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平均发展水平就是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有三种:由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由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笔者认为,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的平均发展水平不能称为序时平均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由—般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在教科书上存在错误和“由一般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释疑”一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般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可以按照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根据平均指标基本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3.
序时平均数是非常重要的动态分析方法,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根据构成指标的三种表现形式,动态数列也相应分为三大类: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因指标的多样化表现变得比较复杂,不仅公三种类型数列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法,而且同一类型数列也有多种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往往让初学者一头雾水,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4.
郑静 《统计教育》2002,(6):40-41
序时平均数是进行动态水平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就根据一般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欧阳培峰与李连友两位先生在《中国统计》2 0 0 1年第 1期和第 4期上展开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不是平均指标的讨论。文章认为两者均有偏颇。“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一类在序时平均数中计算的指标在本质上是相对数 ,这无论从相对数的内容还是从“平均计划完程度”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证明。但却不能在算术平均数中证明 ,或者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6.
欧阳培峰与李连友两位先生在《中国统计》2001年第一期和第四期上展开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不是平均指标的讨论。本文认为两者均有偏颇。“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一类在序时平均数中计算的指标在本质上是相对数 ,这无论从相对数的内容还是从“平均计划完程度”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证明。但却不能在算术平均数中证明 ,或者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水平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周秀荣借助动态数列对现象进行动态分析是统计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在工作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是发展水平指标。长期以来,多数的统计教科书上一般都把发展水平指标定义为“动态数列每项具体的指标数值。”这一定义得到...  相似文献   

8.
统计预测中的二次移动平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伯泉 《统计研究》1995,12(2):70-73
统计预测中的二次移动平均法华伯泉一、简单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修匀时间数列的一种方法。它是从时间数列的首项数据开始,按拟定的移动项数求序时平均数,而后逐项移动,求出移动平均数。这些移动平均数构成了一个新的时间数列。这个新的时间数列把原数列的不规则变动...  相似文献   

9.
介绍两种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统计制度改革后,填报新的定期报表要计算几个序时平均数,每月填报一次报表均要从头至尾计算一次,比较繁琐。现介绍二种计算序时平均数的简捷方法.一、还原计算法:即将上月的序时平均数乘上上月的日序号,加上本月的平均数后再除以本月的...  相似文献   

10.
14.移动平均线(MAL)。MAL是MovingAver-ageLine的英文缩写,它是利用每日股价形成的时间数列.通过计算移动平均数即统计学中的序时平均数并将其标在直角平面坐标系上而形成的反映行情变动趋势、轨迹的曲线。其基本特性就是利用平均数方法来消除股价不规则的偶然变动,以观测其未来走势。移动平均线是短、中、长期趋势的统计分析工具。同时平均数反映了一定期间股价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股票持有者n日内的平均购入成本,因此,掌握移动平均数.对于确定买卖时机和止报点价垃都具有重要意义。移动平均线根据计算方法不同有简单算术移动…  相似文献   

11.
强度相对数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相对数,要想正确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对其定义及其公式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所谓准确理解,就是认为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可以属于同一总体”。而强度相对数又有“平均”的含义,因此,对其与算术平均数的区别进行阐述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了国内最流行的10本大学教科书中共同存在的关于统计指标时间性质上的4点错误认识,给出了统计指标时间性质的科学表述。最后,重新定义了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重新划分了时间数列的类型,重新构造了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三、怎样读平均数和相对数除了绝对数之外,平均数和相对数在统计中用的也极为普遍.什么叫平均数和相对数呢?平均数是对某些或许多同类数值的总的说明.例如某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就是对很多工人工资额的总的评定.某区集体农庄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就是某一些集体农庄单位面积产量的数字评定.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统计学原理》教科书把平均数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数值平均数 ,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另一类是位置平均数 ,包括众数、中位数等。而且都认为 ,对同一数列计算的三大数值平均数之间存在这样的数量关系 ,即几何平均数大于调和平均数而小于算术平均数 ,只有当所有的变量值相同时 ,三大平均数才相等。用数学公式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 X≥G≥H笔者以为 ,上述三大数值平均数之关系成立的条件是 :数列中的各个变量值都为正数 ,不能为负数和零。现举例说明 ,在数列中 ,若有负数和零 ,上述关系不能成立。例一 ,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供统计员培训用)在阐述计算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写道(第106页):“由时期长度不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要以时期长度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供统计员培训用)在阐述计算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写道(第106页):“由时期长度不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要以时期长度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统计加权法就是人们在研究或分析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对时间数列、指数、多因素影响的统计指标作平均数、标志变异指标、相对数的分析以及总量指标的外推预测以频数、频率、系数、特定数据等作为权数,实现准确计算的方法。文章从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离散趋势、比较相对指标拓展应用、时间数列的外推预测及指数分析等方面探讨分析了统计加权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①相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时点数列④平均数时间数列  相似文献   

19.
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是初学者很容易混淆的两种指标,其实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根本不同的。1.性质不同。平均数反映同一总体内各单位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是同质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不同总体的数值是不能平均的。而强度相对数则是一个表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它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总体之间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已知的n 1项发展水平动态数列a_0、a_1、a_2、… a_n,其中a_0为最初水平,a_n为最末水平。根据环比发展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一串n项环比发展速度动态数列X_1、 X_2…X_n,这样一串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即平均发展速度,可以按水平法求,其公式为,这个公式是几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因为所以。它的意义是:从最初水平a_0开始,按照一个固定的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逐期发展到第n期,准确地发展到最末水平a_n。即 从公式来看,(?)仅与a_0,a_n和n这三个因素有关。而与中间各项a_1;a_2;…a_(n-1)无关。只要给出一组 a_0,a_n和n的数值,就唯一确定一个指数函数,而a_1~*与a_i是否接近?(i=1、2、…n-1)为此引出使用这个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原图像公式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