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本文从有关玉器造型、纹饰、工艺的16条线索入手,对商代玉器的渊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商代玉器主要受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海岱史前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阐释了文化因素吸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中华民族琢玉的历史长河中,商代玉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除出土令世人瞩目的青铜器外,也出土了754件(颗)的玉器,它是商代时期长江南岸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这批玉器既有精湛的雕琢工艺与娴熟的打磨加工技术,也有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和设计创造;既有形制非常规整而流畅的器形,也有灵活多变,生动传神的玉雕饰品;既有具象写实的,也有夸张、变形的,它向世人展示发达玉器工艺及深层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向我们昭示了大洋洲的先民们用勤劳和智慧所创造的发达灿烂的文明。因此,有着极高的美学、历史、民俗与考古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和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保佑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本文根据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演变进行了考察,认为谷纹来源自商代晚期肖生玉器上的羽毛纹谷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为后人望文生义所致。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红山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技艺,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我...  相似文献   

5.
西周玉器造型上仍保留了原始玉雕的特色,呈现平面化的倾向,它们以线为主,且内敛规整,尤其表现在动物型写实玉器中,成组佩玉也开始出现;纹饰上继承商代仍以阴刻线为主,但线条较商流畅婉转,一面坡纹和双勾线纹开始运用成熟,借助流畅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它的形神统一,气韵生动;风格上由祭祀型向礼仪性转化,因物赋形,因形饰纹,纹饰和造型之间搭配和谐自然,整体呈现出"错彩镂金"和"自然可爱"两种不同风格。在发展历程中,其神秘狂热、勇猛尚武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被温文尔雅、中和静穆的人间礼乐文化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藏龙舞青史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2000年21世纪新开端,恰值农历庚辰年,即中国之龙年。龙年谈有关龙的文物、藏品,尤为有趣。 龙是由宗教文化而走向艺术这条发展道路的,是由龙纹饰于器物之上而后又以龙为形象制成器物的。在商代早期,龙纹的载体多为玦(jué)、璧等环形玉器。虽然这些龙纹仍带有“猪纹”色彩,但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红山文化玉器的功用及造型等,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古代玉器滁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红山文化玉器资料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红山文化玉器材料来源、材质特点及对其开发利用做出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也便于我们今后对红山文化玉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商代甲骨文中有一些动物专字,反映了当时家畜的细分、野生动物的捕猎、祭祀与祭牲等问题.这些动物专字是了解和研究商代社会驯化、饲养、狩猎、使用动物的珍贵材料,体现了其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相关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先秦时期的农牧业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现存的零星文献和甲骨文卜辞,通过对商代的主要法典─—汤刑及商代法律的特点、商代刑法中的主要罪名和刑名的分析研究,全面探讨了商代的立法、法律的内容及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发掘的红山文化墓葬中,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墓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21号墓出土玉器数量多、质地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玉器的组合关系属于最高级的组合,为研究红山文化玉器、葬俗及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东周玉器种类繁多,其中璜形玉器是一种普遍流行的重要器类,本文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东周墓葬、遗址中所出资料,试对其进行分型、分式,并对不同时期的璜形玉器加以区分,以确定同一时期璜形玉器相同的时代特征,同时对璜形玉器的功能及制作工艺特征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说起红山文化,人们习惯认为有最早的玉龙,有大量的玉器群。红山玉器十分值钱,更多的信息则是语焉不详。作为东方的原生文化,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的西辽河上游的山地上,红山文化在东亚大地上是独步天下、雄视万古的。"华山玫瑰燕山龙",龙出红山的结论已经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在纷繁古朴的红山玉器中,在精美、雄浑的彩陶群中,让我们看到红山先民有着一个至高至尚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追求与中华文明起源相关;与早期中华国家形成相关;与中国文脉的内核相关。近百年的考古研究证明,红山人较少关注世俗生活,他们仰望的是遥远的天界,他们崇拜的是曾经带领他们一路前行的先祖先宗。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原始基因:敬天法祖。  相似文献   

15.
从考古资料看商代城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代城邑遗址中有关手工业、用水、排水以及墓葬的考古资料,研究与探讨商代城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力图再现商代城邑人生产和生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建筑脊饰鸱尾是最富有魅力的艺术形态之一。从诞生起,其造型由凤鸟纹转化而来,后演变为鱼形,并一直在南方古建筑中广泛运用。"鱼形吻"与南方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造型又和印度文化中的"摩竭",以及本土神话中的鳌鱼存着一定的渊源。本文就鸱尾"鱼"形纹样的来源、演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深受中外学界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土于积石冢石棺墓中,并且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前期至红山文化后期,积石冢石棺墓的规模、分布情况,随葬玉器种类、数量、玉器组合等均有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图将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区域原初形态萨满教相结合分析玉器的功能所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江苏吴县严山窖藏出土的四百余件玉器,是目前唯一较完整的一批吴国王室玉器(1),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极有价值的资料。这里拟就这批玉器的年代、形制和琢玉工艺诸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器物年代严山窖藏出土的玉器,显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因此,讨论严山出土玉器的年代,就涉及到这批玉器本身的分期问题。由于出土坑中除玉器外,没有其他器物伴出,附近又无任何文化遗存,使们无法借助地层和共存物来推断其年代,只能通过对玉器本  相似文献   

19.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最发达的一支考古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高度发达的玉工艺及多姿多彩的玉器造型,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物质载体。从艺术分析和审美的视角观察红山文化玉器,对其分类、制造工艺、审美情韵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红山文化玉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从而开辟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一个崭新的领域,揭示红山文化玉器史前的历史地位、社会发展和演变规律及玉与人的关系,探索红山文化玉器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古代玉器”课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的资料逐步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