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立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本人的方法重读马克思,用《资本论》本身的方法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推动马克思哲学与《资本论》走进当代、走进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紧扣时代主题,努力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及《资本论》的根本方法论特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哲学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处理概念与对象关系、概念史与社会史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概念与概念群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时间与空间、历史性与空间性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确认合理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精英主体与世俗主体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价值立场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处理不同理论、思想之间关系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处理城市批评史与城市发展史的关系,探索面向生活和未来的城市智慧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与道教:世俗性叙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钧 《学术交流》2006,9(11):164-168
《西游记》虽然主要由佛教、道教形象及其情节构成,但统摄全书的基本叙事观点却并非道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它不但对道教毫无敬意,而且内含反讽。这表明作者不是以道教立场,而是以世俗立场,借用道教题材来编自己的通俗故事,表达自己的世俗观念。《西游记》对道教社会特性的见解和反讽说明《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是道教中人。  相似文献   

3.
《我的青春谁做主》(简称《青春》)对于观众而言,其实就是女版的《奋斗》,赵宝刚的娱乐工业流水线犹如当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质量稳定而具有话题性。而《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则是世俗生活中有光芒的人生,人不折腾枉少年,无论是男是女。赵宝刚的娱乐哲学,就是比现实世界提前半步到一步。  相似文献   

4.
清初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世俗一面是由康熙《圣谕十六条》及其后雍正所衍的《圣谕广训》为代表,在形而上一面则是康熙和李光地所定的《御纂性理精义》。《性理精义》一书,是康熙授意李光地等理学大臣删整明代理学名著《性理大全》而成,其目的在于通过尊崇朱熹之学而将治统兼合道统。《性理精义》一书体现的,正是康熙帝王术的具体一面。李光地学行不一,杂糅诸学以迎合帝王。君臣共同完成了清初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一直追溯到城市的产生这整个时期。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广泛使用起来是在190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个时期中,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城市化理论著作,但是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已有不少论述,,有些论述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都有论述。第二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  相似文献   

6.
魏强 《社科纵横》2004,19(6):128-129
《王兰卿》与《中山狼》是康海杂剧创作的双璧 ,都蕴藉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王兰卿》 ,通过主人公王兰卿勇于追求平凡生活和强烈的自尊意识等一系列与其身份、世俗观念反差极大的行为描写 ,揭示这个普通的歌妓品格中的特质 ,同时 ,也表现了妓女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三泽玲尔先生在其所著《屈原问题考辨》一文(原载日本《八代学院大学纪要》第二十一号)中,对屈原的《天问》《桔颂》两篇作品阐述了如下见解:“古以色列《旧约》中的《约伯记》,在主题上和超越世俗的态度上都与《离骚》相同,它的主人公有热烈而虔诚的信仰,但在不断遭遇不幸时却开始怀疑和咒骂神明,结果,在宇宙创造的秘密问题上连续受到神的质问,他无言答对,终于又否定了自己,最后还是托神的恩惠才改变了命运。这一构思使我想起了《楚辞》中《离骚》之外的两篇诗,一篇题为《天问》,写的是宇宙创造的秘密和历史的质问,一篇题为《桔颂》,是对桔树的赞歌。也就是说,假设《离骚》与古代的迎春仪式有联系,歌咏正义之士的超越世俗的态度及其灵魂的苦难,并因此与《约伯记》有共同点,那么《天问》就很可能不是别的,而正是上帝对《离骚》主人公的告诫,因为他由于遭遇不幸而忘记了遵循天命。还可以考虑,如果认为《离骚》的主人公以此完全否定了自身,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托桔复活,则《桔颂》就是其复活的赞歌。”“另外,在  相似文献   

8.
都市文学:都市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文亮 《求是学刊》2007,34(3):99-101
在对大自然漫长的适应、改造过程中,城市是人类脱离原始蒙昧状态、进入文明历史的最重要空间标志;而文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如影随形,文学伴随着文明进程的每一步,及时反映、表现着人类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经验、感受与情感,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文学的变革。在世界各地区早期的文学中,都有关于城市的描述与想象。在中国,无论是先秦时期《尚书》对夏商周三代都城迁移和兴建情况的如实记载,《诗经·大雅》对周天子兴建丰、镐两城和东都洛邑过程的直接记述,还是汉代《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等以城市为题材的京都赋佳作的层见叠出,都…  相似文献   

9.
启动制约流浪儿童救助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青 《社会福利》2004,(2):32-37
制约救助瓶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  相似文献   

