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她是我的同居密友,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我住大房子.她住小房子;我上班.她上学,我对她.算是照顾.因为我知道,她是单亲孩子。平时我叫她丫头。种种情况.形成了我在某些方面的高高在上.她在某些方面对我的迁就。当然.这样说.不代表她就是弱者.有些时候.她是非常有主见的。  相似文献   

2.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3.
教儿学护花     
晓蒂 《可乐》2010,(7):38-39
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开启一瓶“剑南春”,儿子在一边说:“爸,班里有个女生,外号听着就是这酒的名字。”“剑南春?她喜欢喝酒?”“不是。她特别喜欢和男生一起玩,所以就给她取了这个外号——见男就春。” 我心想,亏这些半大小子想得出来。见我不吱声,儿子又自鸣得意:“一开始,男生背后叫她花蝴蝶。后来,还是我想出‘见男春’这个外号的。同学说这个外号联想丰富而又含蓄。”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的表情和对我的态度,实在让我感到心凉,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彼此的对立。我们进门的时候,她正立在门口做家务,见我们进来。头抬了一下,瞟了我一下,随即又继续手里的活儿。我走到她跟前。轻声招呼她:“妈——”这个字我是做了很久的努力才决定的,而且准老公张然说,嘴巴要甜一点。就叫妈。我正是按照她儿子张然的意思,可是她压根儿不理我。她连“哦”都没有给我一句。倒是声色俱厉地指责张然:“你回来干啥?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啊?”张然也不作解释,也没有介绍我,就闷头闷脑地走进屋去。  相似文献   

5.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秘密     
林海音 《社区》2012,(35):24-25
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既然决定带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拍拍身上的尘土。我们的生活,很快在她的节哀之下,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外婆     
李宣萱 《老友》2011,(1):41-41
外婆有60多岁,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只有50多岁。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见人常带三分笑,左右邻居对她是友好加羡慕。外婆对穿着很注重,每天出门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就是去买个菜那也不含糊。在我眼中,外婆有许多可爱之处:爱管闲事,也很健谈,遇到熟人要说上半天的话。外公说她就是见到石头都要敬个礼。  相似文献   

8.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9.
精致生活     
黄晔 《社区》2010,(26):29-29
家附近的菜市场有一位中年女人.专卖蒸菜。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个大蒸锅.一张小木茶几,一摞瓷碗、方便碗.这就是她全部的家当。她只做蒸肉、蒸排骨和梅菜扣肉,每天数量不多。味道很不错,尤其是蒸排骨,去晚了就买不到。因为儿子喜欢.看她人是干干净净,菜也干净,所以常去她那儿买。熟了之后免不了会多说几句,知道她下岗之后凭自己的手艺挣钱。她说,我从来不买次肉,我的东西,让你们吃了放心才行。  相似文献   

10.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11.
李剑红 《社区》2009,(35):22-22
卡伦住在一个窄小的公寓里.她说她恨那个公寓太小了.整天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很烦闷。有一天,我们一起喝咖啡,我对她说:“你不如再找一个大一些的公寓。”她说:“等我度假回来,再去找一个公寓。”  相似文献   

12.
人物:黄励 重温革命典故:牺牲最早的女组织部长 在雨花台成千上万的烈士中.有一位优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牺牲最早的省委组织部长。她说过,“我只要活着,就要奋斗到最后一秒”.她也是这样做的。她将法庭、监狱都作为战场.竟然将宪兵司令部的看守转化过来。参加革命工作.让宪兵司令气急败坏。她就是江苏省委组织部长黄励烈士。  相似文献   

13.
外甥女纳纳回来了,她是我们家下一辈第一个飘洋过海读书的孩子。纳纳是前年这个时候走的。走的时候,她高中毕业,考进一所极不理想的大学,于是决定放弃,追随她儿时的伙伴,踏上了东瀛的土地。临近高考时,纳纳和她妈妈的关系已经很紧张。纳纳曾悄悄对我说:我妈时时刻刻看着我,就像看犯人似的。我也多次验证过,当院长的妹妹见了病人、同事都是满面春风,惟独见到女儿,脸上就像呱嗒撂下一幅竹帘,立时阴暗起来。纳纳要走,不能说和这没一点关系。随着出国日期的一天天临近,纳纳变得很听话,也懂得用功了。妹妹脸上的表情也变了,没了…  相似文献   

14.
李英 《社区》2009,(17):50-51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经理说:“抱歉,我们只同中国官方做生意,  相似文献   

15.
回头钱     
崔武 《社区》2008,(17):60-60
去年,小女儿毕业了,留在外地的一所学校教书。我和她妈都很高兴,也长出了一口气。孩子终于能自食其力了.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靠她自己了。说实在的.培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只要孩子长大成人.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不图什么回报。  相似文献   

16.
马伯庸 《社区》2012,(8):11-11
我前两天去朋友家聚会,参加者里有个小姑娘.对历史很有兴趣。席间她说读得最多的书,是皇帝后宫的家长里短;读得最少的,是各种战争史。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对当时的地理环境不熟,一场仗打下来,出现几十个拗口的地名,读着读着就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相似文献   

17.
一天.要用到录音磁带,却一时找不到,在讲台里翻了个遍也还是无踪影。突然,小雪小声对我说:“老师,那天我看到春丽那边有一盘差不多的磁带。”我看了一眼春丽,她的眼光却故意避开了我,嘴里还在嘀嘀咕咕:“那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潜意识里觉得她在撒谎。我按照同学们的要求让她下午立刻把家里的那盒磁带带到学校来,让大家看看。  相似文献   

18.
颖子 《人生与伴侣》2014,(12):41-41
菲菲是我多年前的朋友,我们断断续续地一直有联系,最近某天突然在家门口的超市遇上了她,才知道她搬来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小区了,她现在是专职主妇,天天就是看孩子做饭,我的工作时间很自由,她没事就来我家。我还记着她第一次来我家就数落冰箱小,其实我觉得冰箱还可以,西门子的,高1.62米,足够我用了?她就说你怎么才用这么小的冰箱,东西装得下吗?我们家双开门的大冰箱都有很多东西放不进去呢……接着她又开始数落我的柜子,她说你怎么还在用板式的家具,我说这柜子当时买的时候比较赶,想买实木的,但等的时间太久了。  相似文献   

19.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20.
宋尚明 《老友》2013,(3):42-42
去年,我给老妈买了部老年手机,老妈嫌不会用,一口拒绝了。前不久,有一天老妈从老年大学回来,看我用手机打电活,就说她同学中也有人在使用手机,连这个同学的名字都说得十分清楚。一开始我没在意,过后一想.大概老妈是想用手机了,于是我便把早已买好的手机拿出来,递到她手里,老妈果然很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