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写实是中国传统小说的重要叙事习规,但是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受时代与异域文学等的影响形成了写实性的小说主流,非写实性小说的创作被挤压而日渐沉寂。考察非写实这种传统性因素在晚清的繁盛和五四之后的冷落,可以描述出中国小说从传统中蜕壳走向现代的发展轨迹,找到文学发展的内外动因。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被批评界所忽略的刘易斯小说之重要文化主题和艺术风格。笔者提出"现代现实主义"的新概念,认为《大街》等小说生动地呈现了美国民族"集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于一体"的文化特征,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现代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多将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对故乡"民俗"的呈现视为是一种客观写实性反映,却忽略了乡土小说创作与这一时期"民俗"概念的引进、作家"民俗"视野的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究其底乃是对"民俗"这一概念的历史性缺乏敏感。因为"民俗"是一个现代概念,把故土的种种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视为"民风民俗"来进行写作和评论乃是一种现代性现象。对"民俗"视野建构过程的分析将深化对乡土小说现代性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现代叙事学有关叙事视角的理论,把叙事视角和人称有机结合,对中国传统小说及郁达夫小说的叙事视角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传统小说采用的是零聚焦的叙事视角模式,而郁达夫的小说则主要采用内聚焦的叙事视角模式。郁达夫在其小说中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模式的革新,奠定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郁达夫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小说采用的是零聚焦的叙事视角(即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视角)模式,郁达夫的小说主要 采用内聚焦的叙事视角模式(包括内聚焦的叙事视角下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方式)。郁达夫对中国传统小说叙 事视角模式的革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孽海花》在晚清谴责小说中的独特性,恰在它超越了"谴责小说"的概念所包含的一般主题和叙事方式.并指出曾朴的《孽海花》,在历史小说的意识和叙事方式上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规范,代表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小说领域以马原为首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通过对余华、格非、苏童创作的分析,力求阐释中国先锋小说叙事革命的特点:开放时间、感觉的叙述方式;临界叙述;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0.
从《水浒传》、《西游记》到《红楼梦》,看来差异巨大的三书,都以一块"灵石"的意象打头并契合中心人物、隐含主旨以贯穿全书,从而三书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为"石头记"。"石头记"叙事模式源于中国古人以"天人合一"把握世界的方式和古老的石文化传统。"石头记"叙事模式的生成与存在表明,中国古代小说是一立体网状系统,各代表性作品与流派自其异处而观之各有千秋,自其同处而观之实千部一贯,无非这一巨大立体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结",因此古代小说研究不能过重作品个案与类析而忽视旁通。"石头记"叙事模式虽然是所谓"老套情节",但不能仅仅视为后先模拟甚至变相的抄袭,而应该承认其为文学发展演变一个规律性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演进中不断自我调节新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科幻文学的信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幻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以描写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表现未来世界的状貌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等。科幻文学因其特殊的形式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其幻想文学的属性令其具有幻想之美,而其科学性则又以科学的手法给这种幻想设上一定限制,所以科幻文学是以科学为想象基础的幻想文学。科幻文学源于人类的想象,因此表现出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敬畏,这便使科幻出现类似宗教的信仰情结。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叙述视角发生了全面变革,第一人称限制视角与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在小说中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模式,引发了小说叙述视角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成型与发展。文章以1921—1931年的《小说月报》及其他小说作品为例,对此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现时一些有关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分析,以吴趼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具体的脉络去说明“中国小说现代性”这个含义比较抽象的问题。指出,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除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亦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内容上,甚至小说的社会地位以及小说与其他文类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可谓牵涉在整个文学结构的变化之内,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小说技巧上的革新所能够充分说明的。  相似文献   

14.
约翰巴斯的小说《敦亚佐德》聚焦于小说作为人造品的地位,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元小说是指涉小说自身的小说,关注故事的虚构过程。在元小说中,揭露叙事艺术优先于叙述本身。《敦亚佐德》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技巧,重新演绎传统经典《一千零一夜》,主要体现在露迹、戏仿和反向框架,是实验写作与传统经典的“碰撞”。解读小说中的叙事技巧,能够揭示巴斯的后现代创作观,寻找一种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联的小说形式,体现后现代作家普遍倡导的一种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5.
日本推理小说带动世界推理小说进入第三个黄金时代,以《恶意》《白夜行》两部作品为出发点,从推理结构、叙述视角、推理空间和推理结果等方面总结东野圭吾作品的推理特点,进而研究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东野圭吾独特的“写实本格派”的风格和推理艺术。研究认为,东野圭吾在“本格派”“社会派”基础上,将推理和写实结合形成独特的"写实本格派"创作风格; 其独特的推理艺术特点是多线模式的推理结构、注重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关注推理社会空间的立体性; 其作品呈现出严谨的高智商性推理模式,通过多层次悬念的设置,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将作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作品兼具艺术性和真实感。  相似文献   

16.
香港实验作家西西的创作富于变化,对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创新是西西实验小说的核心。西西小说实验的第一步是通过独特的叙事,形成对被挑战对象的质疑、反省、否定,建立另一种声音。西西建立另一种声音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叙述结构的相互冲突和重写经典。对于每一种方法,西西又有不同的尝试和演进,这些叙述方式的实验也体现出西西对叙述的自省。  相似文献   

17.
致力于小说艺术形式革新的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在小说《大海》的叙述结构、叙述模式以及叙述策略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小说中多条线索构成网状结构,采用全知视角,通过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两个视角将过去与现在、幻想与梦境融合起来,体现了班维尔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特有的创作手法,彰显了《大海》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创新不足且脱离魔幻类型的空间叙事诉求是中国魔幻电影取材传统文化由来已久的问题。以个案研究法探索遗产空间与魔幻电影空间的关联、融合的价值与路径,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向。幻想性和宗教色彩是大足石刻与中国魔幻电影的内在关联,也是他们能够彼此融合、互相借力、共同发展的基础。而依循空间叙事逻辑,对大足石刻进行局部或整体的魔幻改写,是二者走向融合的切实路径。时至今日,仅有长城、秦始皇陵、福建土楼等少量空间类文化遗产于魔幻电影中明确呈现,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和创作实践去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彭懿幻想小说的故事结构,形象塑造,得到了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是强烈的游戏精神,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小说也显示了与中国传统童话截然不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一种美学走向。  相似文献   

20.
小说类型研究是晚清小说理论批评的热点与难点,以题材内容的划分最富活力,以叙事形式的划分最有学理.前者的理论面貌与时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密切相关,而后者的理论品性则与小说的创作实践及小说自身的历史演进正相关.晚清小说类型理论为现代小说的崛起和现代小说叙事理论的创建,准备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