10.
据法国《世界报》1982年4月29日报道:美国小说家W·R·伯内特于4月25日在美国逝世,终年82岁。W·R·伯内特1899年生。他写的两部小说《小独裁者》和《当城市沉睡的时候》使他一举成名。这两部小说都是由法国加利玛出版社出版的,发表在《祸不单行》丛书中。他是一名写侦探小说的“古典作家”,同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写的其他小说还有:《铁人》、《伶俐棕色的狐狸》、《广阔世界》和《有来才有往》等等。伯内特在去世前完成的第35部小说《再见,芝加哥》,最近在美国出版,并迅即为《祸不单行》丛书所采用。  相似文献   

11.
曹蕾 《求是学刊》2006,33(4):110-114
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起,“忏悔”日益成为西方自传的一个重要主题。《忏悔录》以“忏悔”构建全篇,体现了强烈的基督教观念。奥古斯丁对自己内心的详尽的体察标志着西方人自我认识的发展;对个人隐秘行为和隐秘思想的揭示,使追求自我的真相,展露自己生活的私密成为西方忏悔意识较强的自传的重要内涵。在自传形式上,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蕴含了西方的历史自传和哲学自传的萌芽,对后世宗教自传和世俗自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创新》2008,2(1)
<正>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国家特色武夷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2月25日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中,我国不少地方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口号。仔细看看这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方案,就不难发现它们是大同小异的——甚至可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与佛教:世俗性叙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钧 《学术交流》2007,(11):136-139
《西游记》虽然以取经故事为基本题材,但统摄全书的叙事观点并非佛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它所呈现的佛教并非经典佛教,而是受经典佛教影响所形成的民间佛教图景,且毫无宗教敬意。其作者不可能是佛教中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使用隆福寺档案史料,并结合相关实地调查,对民国时期隆福寺内住户、商户进行分析,发现隆福寺街既是住户民俗仪式的重要空间,也是北京城市商业中心。围绕寺庙商户、僧人与市民形成共赢的民俗社会关系网络,寺庙和商业积极融入世俗生活、增加人气,商户借助寺庙的公共空间积累财气和市场。寺庙神圣与世俗生活通过商业途径融汇在一起,使得寺庙本身营造出一种平易近人的宗教神圣和商业繁盛。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1日,是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施行三周年纪念。三年来,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民政部门切实贯彻《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相似文献   

16.
埃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是本世纪颇负盛名的罗马尼亚宗教学家,一生著述甚丰。他在宗教学、哲学、东方学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并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他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不仅包括了旧石器时代以来曾在历史中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概念、信仰、礼仪、神话、象征和人物,也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研究宗教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书是百余年来宗教学研究的大成。目前,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港台,对埃利亚德的研究尚未得到展开。神圣和世俗问题是埃利亚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他在《比较宗教学的模式》、《宇宙和历史》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电影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与预言家,不仅是审视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交叠更替的一面明镜,亦是考察现代性体验的多维视野。本文以《顽主》、《洗澡》、《立春》三部电影作为解读改革开放30年城市变迁的影像标本,从城市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北京影像所构筑的都市空间,探讨电影与城市的关系、城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隐藏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背后的现代性想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达摩——印度文化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 ,读了几本有关印度历史文化的书 ,如澳大利亚知名学者 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印度著名史学家 D.D.高善必著的《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以及印度学者 C.巴德里纳特著的《达摩——印度和世界的秩序》等。在阅读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达摩”这一观念在印度人心目中的神圣性以及在印度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不了解它 ,恐怕很难深刻地理解印度的民族心理与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 :在古代印度人的心目中 ,并没有“宗教”和“世俗”之分 ,他们生下来就继承了父母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 ,他们把这种信仰、追求…  相似文献   

19.
古典社会学大家韦伯(MaxWeber)在其著述《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1996)和《文化宗教与“现世”》(2000)中,认为亚洲宗教障碍世俗理性经济发展,无法导向有条理地制御现世。但实际上,亚洲从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企业界,到亚洲四小龙,乃至世界各地华人经济圈,在提高企业经营的绩效与品质等方法上,不乏倾向汲取中国儒释道三家精华,作为企业精神内驱力,并因此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6):113-115
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塑造了一个具有巨大人格魅力和鲜明思想个性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形象斯嘉丽。她脱胎于旧世俗和新文明的夹缝,在困境中勇敢抗争,执着追求爱情,在厄运中追寻真实自我,彰显生命欲望,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