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情商教育与思想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凝聚力,而且能有效推进大学生理性管理情绪能力的养成。具体阐述情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情商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高校情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逵打官司     
《可乐》2006,(11)
"黑旋风"李逵好久没下梁山了,一天,听说祝家庄有一家新开张的麻辣烫馆,味道特别好,李逵就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去祝家庄解馋。不料这天正碰上祝家庄赶庙会,熙熙攘攘,到处是嘈杂声和叫卖的吆喝声,李逵想解馋的馆子,早已爆满。李逵自认倒霉,准备改日再来时,忽然被一阵吆喝声吸引,原来是某公司在推销酒。一个汉子手中举着电喇叭,招徕围观的顾客:"我公司新研制出两种保健酒,一种叫‘板斧’酒,唯我爷们儿拥有,能补肾,能壮阳,天下第一酒!一种叫‘黑旋风’酒,专供60岁以上的老人享用,功效  相似文献   

3.
企业情商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个体情商理论引入企业管理领域,提出了企业情商概念。企业情商有着不同于个体情商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在传统情绪管理存在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情商管理对企业有着许多重要作用。企业情商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尚待探索。  相似文献   

4.
    
桴浮海 《中国农村》2007,(10):60-61
酒比茶更浓、更烈。更能呼唤出人性里面的脆弱和豪爽!酒是酒和水的混合。别看混合得天衣无缝.但古人喝的是酒中的水,所以醉的是形。而清醒的是如水一样清的意;我们喝的是水中的酒。难免形神皆醉了!  相似文献   

5.
据近期的《现代快报》报道:“情商知识读本”在南京六合区实验小学正式亮相,读本用故事、情景剧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提高情商(EQ),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商读本”有可能在全南京市甚至更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情商管理,即管理者了解自我情绪,认识他人情绪,通过情绪的控制、调节和转移,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中的具体工作,而忽略了比这还重要的情商管理。  相似文献   

7.
情商是促进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必然要素。情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情商素质,应成为当今学校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略与措施。青少年情商素质与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心理健康因素有很大关系,重视情商素质教育,开展多样化情商专题宣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实践训练和心理咨询,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培养学生优质的情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情商的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情商的内涵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入手,进一步提出着重通过对学生的兴趣、意志力和情绪稳定性的引导培养学生情商。  相似文献   

9.
有关情商的研究自开始以来,一直层出不穷:有研究发现,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也有科学家指出,情商高的人更具创造力;更有人认为,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10.
《尚书·酒诰》与儒家酒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酒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具有法律效力的酒事管理文献,对儒家酒德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用政治意识形态观念去审视酒事活动,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现象相联系,形成儒家“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的基本酒德文化观念。其二,对社会酒事行为严加控制管理,为历代专制王朝实施“酒禁”政策提供了儒典圣贤的历史依据。其三,把饮酒行为纳入儒家“礼”的伦理道德范畴,通过酒礼政教活动强化儒家等级有差“礼治”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姜斋五十自定稿》里有多处写到饮酒的地方。在这些述说饮酒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船山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爱好饮酒:心情苦闷,借酒浇愁;怡情养性,享受生活;酒逢知己,共话沧桑。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王船山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去领略大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酒在中西方文学中有诸多功用,可用于祭祀、礼仪,可消愁,能给人以勇气,能治疗某些疾病,能用作一种武器,能给诗人以灵感.但是过量饮酒既有害于身体又会误事,酒与色有密切的关系,酒还是一种麻醉品.由于酒有许多害处,从古到今都有政府颁布法令禁酒.从中英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实例,就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认识酒在文学中的作用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经常被指责其文本只注重学术性本身的探讨 ,而缺乏对情感的关注 ,特别是其文本的语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上述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颇 ,事实上保罗·德·曼不仅注意情感问题的探讨 ,而且将这种探讨置于理性的框架之内 ,创造了一种情感与修辞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早期诗学观中,文学的本质是“诗”,也就是“有节奏的情绪表现”,这对于理解他早期的历史剧来说,这是根本起点。本文正是试图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对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做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诠释,以“情绪”的表现为目的来解析历史剧的题材、情节、人物和结构,以图对郭沫若的早期史剧做出较为切合艺术自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德语作家特拉克尔对颜色词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其中白色巧妙地隐喻了诗人内心矛盾的情感:对母亲的怨和对妹妹的爱.正是这两种对立的情感使诗人一直在痛苦中煎熬,而对现实世界的悲观认识,更使他笃信只有在"白色的"死亡中才能获得灵魂的拯救.白色不再只是用以描绘事物的自然状态,它在特拉克尔的诗作中获得一种超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艺的情感本质认识,郭沫若在抗战史剧的题材处理中,特别强调了情感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题材处理的原则,即情感体验性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在他的抗战史剧题材处理中,普通生活情感体验、"革命受难"压抑性情感体验、文化战斗激情等情感因素对史剧题材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对他史剧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也起到了根本作用。对于这一原则,郭沫若在他的史剧创作理论中将之总结为"兴"的史剧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仲则是乾隆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在清代特殊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之中,他的诗却以情感的真挚取胜,具有与当时主流诗歌迥然而异的审美特征,其特立独行的人格与崇尚真挚情感抒发的诗格在清中叶诗坛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作家郁达夫真率坦诚的个,性和自叙传的小说观,使他的小说文本成为其自我情绪的载体.文章试图从主题的情绪性,取材的自叙性,描写的真率性和情节的散文化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作为一位早慧型的哲学家,在早期生活经历中就有了多次对生死离别之事的强烈感受和生命体验;在他早期的思想创造中,这些体验形成了他自觉的生死问题哲学意识和生死哲学思想;这些意识和思想贯彻其终身,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儒家生死哲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