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本文围绕池莉的“新写实三部曲” ,尤以其中《烦恼人生》为重点 ,深入探讨了都市普通百姓生活的严峻和苦涩 ,以及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印家厚等人表现出来的坚韧个性。通过对小说中人生形态散点式地把握和透视 ,体验作家塑造典型的独特视角和对现实社会、现代生活的深层思考 :普通平凡而又极具典型的生活流程 ,折射出芸芸众生的生活常态 ;潜藏着的是被压抑的生命律动 ,成长起来的却是超越人生烦恼后所获得的精神净化和灵魂升华  相似文献   

2.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创作潮流,这类小说是利用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来体现出普通人们的生存面貌和精神面貌的接近自然主义的一种写实,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变异和发展。池莉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以“民间”以及富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为题材,通过描写庸常的人和其生活,描写出这些人的平凡生活和其喜怒哀乐。小说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以及人物的生存背景和生活面貌等的描写,显示了人生的普遍意义,完成了对革命现实主义的颠覆。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讲述库文轩、库东亮父子在河流与岸上的故事,书写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荒诞的人生境遇。作品中人物命运围绕“河”与“岸”展开,“河”与“岸”的对立,为他们的人生写下注脚,成为人生的形象化隐喻:既代表着人生的安稳与漂泊两种状态,又象征着自由与束缚这两种人生境遇;同时,在二者的对立中还表现出生与死的人生命意。  相似文献   

4.
学而优则仕:阎真小说的审美反思与创作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真的小说以“知识型”人物的成长、蜕变为主线,描写他们在当下政治文化生态下,对于个人信仰的坚守与转变过程;展示他们在角逐名利和官场争斗过程中的成败荣辱,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异化、灵魂救赎,从而对“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价值观予以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论陈映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陈映真是台湾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在以许南村为笔名的《试论陈映真》一文中说:“在每一历史时期中,人们总是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寻求他们生活中最急切的诸问题的解答;寻求指导他们的人生的理念,寻求他们起而变革生活和世界时所能信赖的认同的人物底形象;寻求经过各种艺术形式集中起来的民众自身的愿望和心声。”一切文化工作者应当“为更好、更合理的明日贡献力量”。陈映真在艺术创作上努力实现他的追求。他以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发现,排击旧物,催促新生,艰苦地寻求台湾社会和台湾人民的前途。他的作品散发着台湾的泥土气息,蕴含着爱国爱民的胸怀。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的实验大师,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识流写作技巧,在各自的短篇小说中都关注人物的瞬间意识反应和心理变化。本文从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两方面.系统比较《死者》和《墙上的斑点》,探索人物在生活中的短暂”瞬间”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升华.借以透视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揭示永恒真理。  相似文献   

7.
论独生子女的“逆境教育”孙传宏卜新军人类社会正在告别“父系社会”,走向“子系社会”,如“太阳”、似“皇帝”的独生子女正是这一“子系社会”的未来主宰。家庭和社会试图为他们铺就人生的坦途,他们自己也在这样地认可着。然而,生活的真实并非如此,生活过去是、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意识流、精神分析学、情感符号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引进,小说家们日益自觉地致力于人物心灵世界的开掘,甚至以此构成小说人生内容的主体。小说评论也对剖析人物深层意识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和经久的热情。这无疑为小说家更深地“切入”生活和评论界研究路向的拓展,开辟了新的前景,使近年来的小说创作和评论更大幅度地突破、超越传统的单一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在欣喜之余,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一些小说家往往过分强调以本能为主导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未能把人物的内心图景视为社会历史生活明晰直接或隐晦曲折的投影。对人物心灵世界纵深的专注与钟情,使他们有意无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病态人格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人格心理学的“人格”概念考察林黛玉 ,会发现在这一人物的身上除了聪慧、率真、清标、纯洁、任情、执着等素质外 ,还确实存在多愁善感、多疑多虑、悲观消极、忧郁感伤、尖酸刻薄、胸襟偏狭等病态人格。这种病态人格源于林黛玉幼年时优越的家境 ,源于她孱弱多病的体质和与生俱来的性格类型 ,也受到客观人生际遇、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病态人格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林黛玉的身心健康 ,使她自觉地膨胀和扩大了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 ,整日沉浸于悲观、感伤、孤独、烦恼之中 ,终至“泪尽而亡”的不幸命运。林黛玉的病态人格有其深远的文化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 ,加强了人物的真实生动性和永恒的悲剧美 ,增加了宝黛爱情曲折迭宕的艺术魅力 ,更突出了《红楼梦》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10.
女作家池莉继《烦恼人生》之后,陆续又推出了“新写实小说”《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等作品。这些小说,以其女性细腻而敏锐的目光,以及汉味十足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悲喜兼容、庄谐互见的审美品格,受到评论界的称道,并被誉为“人生烦恼三部曲”,成为“新写实小说”最典范的作品。本文试图剖析以池莉为代表的新写实派小说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找出新写实小说处理“写实”与现实关系的独特形式,总结其成败得失,以利于今天的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为新写实派作家,池莉忠实记录了新的历史时期复杂而剧变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