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我国哲学界,一般都认为:“新托马斯主义起源于法国”,“马里坦是新托马斯主义的鼻祖”。其理由是,马里坦出生于法国,马里坦发表过大量宣传新托马斯主义的著作,马里坦是现代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但是,历史的记载是: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是在1879年8月4日于梵蒂冈宣布重建中世纪托马斯主义的,而马里坦是在1882年11月18日才出生于法国。开始,马里坦是个新教徒,信  相似文献   

2.
一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信仰主义的宣传是十分广泛的。新托马斯主义哲学是当前最为露骨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公开宣称上帝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双重真理”则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新托马斯主义大力宣扬“双重真理”观,实质上,就是“颂扬愚民的各种特点”,①其目的在于维护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通过天主教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垄断资本服务。 新托马斯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的、抽象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马利坦。他说:“心灵中的真理指的是它跟事物的符合性构成。”②显然,新托马斯主义的真理观完全是一种信仰主义的说教。  相似文献   

3.
新托马斯主义又称“新经院哲学”,是一种宗教哲学学说。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它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有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1810——1909)、法国的哲学家马利坦(1882——1973)和吉尔松(1884——1978)等人。新托马斯主义是一个信徒最多,组织最严密,活动最频繁的哲学流派。新托马斯主义都以其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知名的。  相似文献   

4.
新托马斯主义是天主教的官方哲学。它千方百计把科学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对科学进行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歪曲。它认为,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最高始因、本原和创造者,自然过程是由超自然的原因所引起的,它用神的预定和预见来代替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它证明有一种超时空、超感觉的世界存在着,并与物质世界相对立。它说,科学只不过是说明物质世界的现象的,不能认识存在的最高本原。新托马斯主义企图以此来破坏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拆散唯物主义与科学的联盟,使科学变成“神学的婢女”。新托马斯主义这种反科学的蒙昧主义集中表现在它的知识“抽象级次”理论之中。我们可以把新托马斯主义关于知识的“抽象级次”说总结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1-26
情感观念在黄玉顺构建的生活儒学和斯洛特构建的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二者探讨情感观念的视域不同,因此生活儒学中的仁爱观念、恻隐观念和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中的关怀观念、移情观念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这些分歧进一步影响了两位学者对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社会正义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撇开具体的分歧,一方面,生活儒学的本源情感观念可以为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奠基;另一方面,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对情感观念的精致探讨也可以为生活儒学的伦理学建构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元伦理学与实践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伦理方法之一是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从形而上学来理解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就现代美学的问题进一步对托马斯的美学观念加以发挥.马利坦强调美的超验性向度,通过发展托马斯主义的类比原则来肯定感性美的本体性价值,主张美的绝对性并重新理解美与丑的关系.马利坦在现代美学的语境下发展托马斯主义美学,为人类精神寻求回归存在的可能性与神圣的价值依托.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批判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思潮,是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主要流派——新托马斯主义作一些评介.新托马斯主义的问世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随着封建主义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相似文献   

9.
<正> 新黑格尔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德国古典黑格尔主义的复兴运动,其影响波及哲学、伦理学、宗教、社会学、文学等方面.在伦理学方面,英国的格林和布拉德雷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在英国具有深厚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快乐主义伦理学,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吸取和发挥黑格尔和康德哲学伦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借助“自我实现”这一古老的课题,对道德想这一伦理学中心议题进行了颇具创造性的研究,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思索的理论启迪.一自从柏拉图建立了西方第一个理性主义伦理学体系之后,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便遁着他所探寻的轨迹和方式前行着,迄至黑格尔,理性主义伦理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与经验主义伦  相似文献   

