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发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认为《意见》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重大、持久、实质性的利好,是中国资本市场今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意见》出台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进入快速甚至是高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中,股票、债券、期货三大市场将立体向前推进,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股市制度也将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中国股票市场也有望迎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慢牛市。  相似文献   

2.
楼市和房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回顾2010年,中国楼市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可谓波动频频、亦悲亦喜、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展望2011,有人说将是中国楼市的"崩盘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房价将下跌20%,当然,"2011年房价依然要上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王跃  伍燕南 《城市》2011,(7):26-29
长期分散在中国广阔农村的农业人口,在农业新技术、新政策的作用下,在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庞大人口数量转移的目的地只能是城市。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农村人121等待城市的接纳,这种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将至少持续10年,中国城市人口在目前6亿的基础上还将增加至少2亿,届时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将达60%,  相似文献   

4.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中国元素在传统服饰上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在国际时装界,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也大获全胜。但中国元素在服饰上的应用最终是要将中华民族的典型样式、线条、色彩等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构成一种古今融合的手工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美。中国逐渐成为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审美感是服装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本文将对服饰中中国元素特征、中国元素运用案例分析和怎样更好的将中国元素和服装设计高度融合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2020年中国将成为接待入境游的最大国家,因此,中国将需要大量的英语导游服务人员来满足对入境游客的接待服务工作。将ESP教学理念运用于旅游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最近,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登了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德博拉·戴维斯的一篇文章——《“人力资本”将使中国更加繁荣》。文章指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占有得天独厚的人口优势,整体基础教育水平高,加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必然将提升他的“人力资本”的等级。文章说,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教育医疗保健方面的基本趋势后,预计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将会继续增长,中国无疑将成为一个拥有“人力软件优势”的国家,而且这种优势将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出更大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海湾地区是世界最大能源基地之一,从战略和经济安全等方面与海湾六国进行长期合作,将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海湾各国虽有充裕的资金、大量的待合作项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装备、材料和人才奇缺。因此,中国企业进入海湾六国市场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随着中国与海湾经贸合作新局面的逐步形成,中国企业将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与海湾六国进行有效合作的严峻考验,为此,本文将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湾地区是世界最大能源基地之一,从战略和经济安全等方面与海湾六国进行长期合作,将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海湾各国虽有充裕的资金、大量的待合作项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装备、材料和人才奇缺。因此,中国企业进入海湾六国市场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随着中国与海湾经贸合作新局面的逐步形成,中国企业将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与海湾六国进行有效合作的严峻考验,为此,本文将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的新著《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展开与当时整个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苏冷战的起源、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回顾了1945年雅尔塔会议到1955年万隆会议10年间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演进,将当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国共两党的对决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角逐相互勾连,将多个重大事件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和很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18-2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将明显上升,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长周期经济增长将逐步趋缓,并向世界平均经济增速收敛,到2050年可能回归至3%~4%的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以及现有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每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这些研究者将马克思的理论循序渐进地应用到不同的阶段当中,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被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被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哲学以研究自然元素、自然现象为始,并逐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自然观。"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普遍认定的世界本原,成为中国自然观中最为经典的元素。本文将对以"水"的哲学为核心的中国自然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中国人文、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3月8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向全国人大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将推进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其中,反家庭暴力法将被提上议事日程。反家暴国家立法的推出,作为中国社会立法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将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推动中国现代家庭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3月8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向全国人大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将推进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其中,反家庭暴力法将被提上议事日程。反家暴国家立法的推出,作为中国社会立法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将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推动中国现代家庭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腐败在房地产业、公共资金、查缉走私、基建项目、法律系统等领域内尤为猖獗。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贪腐对国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国内生产总值的3%至4%,资本流失造成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首先,中国的腐败问题泛滥,甚至腐蚀了党和国家权力的最高层。在过去近十年里,中国腐败的严重程度居高不下。西方媒体经常讨论中国是否已经对腐败问题失去了控制,但事实是,中国的腐败还没有达到耸人听闻的地步。其次,中国共产党将打击腐败看作严肃的工作,而不仅是一句务虚的口号。诚然,反腐工作如果冲不破巨大限制和障碍,其成果将十分有限。第三,中国当局加强了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反腐经验,这将对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主要议题是救亡图存,中国爱国人士所作出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他们将较为先进的进化论引用到了中国的发展当中,将进化论这一先进思想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此推动了中国的不断发展。除此之外,唯物史观也是为近代中国人所接受的一个先进思想。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发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接受学角度用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解读卡佛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异,从卡佛对苏童文学价值观、创作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分析卡佛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苏童如何将"蓝领美国"融入中国现实。让卡佛引导着读者将"蓝领美国"融入中国现实,对社会和生活做出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现代的思想大家,方东美是20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他的生命美学将传统形上学生生之德与现代西方怀特海与柏格森的思想相融合,以生命为中心,宇宙、生命、艺术三者之间积极互动,将道德和艺术融为一体。本文从方东美生命美学建构的形而上基础、艺术和生命在方东美生命美学中的关系以及对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感悟三方面去感受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作为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其文学实践营构了中国形象,这种中国形象与传统中国的形象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是作家寄予独特精神的符号体系。怀着对乡土中国的无限热爱,沈从文将笔下的湘西世界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感、有性格的生动形象,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借鉴王一川的中国形象理论,并以语言形象为例将之归结为对中国形象的古典乡土性描绘,希望借此可以对沈从文的作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一路一带"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是新时代对党、政府的殷切期望。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方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实做好社会各方面的建设,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4月29日通过决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中西引渡条约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徐宏参赞向记者透露:中国与其他国家谈判引渡条约将提速。未来几年,中国将会以西班牙引渡条约作为范本,和多个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新京报》5月2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