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用《广韵》中大量训诂资料,求证《说文》本字本义,纠正今本《说文》的讹误,力图恢复古本《说文》的原貌,同时用历史的眼光审察《广韵》,把《说文》释义与《广韵》释义进行比照,以《说文》本义为主线来贯通《广韵》中的引申义与假借义以及古今词义的差异,纠正《广韵》的释义之误。  相似文献   

2.
根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60多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写成了《〈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一文,剖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3个“奄”族字,并附录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近50个“奄”族字,略加分析,分成具有“覆盖、隐藏”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覆盖、遮藏、盛装物体的东西”义这7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现补析、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些“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3.
《段注说文》是一部体大思精的研究文字形音义的集大成的作品。它一付梓,即为当时的朴学大师王念孙极力推崇,并誉之为“千七百年无此作矣。”(《说文解字注·序》)它的风行,使我国传统的训诂学,特别是“说文学”进入了全盛时期。汉字历史悠久,词义纷繁复杂,段氏为许书作注,不以解说许氏原文为限,而是从申明许氏之说入手,进一步比较群书训诂和许书异同,说明古今字和假借字,并推陈出字义的引申和变迁,把研究《说文》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6.
今本《仪礼·丧服》篇包含“经”文、“记”文与“传”文三部分内容 ,其“传”文据说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本篇每条“传”文之首均冠有“传曰”二字 ,而有些“传”文中间又有“传曰”二字。这些“传”中之“传”被称为“旧传”。有学者认为《丧服传》所引“旧传”当是《礼记》之文。此说尚容商榷 ,这些“旧传”当是比《礼记》与《丧服传》更早的解经之作 ,《丧服传》的撰作也当在《礼记》成书之前。  相似文献   

7.
在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可以找到以“省”字分析字形的现象有164处,其中的95处省形现象为不合理的.通过对这些字的归纳分析,发现这些字并非许慎所谓的省形,而是应该分析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复体字”[1].另外还有一些字虽应是省形但许析形有误.本文就按这六大方面对《说文》中的疑误省形现象作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注释《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著作。段氏在注释《说文解字》时针对一些释语的构成特点,采取了“三字句”这种独特的训释体例。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从“三字句”概况和“三字句”的类型与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同时指出将“三字句”体例等同于“连篆读”的说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女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 ,以《说文解字》女部为材料 ,主要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1.姓氏用字。 2 .“字”“号”用字。 3 .婚姻家庭用字。 4.对于女性的描述性用字。并从中探讨、分析 ,得出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 ,由母系到父系再到奴隶制乃至封建社会 ,古代妇女经历了由盛而衰而悲惨的历程。《说文》女部则积淀了这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一部立足于字的形体并系统地分析字的形、音、义的文字学著作,该书采用多种训释方式以便尽可能明确的揭示字义,本文试图采用对比归类的方法从训释方式和训释方法的角度来辨析《说文》中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禾部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凭借对《说文解字》禾部字的系统梳理分析,再现了其所反映的复杂而多样的古代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一部依据字形而编排的字书。以形编排体例的背后亦有声音之联系。在对《说文》中以"康"为声符的形声字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双声、同训、互训途径将《说文》中含"空虚"之意字进行简单地系联。且从音韵角度证其声韵相同或相近。使得我们对《说文》中含"空虚"之意字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于同源词的系联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按部首编排,分析字形结构、解释汉字形义关系的字典,保留东汉之前珍贵的文字和文献资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文章从《说文解字》玉部字出发,通过对玉部字简要归类,浅析其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玉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阶段,罗振玉当数第一位功臣:他帮助了《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的出版;亲自搜集和公布了大量的甲骨文资料;在考释文字时大胆纠正《说文》的违失;用"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的方法考释出560多个甲骨文字;在已识文字的基础上,罗振玉进一步"考求典制、稽证旧闻",探索商代历史、礼制和文化,为甲骨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原本亡佚,异本非常珍贵,《六书故》中收有大量《说文解字》异本材料,这是此书的一大亮点。这些异本可信度较高,胜过后来的二徐《说文解字》,并且可以补今本的不足,订正唐代以后《说文解字》研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说文》中的方言材料的主要价值不在方言学上而在文字学上。许慎引证方言主要是为了阐述字本义。  相似文献   

17.
"婁"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空也。从毋中女,空之意也",王筠《说文句读》认为"文不成义,不敢强解"。分析认为将小篆"婁"自下而上读作"女中毋",其意为女子身中空无一物。"秋"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禾榖孰也。从禾,■省声"。"婁"字究竟何解,"秋"字声中是否有义,容尝试解说,认为籀文"■"字,绘出了一幅禾穀成熟,蟋蟀鸣叫和大火流移的秋天图画。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在释义上除了采用形训和义训的训诂方法外,也用了大量的声训。从行文的形式和被释字与用来声训的字的形体联系对《说文》声训进行分类考察,进而探讨《说文解字》声训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9.
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说文解字》对大多数字的析形解义是可信的,得到了古文字的印证,但也有不少字的释义似乎很玄奥,离本义很远。对此古文字学者多辨其非、纠其误,而较少站在当时的时代和学术背景上分析此解的由来和真正内涵。因此,要做到真正客观的研究和评价《说文解字》,学术界在对其进行历时研究的同时,也要进行共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宋本《玉篇》明确标注出的引《说文》(大徐本)的内容,包括释义、析形、书证、注音、字形和重文。其引文与《说文》相应条目的不同,表现为十二个方面。修订者参考了不同于大徐本的说文本子,或者引用时改动了原文,以及宋本《玉篇》和大徐本在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都可能导致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