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王玉珍孙涉曾向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邮编210001)南京市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遵循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省属高校开展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相协调、相融合。不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而且具有更长远的实践意义。它既折射出河北省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又成为全省高校贯彻和谐办学理念的新契机和新载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达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实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从发展中寻找可行的途径。其基本含义大致表达为: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实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这表明,一是发展建立在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并且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二是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发展,能够整体、协调、长  相似文献   

4.
法律的和谐与法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律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法律的和谐”这一称谓在法学教科书当中尚无提及,法学家们也无专门的论述,但这决不意味着法律的和谐不能成立。尽管并无明确的提法,但是在法学理论当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法律的和谐问题。我们并不想对法律的和谐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我们只是想通过“法律的和谐”这一称谓来表达法律中的和谐思想,这一思想从法律自身来说就是法律内部的协调统一,不同的法律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就是法律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法律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的正义。法律内部的协调统一,可…  相似文献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基于区域社会对高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角色需要,也是基于对高校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明确“多中心协同发展、区域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调整目标,构建“区域政府统筹协调——区域高校为本——区域社会参与——中介组织缓冲”四位一体的调整机制,以调整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优化不同层次的学校布局结构、完善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董光前 《兰州学刊》2009,(8):155-157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均衡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发展课题。文章提出了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和必须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高校综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生态协调平衡,是高校校园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是转变观念,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文化观;构建和谐的、新型的行为体系;改革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培育持续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一重要指示是我国加快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之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作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它拓展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视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环境( 自然) 的关系,人和环境的矛盾实际上是人类对环境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超越环境负担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和环境的和谐。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尤其需要一系列的全面创新,如观念创新、环境创新、经济创新、社会创新、人的创新,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自身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程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体;通过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之源,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保持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浙江高等教育在构建浙江"和谐社会"中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省高校在“科教兴豫”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科教兴豫”与高等教育适应性关系;二是“科教兴豫”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三是“科教兴豫”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关系。上述关系的处理将会影响到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集中之地。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前提下,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进一步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是包括实现人的现代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配置资源的时候,应该正确处理教育投入和教育产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对高校以及高校内部的分类指导的问题,以优化投入和产出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范黎波  杨震宁 《东岳论丛》2012,33(6):117-121
在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如何对经营环境进行应激响应,如何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绩效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国家和社会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承担起与之能力相适应的社会责任,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迅速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陈晓英 《理论界》2005,(8):15-16
本文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几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量仍然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分布不平衡,高校内部存在众多影响教育服务供给的问题,这需把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落实到高等教育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和健全"一主多元"的投资办学体系,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坚持效率原则的同时不可无视公平原则,努力缩小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各种差距,促进全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并重的原则,调整优化办学层次与科类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服务供给质量与供给水平;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确保高校整体运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有社会、自然、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自然、社会和人,每个因素自身内部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社会领域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系统自身全面协调发展,人在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健康、有序、协调、稳定、连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 ,从而作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协调的发展战略。在价值观层面上 ,它蕴含了由于情感之维、理性的僭越、生态伦理、和谐理念等观念的介入而形成的自然价值观 ,包含整体价值观、平等价值观、协调价值观、科技价值观、制度价值观在内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对近代人类中心价值观辩证扬弃而形成的现代人类中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历史合力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与合力密切相关,它是各种力量在“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均衡、协调、平顺的状态。和谐程度与合力的大小并无必然联系,但与合力内部包含的“张力”有必然联系。当一个系统的合力值增大且张力值减少时,该系统趋向于和谐状态。合力是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交互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相互冲突为主,由此形成“一元合力”和传统和谐社会;另一种是以彼此协调为主,由此形成的是“多元合力”和现代和谐社会。历史合力论凸现出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表明社会和谐本身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合力从以冲突为主转为以协调为主,社会和谐由传统走向现代,标志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从不自主开始走向了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