10.
康孝云 《甘肃社会科学》2013,(1):130-133,171
在《神曲》中,但丁主要站在基督宗教的思想立场表达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与他深受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他身上体现出的人文主义先驱的特点非但不与基督宗教完全对立,甚至还以后者为思想基础。由此可以推断,阿奎那的伦理学说也是人文主义可能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9,(6)
<正>一美德伦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学界复兴以来,日益成为现代伦理学谱系中的一支强势力量。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它对康德主义或功利主义的反叛有多"时尚",也不是因为它向亚里士多德主义或休谟主义的复归有多"特别",而是因为——它用以观察、理解和反思道德问题的美德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认为,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其哲学思想与神学问题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由于本世纪的一些新托马斯主义思想家(比如E·吉尔松)对之的解释包含着使人误入歧途的成份,使我们在理解托马斯哲学时遇到极大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吉尔松构造的“基督教哲学”概念的澄清,通过对托马斯哲学文本本身的考察,达到理解托马斯哲学。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批判过《武训传》中那个山东的小学教员武训,说他是讲封建道德的。以后,没有人敢谈道德,否则就说是宣扬封建道德;而无产阶级道德也不知怎么讲。好多年来,没有哪个敢把伦理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但大学不能开这门课,甚至这类文章也不敢写。原因之一,是苏联早先也不研究伦理学。后来“老大哥”已经在搞了,我们1956—57年,才有人呼吁:“还是搞点伦理学吧!”也觉得大学里该讲授点伦理学。就是这样,当时有些人还是接受不了。那时没有搞伦理学的风气。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中中庸主义的影响,以及其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具有着明显的取向中庸的特点。这种中庸主义原则不仅体现在其哲学、伦理学思想中,而且在其以哲学、伦理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政治思想中也深深地体现着中道为上的特点,中庸原则贯穿于他的个人幸福、政体原则,理想政体及政治变迁等一系列政治思想中。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可视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与重建,究其内缘,乃是因为哈贝马斯在其伦理学探究上始终坚守理性的立场、追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想性、客观性、批判性与普遍有效性,凡此种种又与其对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之基本特质的借镜密不可分.二者共有的基本特质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对于"目的论"而言的"义务论",二是相对于"非认知主义"而言的"认知主义",三是相对于"实质主义"而言的"形式主义",四是相对于"相对主义"而言的"普遍主义".明辨这些基本特质,无疑有助于认识哈贝马斯和康德在道德哲学运思上的理论秉性与把捉二者在伦理诉求上的基本旨归.  相似文献   

16.
在艺术理论史上,人们以再现说、表现说、作品论等理论来论说艺术的本体。20世纪初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利坦在艺术理论领域中,运用并创造性地发挥圣托马斯·阿奎那学说的理论原则研究艺术,从灵魂的本质以及灵魂与艺术的关系来考察艺术本体,并结合其艺术理论对现代艺术的成就和不足给予精辟的批评,丰富了托马斯主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中中庸主义的影响,以及其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具有着明显的取向中庸的特点.这种中庸主义原则不仅体现在其哲学、伦理学思想中,而且在其以哲学、伦理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政治思想中也深深地体现着中道为上的特点,中庸原则贯穿于他的个人幸福、政体原则,理想政体及政治变迁等一系列政治思想中.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个体发生哲学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个体发生哲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分析了存在主义、新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派别中个体发生哲学思想,并对现代西方个体发生哲学理论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郭玲玲 《理论界》2008,(5):128-129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传统伦理学因为其本身的理论局限不能从意识形态上对人类进行伦理道德方面的规范,实现人类同自然界双方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种情况,西方自然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主要代表有施韦兹的敬畏生命的情感主义伦理学、辛格和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与动物解放论、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社会伦理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共同体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当代美国伦理学界三足鼎立的新态势。本文着重对新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伦理学之争的两个焦点性问题——“正当”(权利)与“善”(价值)和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以及哈贝马斯“交谈伦理学”介入两派之争所具有的某种整合意义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当代美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心是社会实践伦理学,并就上述三派伦理学思潮所涉问题的新意作了阐发。由此得出的四点启示是:第一,对人类社会实际生活的关切永远是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动力;第二,对传统的承接和开新往往是新理论的生长点之一;第三,对传统的继承不只是概念的阐发,也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弘扬;第四,多元竞争的文化氛围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