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产出序列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二大经济带的内部存在收敛趋势,而中部经济带内的收敛趋势却不太明显。三大经济带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在长期内受到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区域间贫富差距也日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否收敛进行检验并探究其影响原因十分必要。基于一个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根据中国31个省市的1987—2013年数据,利用SDM模型和贝叶斯MCMC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城镇居民收入的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且在1987—2008年为发散、在2008—2013年以及1987—2013年为存在β收敛的变化趋势;物质资本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β收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对其具有反向促进作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二者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中国收入增长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借鉴Martin β收敛模型的构建思路,文章建立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收敛度的实证检验模型,并以此模型为依据,运用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技术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收敛度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使用贝叶斯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C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经济收敛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贸易成本对CAFTA经济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其一,CAFTA区域在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上呈现出收敛态势,但在直接效应上呈发散态势,说明该自贸区成立与发展减缓了内部经济发散,但仍存在区域经济增长失衡的风险;其二,CAFTA组建与发展进程中的贸易成本下降,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逐渐从负面转向中性.因此,中国要以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为契机,通过“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增强国内外自贸区的互动,以此更好地协调中国与其自贸区伙伴国的经济增长,为CAFTA升级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外房价收敛的研究为基础,从房地产价格由基础价值和投机价值两个部分组成为突破口,借鉴经济增长研究中的β收敛的研究方法,使用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1994~2010年的商品房销售价格的统计数据,检验我国商品房价格是否存在β收敛。同时,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改进了实证方法。研究证实了我国房价存在β收敛,但最近几年,因市场投机度越来越高,导致收敛机制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中国各省、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文章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加入了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强度以及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重点考虑促进各省、市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创新性地从房价上涨的视角对我国地区经济收敛趋缓现象做出解释.文章首先提出房价会影响劳动力流迁和企业选址决策进而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机制,接着采用2000-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以大中城市为样本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趋势,高房价会抑制这一趋势并拉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为0.129%;而考虑时间效应时,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会提高0.194%.受房价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收敛趋势依赖于与房价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本身不再收敛,甚至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且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04年与2008年文化产业国家标准统计数据,分别利用Theil指数与Moran’s I指数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与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衡量,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呈收敛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均能解释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文化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文化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二元经济"城乡分割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和谐社会战略要求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的时间序列考察,是检验三农政策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戏方法之一.文章以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对象进行考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时间序列的单整特征,并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区域经济收敛理论的基本假定,应用统计计量模型,从宏观数据上实证了中国各省市的人均收入由条件β收敛向绝对β收敛的转变,并揭示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敛散性"的原因,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板门槛单位根模型,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KH5),运用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的方法,从新的视角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非线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率在收敛的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一组的部分区域在区制I中(小于门槛值1.81)表现绝对收敛的转移动态,反之,则表现为条件收敛;第二组以及第三组中的部分区域在其所对应的区制I均表现为绝对收敛,而在区制Ⅱ中则为发散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一个不同于以前收敛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各产业间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为我国的产业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在生产技术特征上的共性和不同,以及不同产业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森  蒲勇健 《统计研究》2011,28(4):42-48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定资产投入、人均实际工资以及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集聚的发展起到稳健的推动作用,FDI对集聚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加显著,但是财政投入却在一定层度上遏制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另外,修正和传统收敛模型均显示,2003-2007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明显的不收敛特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在重新梳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内涵基础上,首先构建包括海洋经济效益、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创新能力、海洋社会效益和政府支持度六个子系统的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值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其次,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收敛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表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以及六个子系统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区域总体差异、区域内(间)差异均呈扩大态势,南海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北海和南海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最为明显,超密度贡献率是其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没有表现出σ收敛趋势,全国及三大沿海区域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海洋产业结构对全国、北海、南海地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增长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我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经济指数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网络社会对我国东西部信息经济发展贡献的差异较大,对西部的贡献稍大于东部;在控制地区差异的条件下,网络社会指数会促使我国各省市区的信息经济以1.26%的速度收敛.因此,应进一步缩小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2018年的省域数据,从资本投资视角出发,采用LMDI模型将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的总效应分解为数字产业资本投资规模效应、效率效应和地区结构效应三个维度;采用σ收敛模型和绝对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及其三个维度的平衡性进行分析;采用条件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数字产业的平衡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投资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本投资效率和地区结构是短板,区域数字产业发展不平衡;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及其三个维度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及其三个维度存在条件β收敛。促进区域数字产业三个维度的平衡,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财政支出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能够驱动中国区域数字产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90~2004年安徽省各市人均GDP数据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整个时间区域上,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整体上不存在σ趋同;存在阶段性的绝对β趋同;加入期初人口增长率、地区虚拟变量和工业化变量可以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说明存在条件β趋同,同时地区虚拟变量的加入也表明皖北、皖江及皖中南区域内部各自存在俱乐部趋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1978-2001年中国的经济数据,利用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中国进口、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在存在协整关系的情况下,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各变量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