种理论分析不可译性显得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3.
倪艳笑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85-188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原著艺术生命最重要的体现,因此,文学翻译要再现原著,必须再现原著的风格.我国翻译界历来存在风格可译与不可译之争.从三方面探讨了风格的可译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可译性;作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可以翻译的;风格作为优秀作家的独特的表达体系,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可以翻译的. 相似文献
14.
黄加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105-109
通过可译(最低层次)与不可译(最高层次)的对比分析,从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等主客观因素出发,认为模糊性能在翻译过程中把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争论的有效办法。文章把模糊的翻译过程理解为从不可译到可译又向不可译迈进2个阶段,并初步进行形式处理,为下一步用模糊隶属度评价译文与原文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兼评卡特福特的可译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150-153
文章主要讨论了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并对卡特福特关于文化不可译性最终将由语言不可译性来解释的倾向提出了异议。通过定量分析英语谜语汉译后的可猜测程度,提出了区分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必要性,以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才元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1
人类语言的相似性和人类文化的相通性决定了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总体上是可译的。但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便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应是个“度”的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唐美莲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10-112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争论的历史伴随着整个翻译发展的历史.文章认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事实上是可译的程度问题而不是可能性问题,换言之,不同语际间的转换是可能的但同时也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8.
迟庆立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77-78,84
可译与不可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如硬币的两面,是看待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和人类思维的同一性,构成了可译存在的理论依据。但只要文化差异和科技进步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存在,不可译就势必会继续存在下去。可译或不可译的程度高低不是绝对的,而是动态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翻译工作中,我们应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尽量提高可译度,保证文本中的信息得到尽可能完整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李英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8-151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仅从汉英语言形态差异的角度,从汉英字、词形态差异,句子以及篇章层面的意合与形合差异入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可能性取决于人们对周围事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共识。翻译的可能性,即语言的可译性基于各种语言具有同等表达力这一事实。但由于语言间存在着语音、语义、句法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的差异,这种表达上的同等是有差异的。事实上,由于文化间存在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对等的词汇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语言翻译有一个限度的问题。本文的兴趣所在也正是文化因素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